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7)
2023(9734)
2022(7988)
2021(7377)
2020(5934)
2019(13546)
2018(13265)
2017(24449)
2016(13320)
2015(14949)
2014(15186)
2013(14429)
2012(13195)
2011(11792)
2010(12420)
2009(12074)
2008(11148)
2007(10144)
2006(9088)
2005(8614)
作者
(35789)
(29581)
(29330)
(28163)
(18686)
(14072)
(13599)
(11422)
(11258)
(10887)
(10100)
(9982)
(9611)
(9478)
(9351)
(9253)
(8765)
(8683)
(8572)
(8514)
(7616)
(7095)
(7044)
(6849)
(6790)
(6718)
(6695)
(6590)
(5967)
(5848)
学科
管理(44869)
(43983)
经济(43891)
(40644)
(35973)
企业(35973)
(26695)
金融(26692)
(24650)
银行(24640)
(23845)
中国(21311)
(19296)
(18819)
方法(15116)
业经(13277)
(13072)
财务(13035)
(13029)
财务管理(13000)
企业财务(12381)
数学(12331)
数学方法(12138)
(12047)
中国金融(11085)
理论(10899)
地方(10612)
体制(10264)
(8895)
制度(8864)
机构
学院(179795)
大学(177484)
(71671)
经济(69802)
管理(64778)
研究(56909)
理学(53724)
理学院(53144)
中国(52890)
管理学(52287)
管理学院(51936)
(41132)
(36935)
科学(30854)
财经(30765)
(30170)
中心(29255)
(27603)
(27526)
(24721)
研究所(23890)
(23760)
北京(23532)
经济学(23052)
(23032)
师范(22780)
财经大学(22758)
(21925)
业大(21356)
银行(21155)
基金
项目(109777)
研究(87138)
科学(85898)
基金(77574)
(65285)
国家(64638)
科学基金(56120)
社会(54643)
社会科(51722)
社会科学(51713)
(44106)
教育(41560)
基金项目(40154)
编号(37346)
(35685)
自然(33203)
自然科(32401)
自然科学(32396)
成果(32379)
自然科学基金(31839)
资助(31271)
(27193)
课题(26807)
重点(25072)
(24252)
(24044)
(24003)
(23471)
项目编号(23324)
(22647)
期刊
(85900)
经济(85900)
研究(59491)
中国(44781)
(35643)
(35542)
金融(35542)
管理(26960)
教育(26878)
学报(23282)
(22928)
科学(21247)
大学(19006)
学学(17324)
技术(17214)
财经(15956)
农业(13845)
业经(13804)
(13599)
经济研究(12943)
问题(10427)
财会(10195)
图书(9875)
理论(9860)
职业(9390)
会计(9244)
实践(8937)
(8937)
(8716)
(8367)
共检索到297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建强  
创新背景金融具有功能性和产业性双重特征。功能性是指从社会层面看,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血脉,应发挥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产业性是指从实际运作层面看,金融机构以一般企业的方式运作,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当前,对金融机构的考核仍以规模、利润和业务竞争力等指标为主,金融机构也把盈利放在突出位置,这样过度强调了金融的产业属性,弱化了金融的功能性。此外,金融专业人才都集中于牌照服务的金融机构,形成了“打猎”式经营模式,好的企业抢着服务、过度服务,而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缺乏专业人士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竞超  
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和乡村振兴的步伐。为了弥补农村法治建设的短板,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短缺问题,各地区尝试"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的探索,为乡村法治振兴提供重要保障。但是,该项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等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的顺利执行,很难形成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可持续供给。本文以农村法治化建设薄弱因素为切入点,阐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实施的社会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为探索乡村法治建设新路径提供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黎友强  
独立财务顾问报告的作用在于通过独立第三者的监督,减少代理成本,防止上市公司董事、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防止大股东、董事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我国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制度中免责条款使得独立财务顾问并不独立,无法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目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学军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正经历着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转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金融体系是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要措施。"三权分置"改革取向下,如何在促进土地经营权不断集中的基础上,赋予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权利,建立金融资本流入"三农"的长效机制,是构建农村土地金融体系的关键。论文在总结我国多地、各类型土地金融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因地制宜地构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体系进行了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金初  臧国军  
公有学校“转制”被看作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有效途径。建设既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公有转制学校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学校产权清晰、独立,是国有资源管理、保值乃至增值的先决条件,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能有效地以清晰、独立产权的身份处理和协调内部和社会的关系的必要条件。与产权问题相关,公有转制学校的合法权益也是人们比较关心和探讨的,这是促进公有转制学校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岩  
本文根据国税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常见症结,提出了"制度+科技"的内控机制建设思路。对湖北省国税系统推行"制度+科技"内控机制建设一年来的试点情况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以后在湖北省国税系统全面推广"制度+科技"内控机制建设方向作了探索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毛聚   高瑜彬   胡文龙  
作为全面推进法治国企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总法律顾问制度的目的在于强化合规管理从而有效防控企业内外部风险。基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总法律顾问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总法律顾问制度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且在总法律顾问专业胜任能力较强、权力较大的公司实施效应更佳。进一步研究表明,总法律顾问制度的正面作用在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总的来说,本文为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支持,同时从微观主体自身法律制度建设视角丰富了“法与金融”的研究文献,并对如何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进而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润杰  杨娜  王文利  
提出建立基于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生顾问制度,由博士生或高年级硕士研究生担任研究生新生的顾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讨论了建立基于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生顾问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研究生顾问制度的实施方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志刚  韩天雪  
我国保险企业现有的法律风险控制模式和现有的法律力量,已很难适应保险企业法律环境的变化和内在成长的法律需求。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保险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以及外部支持体系,将会加快保险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创新,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保险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机制的形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偶见  
法律是一种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 ,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 ,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保障主体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和正当权益的实现 ;依法办事是法治社会中成本最低的方法和达到目标的捷径。市场活动主体行为违法 ,不仅其所期望的利益不得实现 ,还会受到法律制裁 ,削减既得利益。建立保险公司法律顾问制度是维护保险公司利益、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鹏  崔彩贤  
我国一村一法律顾问实践在近十五年里从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在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S省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运行实践为对象,实证研究发现该制度运行中尚存如下问题:村民好评率低、村委会认可度差、驻村法律顾问自我成就感弱、司法行政人员满意度低。问题背后折射出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自身的不足:工作职责内容规定过于宽泛导致角色冲突;过度的行政资源配置手段违反了法律服务市场化的客观规律;责权利配置不合理导致工作开展不可持续。为了进一步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的优势,需要重新定位驻村法律顾问的岗位角色,明确其主要服务对象,从服务对象出发重新明确驻村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重新归位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充分尊重和维护村委会与驻村法律顾问之间的市场交易主体地位;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实现责权利对等;并建议司法部尽快制定《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实施条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瑞红  
任何一次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对金融体系脆弱环节的集中暴露,同时已为银行业反思与改进提供了机遇。许多国际大银行公开承认,危机之前奉行的发展战略及与之相应的流程设计存在明显缺陷,并先后开展战略反思和流程再造,基于对危机以来法律风险的重新认识,积极创新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相继建立起总法律顾问制度。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已延伸到每一个业务条线下,总法律顾问制度应成为商业银行决策和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归纳总结了后危机时代国际大银行对流程再造与总法律顾问几个问题的重新认识,阐述了总法律顾问制度在商业银行流程再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总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柯夫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提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创新建立政府投资(国有资产)重大项目法律顾问制度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