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5)
- 2023(10510)
- 2022(8759)
- 2021(7999)
- 2020(6811)
- 2019(14928)
- 2018(14352)
- 2017(28503)
- 2016(15168)
- 2015(16799)
- 2014(16714)
- 2013(16117)
- 2012(15013)
- 2011(13402)
- 2010(13968)
- 2009(13811)
- 2008(13039)
- 2007(11916)
- 2006(10812)
- 2005(10255)
- 学科
- 济(54595)
- 经济(54501)
- 管理(50658)
- 业(50580)
- 企(41364)
- 企业(41364)
- 融(28347)
- 金融(28345)
- 银(27432)
- 银行(27426)
- 行(26465)
- 中国(24742)
- 财(23034)
- 制(22043)
- 方法(20701)
- 数学(18183)
- 数学方法(17956)
- 农(16675)
- 务(14808)
- 财务(14771)
- 财务管理(14735)
- 业经(14424)
- 企业财务(14077)
- 体(13068)
- 地方(12389)
- 策(11774)
- 贸(11490)
- 贸易(11476)
- 中国金融(11460)
- 险(11283)
- 机构
- 学院(209053)
- 大学(206915)
- 济(93118)
- 经济(91003)
- 管理(80728)
- 研究(68372)
- 理学(67346)
- 理学院(66709)
- 管理学(65821)
- 管理学院(65392)
- 中国(64508)
- 财(52909)
- 京(42119)
- 财经(39559)
- 经(35748)
- 科学(35226)
- 中心(34409)
- 江(33552)
- 所(32749)
- 经济学(30011)
- 财经大学(29406)
- 研究所(28601)
- 农(28360)
- 银(27306)
- 融(27096)
- 经济学院(27025)
- 北京(26825)
- 州(26738)
- 金融(26632)
- 银行(26286)
- 基金
- 项目(129210)
- 科学(103226)
- 研究(99993)
- 基金(95201)
- 家(79869)
- 国家(79152)
- 科学基金(69576)
- 社会(65881)
- 社会科(62646)
- 社会科学(62635)
- 省(49935)
- 基金项目(48863)
- 教育(45342)
- 自然(42082)
- 自然科(41143)
- 自然科学(41132)
- 划(41075)
- 编号(40748)
- 自然科学基金(40409)
- 资助(39775)
- 成果(34917)
- 制(31432)
- 部(29657)
- 重点(28894)
- 课题(28716)
- 性(27734)
- 发(27651)
- 创(27591)
- 国家社会(27445)
- 教育部(26497)
共检索到340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森
金融集聚风险的传导主体多元、诱因复杂、路径多变,它不仅对金融集聚区本身产生影响,也极有可能通过对实体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传导引发产业危机和区域经济危机。金融集聚区内竞争和创新过度、金融脆弱性和外部因素是引发金融集聚风险传导的主要诱因;金融集聚风险的传导方向和路径主要有金融集聚区内传导、向实体产业传导、向外部联系地区传导和国际化传导。预防金融集聚风险,要加强对集聚区内各主体的风险监管,构建金融集聚区与实体产业的风险防火墙,建立金融集聚风险识别平台和金融集聚网络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加强金融机构、金融集聚区与政府的协同交流,完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国际金融集聚风险防控交流合作。
关键词:
金融集聚风险 传导机制 金融功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棕伟 顾伟忠
本文以区域为研究空间载体,同时兼顾区域内与区域间,试图探究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区域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区域内研究着重以经济运行主体的四大经济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内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家庭部门以及金融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及其传导路径;区域间是通过区域间银行债权债务关系网、企业担保链条以及区域产业分工进行传导。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完善区域金融风险监控和协作体系、提高银行资产质量、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加强企业风险源监测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 传导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佳军 蒋海
信息缺陷是金融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其中信息不完全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不对称则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途径形成金融风险。金融集聚促进了金融信息的大量集聚,提高了金融主体对信息的认知水平,降低了金融主体间认知水平的差距,提高了信息抽象和编码系统的处理能力,便利了金融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金融集聚通过上述几方面作用,影响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金融风险的形成。一方面,金融主体对信息平均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抽象和编码系统能力的提升扩大了金融信息中"知识部分"的比例,但金融信息的大量集聚又会扩大"噪音信息"的比例,因而信息不完全未能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存在。另一方面,金融认知水平的普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艺云
次贷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变革就是引入了中央对手方机制来管理交易对手风险,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管理,但中央对手方机制内在的一些缺陷,如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激励问题、保证金与保障基金的顺周期性、集中清算市场的分割等,都可能会引发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对中央对手方机制内在缺陷的分析,本文对相关的监管措施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央对手方机制及监管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国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揭示了一种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建立在高杠杆和脱实向虚基础上的金融交易,通过资产-债务联动机制和扩散传染机制,在金融市场价格持续下行条件下所引发的有毒资产多米诺骨牌效应和金融危机。这种系统性金融风险以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为触发条件,但它要转化为必然性,还需要三个依次递进的条件发生:金融资产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衰退、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传递中的持续扩散效应。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既彼此合作又相互竞争中,资产-负债的联动机制已将中国金融的"条"和"块"编织成了一张庞大的金融运作蛛网。这张蛛网的各条线均已显示绷紧的趋势,脆弱性正在逐渐提高。毫无疑问,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是金融运行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当务之急,理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充分有效地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建立金融数据和金融信息的精准性统计机制,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管,强化对金融市场运行态势的监控,强化"去杠杆",增强实体企业的盈利能力,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新内涵 新机制 新对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国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揭示了一种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建立在高杠杆和脱实向虚基础上的金融交易,通过资产-债务联动机制和扩散传染机制,在金融市场价格持续下行条件下所引发的有毒资产多米诺骨牌效应和金融危机。这种系统性金融风险以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为触发条件,但它要转化为必然性,还需要三个依次递进的条件发生:金融资产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衰退、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传递中的持续扩散效应。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既彼此合作又相互竞争中,资产-负债的联动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新内涵 新机制 新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靖 余素芳
财政体系建立以后财政风险就始终存在。金融风险是社会风险中比较常见、破坏力非常大的风险。二者的爆发都会威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是独立存在,不仅会相互传导,而且会向其他经济部门传导,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全局。财政风险主要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环节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风险、金融机构重组的风险等金融风险则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金融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润滑油,对国民经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博 张树升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民间金融作为中国金融系统融资模式的补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经济主体强烈的资金需求和正规金融资金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然而,2011年以来的民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逐步确立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同时,合理规范民间金融活动范围、有效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适时降低民间金融市场均衡利率、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公共配套服务、积极探寻民间金融新时期发展的制度均衡点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演进路径 信用风险 传导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靖 余素芳
财政体系建立以后财政风险就始终存在。金融风险是社会风险中比较常见、破坏力非常大的风险。二者的爆发都会威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是独立存在,不仅会相互传导,而且会向其他经济部门传导,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全局。财政风险主要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环节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风险、金融机构重组的风险等金融风险则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金融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润滑油,对国民经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靖 余素芳
财政体系建立以后财政风险就始终存在。金融风险是社会风险中比较常见、破坏力非常大的风险。二者的爆发都会威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是独立存在,不仅会相互传导,而且会向其他经济部门传导,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全局。财政风险主要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环节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风险、金融机构重组的风险等金融风险则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金融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润滑油,对国民经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原 朱梦昕
金融环境的日益开放,经济体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促使金融风险涉及范围逐步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深,金融风险的相互传导又加剧了各经济体的风险不确定性。明确开放条件下风险特殊性、探究传导条件和路径、把握传导机制并设计相应防范对策为阻断金融风险传导,促进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和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风险防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周雄
地方金融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地方金融也面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以及民间集资借贷活动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而我国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机制存在不足: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定位不清晰以及地方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由此,应该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提升地方政府监管能力和手段,并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现代法人治理制度。
关键词:
地方金融 金融风险 管控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奎
强化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预防监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国家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要求。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开展预防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穿透式监管”“冒烟指数”“监管沙盒”等监管理论,实践中探索出了“依托型”“嵌入型”“专属型”等监管模式。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机构预防监管工作仍面临法律、资源和技术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在借鉴欧美国家夯实风险监测大数据基础设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统筹推进金融领域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多措并举破除数据壁垒和打通信息孤岛,构建适变性强的“基础模型+特色识别点”监测模型。
关键词:
非法集资风险 预防监管 金融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