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2)
2023(8326)
2022(6908)
2021(6396)
2020(5289)
2019(11622)
2018(11061)
2017(21366)
2016(10858)
2015(11865)
2014(11159)
2013(10774)
2012(9517)
2011(8467)
2010(8632)
2009(8535)
2008(7524)
2007(6489)
2006(5750)
2005(5383)
作者
(27527)
(22431)
(22326)
(21308)
(14289)
(10665)
(10329)
(8542)
(8503)
(7848)
(7522)
(7491)
(7147)
(7075)
(6810)
(6695)
(6663)
(6423)
(6402)
(6336)
(5476)
(5320)
(5282)
(5228)
(5209)
(5012)
(4994)
(4832)
(4452)
(4383)
学科
(40224)
经济(40182)
(31405)
管理(29362)
(27127)
金融(27126)
(26620)
企业(26620)
(23710)
银行(23705)
(23045)
中国(20010)
方法(16130)
(14233)
数学(13515)
数学方法(13386)
(11913)
(11476)
中国金融(11194)
(10683)
贸易(10673)
业经(10645)
(10456)
(10083)
财务(10062)
财务管理(10048)
地方(9720)
企业财务(9640)
理论(8404)
农业(8207)
机构
学院(141347)
大学(138295)
(64180)
经济(62941)
管理(52723)
研究(47334)
中国(44941)
理学(44857)
理学院(44433)
管理学(43787)
管理学院(43528)
(31422)
(27838)
财经(24753)
中心(24584)
科学(24267)
(22578)
(22516)
经济学(21129)
(20329)
研究所(20228)
金融(19973)
(19733)
(19726)
经济学院(19169)
银行(18984)
财经大学(18721)
(18300)
(17751)
北京(17726)
基金
项目(91328)
科学(72900)
研究(70811)
基金(67204)
(56949)
国家(56465)
科学基金(49308)
社会(46689)
社会科(44489)
社会科学(44483)
(35343)
基金项目(34813)
教育(32272)
自然(29439)
编号(29272)
(29170)
自然科(28807)
自然科学(28804)
自然科学基金(28280)
资助(27521)
成果(23699)
重点(20796)
(20638)
(20547)
(20239)
课题(19801)
国家社会(19769)
(19096)
创新(19083)
项目编号(18566)
期刊
(69132)
经济(69132)
研究(45106)
(33341)
金融(33341)
中国(26757)
(24093)
管理(20360)
(17422)
科学(16472)
学报(16427)
教育(13861)
大学(13223)
经济研究(12671)
学学(12531)
财经(12279)
业经(11264)
农业(11263)
国际(11078)
技术(10629)
(10556)
(9777)
问题(8422)
世界(7617)
理论(7527)
商业(7062)
实践(6757)
(6757)
现代(6556)
财会(6377)
共检索到222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资本流动研究课题组  杨海珍  
2009年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和不可测因素将使得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动荡难测,但这一局势也迫使中国开启经济结构性调整的相关战略举措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海珍  李银华  赵艳平  李晶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向都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宏观经济也在经受着一系列外部冲击的考验。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风暴下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其次,在VECM模型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以1982年至2007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讨论了未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预期未来私人资本净流入和长期资本净流入的减少将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但同时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实际升值的双重压力。而短期资本净流入的预期减少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不大,且由于滞后效应,其作用在2010年才会显现。最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瑞龙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惠娟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虽然原因很多,但本文认为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过度放纵,是诱发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从美国次贷危机中汲取教训,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与预防,尤其是要防范房地产风险,充分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切实加强和改进房地产信贷监管,协调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保持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富藏  
一风暴的共同成因1过度追求经济成长而忽略了经济结构平衡问题。2过度重视总体经济而忽略了产业及企业的辅导与协助。3过度重视成长易于形成过度投资,容易遭受不景气的打击。4经济发展到了后工业时期不知防止泡沫经济的形成。5鼓励投资导致企业财务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世浚  
一、东亚金融风暴的产生东亚金融风暴产生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一答案主要应从东亚国家内部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去寻找。第一,最严重的问题是“泡沫经济”的发展。此前,尽管有人提出过警告,但东亚国家政府未能认识其严重性,而是按照日本的做法把它吹嘘为经济成功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立岩  刘燕  刘姗  
针对救市机制研究的不足,根据金融风暴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事实,本文分析了代表性经济体金融危机受损程度,给出了简洁的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归纳比较了各个经济体的救市方案,从政府增持银行股份和提供银行信贷担保两个基本方面总结了在实践中形成的应急机制。基于上述分析和利率状态,本文估计了代表性经济体在2009年的可能状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艨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风暴,加剧了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大量破产的进程。本文从影响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融资问题入手,进行原因分析并从内外部融资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尤其强调不应忽视内部融资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旭晖  
在世界金融风暴影响下,大批农民工返乡,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的回流。通过构建行为动机模型,从自身驱动力、推动力、拉动力,以及增强力角度出发,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回流动的动力机制,以期为政府把握其动力来源提供解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亚洲金融风暴与香港银行业的前景展望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济研究部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泰国于1997年7月2日宣布泰铢自由浮动之后,产生骨牌效应,引发亚洲货币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在亚洲前所未见,并且比3年前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严重得多,主要表现在:1.冲击及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立岩  谢飞  
作为国际热钱的代表,对冲基金在2007~2008年金融风暴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冲基金在危机中"去杠杆化"操作的原因及后果;通过构造1171家美国上市银行加权平均投资组合,以其月度收益率作为美国银行业代理变量,采用1994~2008年对冲基金月度数据进行经验论证。研究发现:第一,对冲基金"去杠杆化"放大了系统风险;第二,对冲基金全行业具有杠杆效应的一致性;第三,对冲基金的收益水平与美国银行业紧密相关,因此,对冲基金的行动是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因素,向美国银行业传导了系统风险,推动了金融风暴的形成。最后,本文提出加强对冲基金监管的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梓华  
在新兴市场国家融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进出入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激增,其波动性也越来越强,这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而且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也日益凸显。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后,国际金融形势、市场预期等因素变化会使得国际资本流入突然停止并逆转流出,这在金融溢出效应和共同贷款者效应作用下,会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极大冲击。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提升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积极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合作,努力维护中国和新兴市场的金融稳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德贞  
美国经济繁华背后隐藏着华尔街巨大金融风险,内潜着资本市场利益博弈中内控缺失。文章拟以华尔街金融帝国的昨天与今天为技术线路,通过分析研究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深层次原因,从财务管理角度,探索在资本市场利益博弈中实现有效内控和风险防范的思路,以期达到资本高效安全流动、利益博弈协调均衡和防控风险的目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庆明  
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顺差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上;而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投资的资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国债及其他美元债券上,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价值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文章指出外汇储备大量投资美元资产不仅使得我们承担了来自美国政府、美元汇率的风险,还使得我们不得不为美国的金融危机买单,而且外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文章建议从扩大内需、降低贸易顺差、控制外商直接投资、治理热钱流入四个方面,多管齐下切实纠正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