- 年份
- 2024(7069)
- 2023(10106)
- 2022(8352)
- 2021(7628)
- 2020(6441)
- 2019(14119)
- 2018(14014)
- 2017(26308)
- 2016(14416)
- 2015(16351)
- 2014(16539)
- 2013(15793)
- 2012(14877)
- 2011(13196)
- 2010(13774)
- 2009(13499)
- 2008(12694)
- 2007(11917)
- 2006(10610)
- 2005(9990)
- 学科
- 济(50517)
- 经济(50419)
- 管理(46775)
- 业(41977)
- 企(36816)
- 企业(36816)
- 融(27351)
- 金融(27344)
- 银(24997)
- 银行(24974)
- 行(24167)
- 中国(22060)
- 财(20161)
- 制(19862)
- 方法(18361)
- 数学(15267)
- 数学方法(15020)
- 农(14283)
- 体(13910)
- 业经(13437)
- 务(13384)
- 财务(13337)
- 财务管理(13306)
- 企业财务(12683)
- 学(11531)
- 中国金融(11153)
- 地方(11134)
- 理论(10961)
- 体制(10720)
- 贸(10141)
- 机构
- 大学(201013)
- 学院(200685)
- 济(80755)
- 经济(78720)
- 管理(70515)
- 研究(69044)
- 中国(61035)
- 理学(58826)
- 理学院(58184)
- 管理学(57041)
- 管理学院(56685)
- 财(44458)
- 京(42644)
- 科学(39667)
- 所(34981)
- 中心(34312)
- 财经(33556)
- 农(33009)
- 江(32633)
- 研究所(31075)
- 经(30195)
- 业大(27382)
- 北京(26859)
- 州(26237)
- 经济学(25954)
- 农业(25734)
- 院(25095)
- 范(24947)
- 财经大学(24820)
- 师范(24599)
- 基金
- 项目(126015)
- 科学(98211)
- 研究(94578)
- 基金(90293)
- 家(78048)
- 国家(77358)
- 科学基金(65755)
- 社会(59896)
- 社会科(56748)
- 社会科学(56738)
- 省(49672)
- 基金项目(46460)
- 教育(43930)
- 划(41300)
- 自然(40419)
- 自然科(39501)
- 自然科学(39486)
- 编号(38838)
- 自然科学基金(38778)
- 资助(37542)
- 成果(34109)
- 重点(28835)
- 制(28779)
- 部(28084)
- 课题(28082)
- 发(26638)
- 创(26537)
- 性(25630)
- 创新(24966)
- 国家社会(24953)
共检索到328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佳
欧共体固定汇率机制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欧共体12国货币中,除希腊的德拉克马以外,其余11国货币均先后参加到固定汇率机制中。汇率机制内部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内部汇率波动超过限度则由欧共体货币委员会实行干预或调整汇率,有关货币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有责任进行干预。其目的是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世界外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红
国际汇率的动荡使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二十年面临选择汇率体制的问题,积累了从固定汇率体制退出的经验、教训和战略。本文针对一国是否应退出、何时退出以及如何退出的问题,考察了一般的国际经验以及波兰、智利、台湾和泰国的退出案例。发现在外部基本失衡时需要考虑退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强,短期资本流动受到控制时的退出最平稳,在危机中但货币尚未受到贬值压力时退出仍可避免大的经济震荡,在货币受到投机冲击时退出动荡最大。因此应合理判断退出的必要性、条件并科学设计退出战略。退出战略应注重夯实经济基本面、保持对短期资本的严格控制;选择符合国情的汇率体制;循序渐进、防范风险;加强政策协调,做好体制衔接。
关键词:
国际金融 汇率体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璟 刘晓辉
本文以新兴市场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首次考察了金融结构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认为,金融结构越趋向银行主导型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其越可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反之,金融结构越趋向市场主导型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其越可能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本文以3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1990-2010年)为样本,利用probit和logit等离散选择模型进行的检验证明了本文的理论假说。考虑了不同的金融结构测度方法、内生性问题、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划分方法、面板随机和固定效应参数估计方法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等多种情形在内的稳健性检验也表明,本文的结论是成立的。
关键词:
金融结构 汇率制度 新兴市场经济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扬
本文通过比较从计算得出的两种不同汇率数据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发现中国当前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总量目标制存在着内在冲突,即固定汇率下的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货币总量目标制下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的矛盾。正是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冲突,不仅导致中央银行在东亚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也导致人民币汇率存在着变动的压力,以至于中央银行为同时实现内外均衡而不得不最终放弃这种多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实行单一目标制。
关键词:
固定汇率制度 货币总量目标制 目标冲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游碧蓉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不断开放的背景,从我国对外贸易状况、中央银行干预市场能力、政府财政状况三个角度对我国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人民币必须退出固定汇率制的结论。
关键词:
人民币 固定汇率制 退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大平
本文借鉴Dixit和Krugman沉淀成本模型的思想,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描述了厂商面临市场进入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市场机会时的决策行为。认为,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对外贸平衡的影响较小;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调整对外贸平衡的影响相对较大。汇率调整的幅度对外贸平衡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确定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时,这一现象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
固定汇率制 沉淀成本 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华妤
本文运用规范的开放宏观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讨论了固定汇率制度或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没有政策的干预,面对真实或名义瞬时冲击时的产出和物价的自动稳定性。分析表明,两种汇率制度下经济稳定表现与经济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密切的关系,没有一个汇率制度在所有情形下都表现得最好。但对特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特征和外生冲击来源的可能性来说,相对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更利于经济的自动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立新
在目前国际游资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 ,货币投机对一国固定汇率制度的冲击越来越大 ,特别是对于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 ,投机冲击往往加速或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另外固定汇率也同独立的货币政策不相容。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不发达国家 ,为维护固定汇率 ,严格控制金融和资本账户的开放十分必要
关键词:
货币投机 固定汇率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永列 陈宝然 林唯婷 胡士文
在现实社会中,政府面对经济问题时,除了采取货币政策外,也会考虑财政政策,甚至两种政策会相互搭配运用。在以前的文献中,有关政策跨时搭配的文献,不但没有考虑到股票市场,且仅局限于浮动汇率制度的题材。因此,我们将股票市场纳入模型中,并以固定汇率制度来进行分析,探讨政策跨时搭配对股价与外汇存量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首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若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就长期均衡而言,会使得股价与外汇存量都增加;若实施扩张国内信用,在长期均衡下,对股价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外汇存量减少,结论与Swoboda(1972)一致,表示货币在长期不具中立性。其次,在政策跨时搭配的情况下,若政府先执行扩张国内信用,再执行...
关键词:
政策宣告 股价 动态调整 政策跨时搭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刚 高坚
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模型,我们研究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目的是探讨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能否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建议了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给定所建议的制度安排(或约束),我们发现在学术上被普遍接受的开放经济下的"三元悖论"不复存在。这意味着当资本市场开放且汇率固定时,货币政策仍能被用于稳定国内经济。对模型的动态分析则进一步揭示了人民币低估对于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目标汇率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固定汇率制度将有助于增强本国及其贸易伙伴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明秋 郝敬鑫
本文主要建立在新开放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上,进一步拓展和分析不同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如消费、产出与汇率等。通过引入迭代模型的基本框架从而打破传统的李嘉图等价假设,我们发现因为有限生命代理人把所购买的国债看作是一种净财富,所以通过发行债券融资而导致的政府支出暂时的增加毫无疑问地将会增加本国居民相对于国外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汇率水平固定不变和短期的价格粘性,政府支出增加的部分将平均分配给本国和外国商品。因此,政府支出暂时的增加将会减少本国的净国外资产头寸。而对于货币政策来说,本国居民相对消费水平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压力,本国中央银行为了维系固定汇率水平不得不被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立岩 刘燕 刘姗
针对救市机制研究的不足,根据金融风暴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事实,本文分析了代表性经济体金融危机受损程度,给出了简洁的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归纳比较了各个经济体的救市方案,从政府增持银行股份和提供银行信贷担保两个基本方面总结了在实践中形成的应急机制。基于上述分析和利率状态,本文估计了代表性经济体在2009年的可能状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贺利
欧洲共同市场是50年代以来,实力相对增强的西欧国家为摆脱美国控制,维护自身利益,加强竞争能力而组织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欧共体的创始人们认为,要解决欧洲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郁川 冯用富
本文从理论与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论证了在金融一体化背景下,由于:1.汇率主要决定于投资(机)者资产组合变化而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2.不完全竞争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规模庞大的垄断力量如投资基金。因此,固定汇率制不仅易受投机的冲击,而且在投机冲击下极度脆弱。那么,伴随着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资本流动的加强,中国现存的汇率制度与资本的流动不相容,浮动汇率制则是选择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