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7)
2023(17889)
2022(14906)
2021(13688)
2020(11363)
2019(25748)
2018(25041)
2017(48164)
2016(25503)
2015(28281)
2014(27830)
2013(27198)
2012(24561)
2011(22050)
2010(21982)
2009(20861)
2008(19324)
2007(17028)
2006(14758)
2005(13102)
作者
(69924)
(58689)
(58583)
(55896)
(36980)
(28199)
(26741)
(22779)
(22168)
(20563)
(19878)
(19658)
(18455)
(18181)
(18145)
(17927)
(17491)
(17280)
(16902)
(16748)
(14276)
(14239)
(14136)
(13545)
(13434)
(13170)
(12846)
(12591)
(11791)
(11433)
学科
(119091)
经济(118988)
管理(70934)
(67901)
(55284)
企业(55284)
方法(49309)
数学(44078)
数学方法(43556)
中国(32455)
(29045)
(28518)
(28083)
金融(28079)
地方(27399)
(26337)
银行(26307)
(25310)
业经(24408)
(21575)
(21320)
农业(19971)
(19766)
贸易(19750)
(19119)
(18404)
财务(18345)
财务管理(18304)
企业财务(17357)
环境(16599)
机构
学院(355358)
大学(350410)
(155944)
经济(152892)
管理(135844)
理学(117606)
研究(116720)
理学院(116355)
管理学(114288)
管理学院(113640)
中国(93037)
(70980)
(70158)
科学(69108)
(57047)
财经(56629)
中心(56310)
(54749)
(52030)
研究所(51853)
(51334)
经济学(49929)
业大(49775)
经济学院(44987)
(44268)
师范(43816)
北京(43636)
农业(42819)
(42275)
财经大学(42045)
基金
项目(239924)
科学(190293)
研究(175526)
基金(175522)
(151812)
国家(150606)
科学基金(130884)
社会(114410)
社会科(108747)
社会科学(108721)
(94964)
基金项目(92790)
自然(83288)
自然科(81442)
自然科学(81423)
教育(80901)
自然科学基金(79964)
(78467)
资助(71199)
编号(71184)
成果(56102)
重点(54236)
(52969)
(52651)
(50650)
课题(48466)
国家社会(48017)
创新(47391)
科研(46268)
教育部(45891)
期刊
(169992)
经济(169992)
研究(102717)
中国(63399)
(55520)
学报(50762)
(49772)
管理(49093)
科学(47652)
(43196)
金融(43196)
大学(39110)
学学(37485)
农业(33069)
技术(32146)
教育(31165)
经济研究(29226)
财经(28199)
业经(27145)
(24357)
问题(21794)
统计(18737)
技术经济(18591)
(17457)
(17001)
(16918)
商业(16775)
理论(16521)
(15772)
现代(15421)
共检索到520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秀艳  
目前我国金融影响实体经济的表现较为复杂,金融资源呈现地理空间和行业集聚特征明显,金融集聚的经济绩效也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考察了我国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和空间效应。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发掘金融集聚引导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通过门限效应和空间效应检验,验证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特征,以及在"地理邻近地区"和"经济邻近地区"不同状态下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既有水平效应又有增长效应,其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本质上在于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同时,我国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具有门限效应,知识资本外溢是否顺畅成为金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突破陷阱区至关重要;经济平衡发展更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启  赵家未  
我国金融影响区域经济的表现较为复杂,金融资源地理集聚与行业集聚特征明显。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与影响差异。结果发现: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空间效应分解发现,全国范围内金融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相近。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门限效应回归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其促进作用会随着金融集聚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弱。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日本47个行政区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日本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制造业的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效应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效应。当地区运输成本较高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效应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效应。当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较低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随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制造业空间集聚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海鹏  李媛媛  李瑞晶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规模方面,其对经济质量的提升作用也越来越受关注。基于2005—2013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金融产业集聚度、经济增长规模指数、经济增长质量指数,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规模、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度、经济增长规模指数、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质量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经济规模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经济质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对经济规模的影响显著,而对经济质量影响不显著;技术进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红  
在LS模型框架下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集中可以使得核心区获得较前更高的增长率,即金融集聚会对本地区经济产生增长效应(具体包括"需求关联效应"和"资本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效应则包括金融资源集中的福利补偿效应以及金融资源扩散的涓流效应。进一步对上海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海金融集聚的增长效应,但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益祥  雷奥  赵如波  
金融行业集聚不仅能对本地区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同时通过空间效应传递也能对其他区域产生间接作用。经济新常态下,四川省金融与经济环境呈现出新的状态和变化。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变化对四川省金融集聚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挖掘新环境下金融行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探究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研究构建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四川省各市州银行业集聚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证券业保险业集聚及金融从业人员集聚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四川省金融行业各集聚变量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在不同空间维度上具有差异性,并存在明显的地域竞争和距离衰减现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茂国  陈影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加速,资源流动范围扩大,其中金融行业的集聚效应最为明显,一些地区高度集中形成金融中心。通过建立金融产业集聚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并进一步研究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大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途径。通过搜集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面板数据,结合地理位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我国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各省(区、市)金融集聚对该省经济及周边省份经济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金融集聚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不同区域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在金融行业发展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卫红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金融资源若要更好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借助金融组织间的功能互补才能达成。所以,金融集聚已成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引领力。通过分析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机制,以期为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繁荣提供理论支撑。文章认为,金融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发展地方经济,必须培育区域区位优势,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培育区域金融集聚模式,建成金融集聚的适度发展规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凯  刘帅  
考虑到空间因素在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中的作用,本文运用前沿的空间分析技术考察了2000~2010年间我国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质性特征,空间集聚和空间集群特征明显,但集聚力量较弱。通过单变量和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得出中心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以及邻近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中心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模式。在空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滞后(SLM)和空间误差(SEM)的空间分析模型证实了金融资源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俏茹  刘金全  刘达禹  
本文在存在技术转移的熊彼特增长模型中考虑了非完美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了理论阐释,并通过技术差距的动态演变推导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随后,本文利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双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时,一国的经济增长无法向前沿增长率收敛,体现出金融发展的瓶颈效应;而当金融发展水平高于第一门限值时,一个国家向前沿增长率收敛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最后,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越第二门限值后,其对经济增长的牵拉作用逐渐衰减,体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特性。这一结果与理论猜想高度耦合,也为我国的金融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创新提供保障,金融的稳健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给予支撑,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效应及其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基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标,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构建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模型;进而以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为例,经验分析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李政青  吴伟伟  
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区域金融集聚和能源效率内生化,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与交互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金融集聚、能源效率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同时发现,发挥金融集聚与能源效率的协同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李政青  吴伟伟  
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区域金融集聚和能源效率内生化,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与交互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金融集聚、能源效率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同时发现,发挥金融集聚与能源效率的协同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