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5)
- 2023(15323)
- 2022(12869)
- 2021(12166)
- 2020(10321)
- 2019(23805)
- 2018(23466)
- 2017(45607)
- 2016(24302)
- 2015(26985)
- 2014(26871)
- 2013(26517)
- 2012(24450)
- 2011(22050)
- 2010(22227)
- 2009(21143)
- 2008(20056)
- 2007(18176)
- 2006(15886)
- 2005(14232)
- 学科
- 济(102750)
- 经济(102629)
- 业(74998)
- 管理(65715)
- 农(53241)
- 企(51846)
- 企业(51846)
- 方法(44675)
- 数学(40193)
- 数学方法(39682)
- 农业(35722)
- 中国(31016)
- 财(28334)
- 融(27973)
- 金融(27969)
- 银(27302)
- 银行(27274)
- 业经(26640)
- 行(26254)
- 地方(24361)
- 制(23758)
- 贸(18347)
- 贸易(18331)
- 学(18196)
- 易(17858)
- 务(17157)
- 财务(17100)
- 财务管理(17059)
- 企业财务(16256)
- 体(15388)
- 机构
- 学院(339833)
- 大学(334850)
- 济(142423)
- 经济(139464)
- 管理(133363)
- 理学(115091)
- 理学院(113936)
- 管理学(111958)
- 管理学院(111348)
- 研究(109471)
- 中国(90976)
- 农(70925)
- 京(68435)
- 财(65647)
- 科学(65332)
- 中心(55830)
- 农业(54357)
- 所(54253)
- 业大(53512)
- 江(52054)
- 财经(51938)
- 研究所(48968)
- 经(47192)
- 经济学(43519)
- 范(43312)
- 师范(42880)
- 北京(42071)
- 州(41991)
- 经济学院(39480)
- 院(38288)
- 基金
- 项目(227297)
- 科学(179654)
- 研究(168312)
- 基金(165739)
- 家(143138)
- 国家(141838)
- 科学基金(122750)
- 社会(108231)
- 社会科(102286)
- 社会科学(102258)
- 省(90005)
- 基金项目(88061)
- 自然(78037)
- 教育(76749)
- 自然科(76265)
- 自然科学(76246)
- 自然科学基金(74906)
- 划(74150)
- 编号(69983)
- 资助(67239)
- 成果(56155)
- 部(50596)
- 重点(50502)
- 发(49854)
- 创(47302)
- 课题(46777)
- 国家社会(44887)
- 创新(44166)
- 科研(43629)
- 教育部(43487)
- 期刊
- 济(158337)
- 经济(158337)
- 研究(95496)
- 农(72839)
- 中国(66957)
- 财(51132)
- 学报(50869)
- 农业(48733)
- 科学(47819)
- 融(46811)
- 金融(46811)
- 管理(44045)
- 大学(39939)
- 学学(37957)
- 业经(31820)
- 教育(31620)
- 技术(29482)
- 财经(25302)
- 业(23166)
- 经济研究(23107)
- 问题(22313)
- 经(21649)
- 版(18383)
- 农村(16974)
- 村(16974)
- 技术经济(16695)
- 理论(16542)
- 统计(16491)
- 世界(16063)
- 农业经济(15830)
共检索到506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似鸿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一个村庄的3个案例来分析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结合对一个县、一个省的农村金融供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说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状况。就此提出全面缓和并化解农村金融供需紧张关系的对策,在短期内通过实施金融创新来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从长远看,通过实行金融自治,推进乡村自治来彻底化解金融供求矛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郁 韩俊 罗丹
本文重点分析了长期制度性信贷配给所引发的信贷需求压抑现象,认为正规金融机构过高的交易成本和不完善的信贷配给机制与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交互作用,提高了农户所感知的信贷成本并降低了其信贷获得的预期,从而产生了需求型信贷约束。供给型约束和需求型约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收入、年龄、社员身份以及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等因素对两种类型约束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认为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村信贷约束问题不仅需要放松信贷管制和增加金融供给,更要通过信贷制度的创新破除信贷需求压抑的制度性根源,并辅之以增加收入的政策改变农户的消极预期。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农户信贷 需求型约束 认知偏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熊长城 巩建权 范承 文琦鸿
巴中市地处四川盆周贫困山区,幅员12315平方公里,人口381万,其中农业人口317万,辖内各县(区)均是国定或省定贫困县,下辖188个乡镇,2325个行政村。区域经济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深度贫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实证考察了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正规金融有效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但这一增收效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精英农户"的增收效应远高于"贫困农户";(2)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贫困农户"群体当中。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益富"特征。因此,必须提高深度贫困地区金融资源投入的精准性,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夯实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增收的基础性条件。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农村金融 收入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芳
金融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贵州省扶贫区域3272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有序选择模型,对农户融资需求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低收入、高交易成本和老龄化因素显著抑制农户融资需求,收入和户主文化程度提升可显著强化农户融资需求。农户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家中有村干部以及户主文化程度高有利于农户获得贷款,家庭收入和当前贷款额度达到一定程度可对农户融资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农户住所与正规金融机构距离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则会提高农户获得贷款的难度;土地经营权、住宅等农户资产尚未能在融资过程中发挥抵押品作用,无法向金融机构传递关于借款者资质的有效信号。为此,...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社会福利函数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18年中国深度贫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实证检验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正规金融显著降低了农户内部收入差距,而农村非正规金融则扩大了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从内部结构差异来看,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收入不平等效应主要表现为扩大了农户的非农收入差距与财产性收入差距。建议深度贫困地区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过程中切实保障金融扶贫资源的精准投入,合理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培育深度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涛
理论上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精准扶贫的深化。为了掌握普惠金融的开展状况及其在贫困地区扶植生产方面的作用,本文在乌蒙山区范围内对296户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贫困地区在普惠金融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普惠金融 问题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涛
理论上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精准扶贫的深化。为了掌握普惠金融的开展状况及其在贫困地区扶植生产方面的作用,本文在乌蒙山区范围内对296户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贫困地区在普惠金融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普惠金融 问题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华中昱 林万龙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四化同步"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满足新型主体的金融需求是对其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作者通过在甘肃、贵州、安徽3省6县的调研得知: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以农信社为主要融资渠道,抵押担保类的贷款需求旺盛,融资金额规模化、用途多元化等特征。同时,无论在融资成本、融资期限,还是融资金额上,新型主体满足程度都较低,需要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上加快调整步伐。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支持 金融需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龙兴
贫困地区金融改革的特性蒋龙兴一、现状(一)机构职能单一,点少面广。一是数量少,服务网点相对不足。如储蓄机构一般为1个75万人。二是分布不合理。70%以上的金融机构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机构甚少,农村客户办理业务很不方便。三是金融机构职能单一,缺乏综合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朋
金融扶贫是我国反贫困战略的主导力量,在舒缓农村连片贫困地区的经济贫困领域功效显著,但在实践中却面临诸多问题。研究阐述金融扶贫策略的内涵及其价值;从金融制度、金融业务及金融风险控制等角度探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建构的若干问题;并给出农村贫困地区扶贫金融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及风险控制管理创新等策略,以有效优化农村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农村地区扶贫事业效率。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创新 扶贫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俊健
论文以河池市深度贫困县为研究视角,着重分析了金融机构支持河池市深度贫困地区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河池市深度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五大关键因素,并从金融服务体系、产业发展、金融生态环境、金融风险防范、信贷政策调整等视角提出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
深度贫困 乡村振兴 金融支持 河池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这其中金融扶贫政策是整个农村扶贫战略中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具有推进作用。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金融扶贫的具体内容和目前的现状问题以及所对应的建议和策略,整合农村贫困地域的整体的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农村贫困地区 金融扶贫 策略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这其中金融扶贫政策是整个农村扶贫战略中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具有推进作用。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金融扶贫的具体内容和目前的现状问题以及所对应的建议和策略,整合农村贫困地域的整体的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农村贫困地区 金融扶贫 策略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金融扶贫是助推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的重要利器,然而,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合理的产业发展基础。鉴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我国贫困地区的县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的产业结构门槛效应。研究结论表明:(1)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减贫效应不断减弱;(2)贫困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发挥;(3)贫困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减贫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协同,但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农村金融减贫效应逐渐显现;(4)相比贫困地区而言,非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的产业发展协同效应明显优于贫困地区。因此,在未来我国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真正形成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减贫 产业结构 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