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2)
- 2023(14415)
- 2022(12481)
- 2021(11639)
- 2020(9724)
- 2019(22434)
- 2018(22161)
- 2017(43210)
- 2016(23248)
- 2015(26208)
- 2014(25982)
- 2013(25548)
- 2012(23298)
- 2011(20947)
- 2010(21278)
- 2009(20069)
- 2008(18977)
- 2007(16826)
- 2006(14959)
- 2005(13546)
- 学科
- 济(88351)
- 经济(88220)
- 管理(74396)
- 业(71029)
- 企(62171)
- 企业(62171)
- 方法(38568)
- 数学(32762)
- 数学方法(32385)
- 中国(28959)
- 财(28282)
- 融(28235)
- 金融(28232)
- 银(27023)
- 银行(26986)
- 行(25981)
- 制(24394)
- 农(23283)
- 业经(22380)
- 地方(19507)
- 务(19150)
- 财务(19076)
- 财务管理(19042)
- 企业财务(18166)
- 学(17637)
- 理论(16180)
- 体(16123)
- 贸(15963)
- 贸易(15948)
- 农业(15555)
- 机构
- 大学(325892)
- 学院(324523)
- 管理(130371)
- 济(129618)
- 经济(126612)
- 理学(112430)
- 理学院(111224)
- 管理学(109509)
- 管理学院(108898)
- 研究(105551)
- 中国(84831)
- 京(68770)
- 财(64044)
- 科学(62152)
- 所(51508)
- 财经(50749)
- 中心(49324)
- 江(47544)
- 农(46540)
- 研究所(46419)
- 经(45918)
- 业大(44858)
- 北京(43626)
- 范(41311)
- 师范(40972)
- 州(39146)
- 经济学(38867)
- 院(38480)
- 财经大学(37830)
- 农业(36006)
- 基金
- 项目(217844)
- 科学(171652)
- 研究(163461)
- 基金(158253)
- 家(135662)
- 国家(134515)
- 科学基金(116556)
- 社会(102955)
- 社会科(97684)
- 社会科学(97658)
- 省(84700)
- 基金项目(84097)
- 教育(74682)
- 自然(74421)
- 自然科(72637)
- 自然科学(72624)
- 自然科学基金(71317)
- 划(70701)
- 编号(67620)
- 资助(64846)
- 成果(55803)
- 部(48305)
- 重点(48223)
- 课题(46277)
- 发(45885)
- 创(45768)
- 制(43838)
- 创新(42618)
- 项目编号(42569)
- 教育部(42134)
- 期刊
- 济(143223)
- 经济(143223)
- 研究(98911)
- 中国(63709)
- 财(50246)
- 管理(49387)
- 学报(47040)
- 科学(44231)
- 农(43116)
- 融(42583)
- 金融(42583)
- 大学(36601)
- 教育(35894)
- 学学(34388)
- 农业(28878)
- 技术(27110)
- 财经(25161)
- 业经(23250)
- 经济研究(21915)
- 经(21345)
- 问题(18195)
- 理论(17496)
- 图书(16447)
- 实践(16061)
- 践(16061)
- 现代(15283)
- 科技(15101)
- 技术经济(14834)
- 版(14154)
- 业(14074)
共检索到484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21世纪,金融和科技成为全球竞争的关键领域,金融霸权成为全球霸权的基础和主要表现形式。文章梳理了金融霸权的本质内涵、构成基础与实现途径、霸权演变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战略阻断的内涵、特征及金融战略阻断的逻辑演绎,认为金融战略阻断是金融霸权的重要遏制方式,而金融制裁是金融战略阻断的技术实现路径,后者较前者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与全局性影响。霸权国以其金融霸权对目标国具有战略点性质的国际金融中心发起金融制裁,根本性地打击叠加其上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经济发展关键基础,并通过阻断传导效应作用于目标国,从战略层面影响其发展节奏、预期、关键抓手等。中美博弈大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金融战略阻断的潜在对象。基于香港的战略点地位和功能,预判美国对香港可能实施金融战略阻断的战略意图,及具体的潜在阻断目标、时机与路径选择,提出香港反金融战略阻断的策略与路径建议。
关键词:
金融霸权 金融制裁 战略阻断 香港 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柳永明
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 通过控制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条件, 对实际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以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经济、政治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金融霸权统治, 不仅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很大影响, 而且对国际金融活动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在当前由国际金融霸权主导的国际金融格局中, 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具体情况, 逐步、有序地推进对外开放。
关键词:
金融霸权 金融市场 资本流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逄爱成 黄凤志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兴起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关系,认为美元霸权不仅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也导致了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论述了当前美元霸权的动摇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最后,系统地阐释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证券金融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
关键词:
美元 霸权 金融危机 战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兴起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关系,认为美元霸权不仅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也导致了2 0 0 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论述了当前美元霸权的动摇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最后系统地阐释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证券金融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婧
金融制裁是指限制或者禁止被制裁国家、企业、个人及其他实体融通资金的行为。近年来金融制裁被广泛运用,美国是最主要的使用国。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实施金融制裁有其天然优势;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9·11"事件后大力改进金融工具和监管技术,用于追踪、识别和打击恐怖分子,其金融制裁工具的有效性明显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邱丹阳 张铁强
美国的金融霸权并没有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衰落,而是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兴起而形成新的金融霸权。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新金融霸权的新表现和危害后,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因应美国新金融霸权的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高翔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组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在IMF等重大的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主导地位,制定有利于己的游戏规则,不顾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客观事实,别有用心地推行金融自由化,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引起的金融危机,西方大国则通过IMF等国际组织提出苛刻的经济援助条件,借此推行金融霸权,严重侵害了他国的经济利益。本文通过分析IMF的规则制定及其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揭示了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行金融全球化的实质,并提出发展中国家防范金融霸权的对策。
关键词:
美国 IMF 金融霸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在加权投票制度中,投票人的实际投票力与其拥有的票数并不是线性关系。Banzhaf指数和Coleman指数可以用来衡量投票人的实际投票力。通过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成员实际投票力的计算发现,IMF的投票规则放大了美国的控制力,强化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本文针对IMF投票规则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改革IMF投票制度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淑敏 李倩雨
美国实施阻止其实体与目标国实体进行交易的初级制裁,而且实施禁止其实体与中国实体贸易的次级制裁,导致中国实体无法使用美元结算,正常的进出口贸易被迫中断,甚至国家整体利益也受到威胁。美国的次级制裁僭越了包括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效果管辖和普遍管辖在内的国家管辖权理论,属于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中国出台《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给予了有力的反制。该办法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和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欧盟立法的有益经验,但仅为部门规章,效力有限。为形成系统完备的阻断法律体系,中国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法》。针对该办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有限、"外国法律与措施"中的"措施"语焉不详、不当域外适用的判定权限较低等问题,应将"中国公民"扩大为"在中国有经常居所地的自然人",细化该办法语境下外国的不当措施,并提升不当域外适用判定机构的阶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长全
本文基于对金融霸权概念及其渊源的分析,从货币霸权、金融机构霸权、操纵国际经济组织和攻击性的金融投机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金融霸权的表现,探讨了由此带来的三方面主要挑战,并提出了防范金融霸权的几点考虑。
关键词:
金融霸权 表现 挑战 防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松明
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新金融霸权主义在以美元等国别货币为世界货币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大背景下得以确立。本文分析了新金融霸权主义形成的条件 ,以及新金融霸权主义的基本表现 ,从而得出结论 :新金融霸权主义是不可能持续的 ,中心的稳定意味着外围的不断蚀空 ,但中心不可能脱离外围而存在
关键词:
新金融霸权 金融资本 全球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栋
大国博弈竞争由军事"热战"、军备"冷战"、贸易"封锁"等传统形态转向以金融制裁为代表的"聪明制裁"。围绕货币融资的"阻击"与"防御"是经济战中金融制裁与反制裁的集中表现,选择大国案例进行定量分析,试图揭示大国金融制裁博弈的特征,并提出策略应对。主要结论:一是宏观评估发现金融制裁对经济存在累积的破坏效应,反制裁措施能有效减缓;二是微观评估发现金融制裁的危机传导路径中,汇市和债市的制裁效应显著,揭示出市场恐慌情绪的杠杆效应。策略建议:一是建立反制裁法律体系,提早布局反制裁战略方案;二是树立市场信心,消除潜在的恐慌性杠杆效应;三是保持国债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穿透式监管功能,渐进式开放国债市场,提升金融韧性。
关键词:
金融制裁 大国博弈 时变量化 反制裁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栋
大国博弈竞争由军事“热战”、军备“冷战”、贸易“封锁”等传统形态转向以金融制裁为代表的“聪明制裁”。围绕货币融资的“阻击”与“防御”是经济战中金融制裁与反制裁的集中表现,选择大国案例进行定量分析,试图揭示大国金融制裁博弈的特征,并提出策略应对。主要结论:一是宏观评估发现金融制裁对经济存在累积的破坏效应,反制裁措施能有效减缓;二是微观评估发现金融制裁的危机传导路径中,汇市和债市的制裁效应显著,揭示出市场恐慌情绪的杠杆效应。策略建议:一是建立反制裁法律体系,提早布局反制裁战略方案;二是树立市场信心,消除潜在的恐慌性杠杆效应;三是保持国债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穿透式监管功能,渐进式开放国债市场,提升金融韧性。
关键词:
金融制裁 大国博弈 时变量化 反制裁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殷明明
美国通过以冻结资产为主,颁布融资禁令、限制美元交易为辅等手段,对他国进行金融制裁,从而导致被制裁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货币贬值、股市大跌、资本外逃,被制裁企业业务受限、盈利下降。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依然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和严峻性。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日趋开放,必须高度关注美国金融制裁风险,做好风险预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重视合规风险、拟定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实力等方面做好前瞻性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