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3)
2023(8501)
2022(7191)
2021(6554)
2020(5461)
2019(11931)
2018(11793)
2017(23644)
2016(12344)
2015(13662)
2014(13052)
2013(12778)
2012(11715)
2011(10633)
2010(10849)
2009(10768)
2008(9871)
2007(8632)
2006(7941)
2005(7352)
作者
(31750)
(25957)
(25661)
(24825)
(16206)
(12150)
(11888)
(9904)
(9698)
(9170)
(8542)
(8540)
(8178)
(7949)
(7908)
(7891)
(7724)
(7542)
(7401)
(7364)
(6508)
(6230)
(6129)
(6126)
(5959)
(5782)
(5778)
(5613)
(5145)
(5123)
学科
(46185)
经济(46136)
管理(34858)
(34064)
(27974)
企业(27974)
(26675)
金融(26674)
(24867)
银行(24862)
(24162)
中国(22618)
方法(20342)
数学(18450)
数学方法(18306)
(16441)
(15601)
(14015)
(11811)
贸易(11796)
(11618)
中国金融(11278)
业经(11242)
(10689)
财务(10669)
财务管理(10649)
企业财务(10160)
(9855)
地方(9410)
农业(8705)
机构
学院(168475)
大学(165477)
(74528)
经济(72956)
管理(62085)
理学(52564)
研究(52374)
理学院(52119)
管理学(51365)
管理学院(51071)
中国(50733)
(40561)
(33109)
财经(31736)
(28677)
中心(26774)
科学(26284)
经济学(24864)
(24686)
(24081)
财经大学(23780)
金融(23662)
(23585)
经济学院(22748)
(22682)
银行(21891)
研究所(21614)
北京(21319)
(20511)
(20454)
基金
项目(101213)
研究(80072)
科学(79751)
基金(73258)
(61039)
国家(60517)
社会(52263)
科学基金(52231)
社会科(49760)
社会科学(49750)
(39183)
基金项目(37622)
教育(36900)
编号(34102)
(32322)
资助(30713)
自然(29986)
自然科(29266)
自然科学(29260)
成果(28795)
自然科学基金(28729)
课题(23153)
(23133)
重点(22858)
(22412)
(22062)
(21730)
项目编号(21640)
国家社会(21616)
(20911)
期刊
(82110)
经济(82110)
研究(56211)
(38535)
金融(38535)
(30650)
中国(30101)
管理(23126)
(19557)
学报(18757)
科学(18152)
教育(16133)
财经(16093)
大学(15315)
经济研究(15050)
学学(14546)
业经(14242)
(13773)
技术(12936)
农业(12388)
(10934)
问题(10934)
理论(10557)
国际(10022)
实践(9522)
(9522)
商业(9152)
现代(7931)
统计(7830)
技术经济(7372)
共检索到26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宁薛平  刘伯雅  
当前金融非均衡现象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日益突出,其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金融非均衡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实证分析也表明金融非均衡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从信贷、房价、股价三个角度提出降低金融非均衡发展,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力军  齐春宇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控制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非均衡发展及其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金融非均衡发展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金融非均衡的政策策略:一是货币政策事前策略;二是加强金融监管和运用财政政策的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政党  周新辉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金融非均衡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实证分析也表明金融非均衡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剔除降低金融非均衡发展,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庞晓波  贾非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考察了金融—实体经济非均衡与中国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程度对2006~2010年的通货膨胀具有稳定的解释力,货币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积聚—回吐效应。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货币在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流动出现阻滞,表现为货币倾向于积聚在金融市场,这种阻滞在9个月后消失。治理通货膨胀,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更要大力疏通货币传导阻滞,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正新  邓昊赟  
总的来说,公众的通胀预期是一种有限理性的适应性预期,呈现为非均衡与波动性,并具有常态性、适应性、波幅逐渐收窄等特点。在中国,近年来呈现出两个连续型、两个间断型通货膨胀预期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时间非一致性在中国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现实性,年GDP计划增长率与年计划通胀率对通胀预期偏差产生显著的影响,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目标在引导居民通胀预期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通胀预期非均衡波动的主导诱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文军  孙力军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从贸易发展均衡与非均衡的视角对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旨在深化对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两者关系的认识;同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均衡的贸易发展使得一国货币政策和对外债务更加谨慎,从而具有平稳通货膨胀的作用;而贸易非均衡发展导致的外汇持续累积效应和国际价格传递效应,有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从来  高洁超  
本文立足于公众预期的有限理性,将三种适应性学习过程引入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构建刻画通货膨胀非均衡运行机制的动态模型。使用2001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实际数据估计参数的基础上,遴选出合意的学习模型。模拟分析发现:(1)在适应性学习预期下,通货膨胀运行呈现出非均衡特点;(2)降低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在通胀驱动机制中的影响力可以有效抑制均衡通胀,通胀惯性的影响力度大于通胀预期;(3)公众预期的理性程度提高有助于降低实际通胀对均衡的偏离度。本文认为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应从两方面推进:(1)通过提高公众预期的理性程度降低实际通胀对均衡的偏离;(2)长期内须引导经济收敛于一个合意的低水平均衡通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世伟  罗胤  王宇星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世代交叠模型 ,用于研究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均衡选择问题。在宏观经济中 ,经济主体的预期内生地决定了通货膨胀的动态 ,而通货膨胀的动态对经济主体预期的形成又会产生深刻影响。经济主体应用遗传算法来学习正确的预测规则 ,依据预期制定消费决策以解决其效用最大化问题。我们应用该模型 ,分别进行了“实际赤字固定”和“货币增长率固定”的政策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经济主体预期的不断进化 ,模型均波动地收敛于帕累托最优理性预期均衡 ;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没有导致通货膨胀变动性出现显著的差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丁洪福  战颂  
通货膨胀持续性的测度依赖于通货膨胀均衡水平,在不变均衡水平下,通货膨胀持续性估计是有偏的。本文通过对1992年1月至2014年12月CPI数据研究发现,中国通货膨胀均衡水平呈现时变特征。在此基础上,重新对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进行估计。发现时变均衡水平下通货膨胀持续性水平显著低于不变均衡水平下的通货膨胀持续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供给方调整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因而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将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产生一种特殊的"放大"效应,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此须予以充分关注,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应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隽亭  
论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刘隽亭1994年我国商品价格比上年上涨21.7%,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建国以来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追根寻源,这次通货膨胀始自1992年。1992年开始的经济迅速回升明显是以投资拉动为特征的,投资基金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小平  申晓梅  谭孝平  
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胡小平,申晓梅,谭孝平多年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证明,仅仅靠压低物价水平并不能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我们认为,我国通货膨胀来自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和资源配置失误。要彻底治理通货膨胀,应该是改革投资机制,调整产业结构,这是根本。在当前的治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文献  
当前金融形势十分严峻。通货膨胀已影响到经济的稳定、改革的深化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如何抑制通物膨胀,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本文拟从金融角度就通货膨胀的成因、启示和对策谈点己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有它产生的思想根源。一是“有益论”。七十年代末从西方输入的“四高论”,即所谓: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工资,高消费、高通货膨胀率”。经过这些年的事实证明,不仅不适应我国供给不足的国情,即使西方国家当前处于经济滞涨的情况下,也不是对症的药方了。那么轻度通货膨胀是否有益呢?试从它对生产、分配、交换、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昊  王少平  
本文在蕴含微观经济基础的结构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构和性质。基于最大熵自举的模型估计和推断显示:微观企业平均每三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我国季度数据不支持通货膨胀粘性假设;在微观企业的定价过程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但由于通货膨胀非粘性,真实经济中通胀持续性反而具有主导作用。经验研究结论表明,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中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持续性和透明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