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75)
2023(21347)
2022(18220)
2021(16740)
2020(14223)
2019(32162)
2018(31585)
2017(60641)
2016(32601)
2015(36575)
2014(36339)
2013(35717)
2012(32786)
2011(29619)
2010(29825)
2009(27829)
2008(26531)
2007(23359)
2006(20698)
2005(18354)
作者
(96044)
(80232)
(79320)
(75579)
(50897)
(38358)
(36083)
(31268)
(30484)
(28290)
(27308)
(26919)
(25633)
(25175)
(24837)
(24663)
(23713)
(23700)
(23022)
(22854)
(19805)
(19797)
(19412)
(18279)
(18030)
(17781)
(17659)
(17500)
(16145)
(15639)
学科
(141853)
经济(141674)
管理(97596)
(91274)
(76365)
企业(76365)
方法(58724)
数学(51113)
数学方法(50482)
中国(39732)
(36418)
(34477)
地方(31772)
(30328)
业经(30308)
(29964)
金融(29959)
(29208)
(28773)
银行(28696)
(27527)
(23733)
贸易(23713)
农业(23496)
(22951)
(22949)
财务(22864)
财务管理(22819)
技术(22611)
理论(21752)
机构
大学(467595)
学院(465748)
(192823)
经济(188706)
管理(179305)
研究(160647)
理学(155030)
理学院(153265)
管理学(150487)
管理学院(149636)
中国(122164)
科学(99237)
(98826)
(88487)
(80993)
(79239)
研究所(73880)
中心(73508)
业大(71793)
财经(70823)
(68093)
(64273)
农业(62198)
北京(62002)
经济学(59665)
(59282)
师范(58568)
(58166)
(54974)
经济学院(53556)
基金
项目(319667)
科学(250351)
基金(232274)
研究(227835)
(204631)
国家(202985)
科学基金(173545)
社会(145482)
社会科(138012)
社会科学(137975)
(124480)
基金项目(123052)
自然(113790)
自然科(111102)
自然科学(111070)
自然科学基金(109035)
(105094)
教育(104324)
资助(95723)
编号(90788)
成果(72725)
重点(72207)
(69884)
(68266)
(66380)
课题(62934)
创新(62202)
科研(61211)
国家社会(60579)
教育部(59793)
期刊
(211271)
经济(211271)
研究(137828)
中国(88692)
学报(78142)
(71263)
科学(69905)
(68372)
管理(66102)
大学(59091)
学学(56356)
(49641)
金融(49641)
农业(47776)
教育(45157)
技术(40784)
财经(35392)
经济研究(34670)
业经(32405)
(30445)
问题(28167)
(24285)
技术经济(23267)
科技(22930)
(22372)
理论(21388)
统计(20811)
现代(20637)
(20177)
业大(20070)
共检索到688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建国  高岩  
以2007—2016年我国24个城市及其空港经济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城市和空港经济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以及差异性。结果发现:在城市空间层面,金融综合集聚度和银行业集聚度这两个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在空港经济区层面,无论是城市金融综合集聚程度还是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集聚,对空港经济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不显著,而政府支持却是显著地正相关。这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特别是对于以航空经济为核心的空港经济区,城市金融集聚并没有推动区内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这也进一步说明,当前我国空港经济区仍是政府主导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城市金融集聚并未有效发挥其优化资本配置的功能。今后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内各要素特点,合理制定建设城市金融集聚发展的政策,引导符合城市各功能区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行业进行有效集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秋海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借助金融媒介来加强民营企业技术研发,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2007年以来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金融集聚、研发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和金融集聚能显著地促进企业成长,金融产业集聚能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但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完善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促进金融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是我国金融创新必须重视的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军  黄解宇  曹利军  
金融集聚通过金融集聚效应、金融扩散效应以及金融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增长。金融集聚效应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网络效益、创新效益、加速技术进步效益、自我强化机制效益影响经济增长。金融扩散效应通过"涓流效应"和"极化效应"促进经济活动。金融集聚通过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揭示功能、公司治理功能、储蓄集聚功能和便利交换功能影响和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当前结构转型背景下,金融集聚能够为各大产业的绿色改造与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门槛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集聚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机制,并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集聚以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渠道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空间机制。结果表明:(1)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呈N形波动趋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2)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先升后降的U形关系,前期金融集聚不利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后期则发挥出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集聚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中介机制对当地绿色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部分中介作用更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云楠  李冬凌  杨宵节  
在临空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对空港、临空经济和空港经济区进行了概念辨析和理论综述,分析了"港—产—城"系统内在的自组织特性和协同发展机理,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建设理念、发展思路、规划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明确了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从规划引导、空间优化、产业培育、交通发展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云楠  李冬凌  杨宵节  
在临空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对空港、临空经济和空港经济区进行了概念辨析和理论综述,分析了"港—产—城"系统内在的自组织特性和协同发展机理,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建设理念、发展思路、规划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明确了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从规划引导、空间优化、产业培育、交通发展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段义诚   张奇佳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驱动本地经济效率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2)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适度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向作用;(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城市群模式特征以及区域资源要素流通,多核城市群金融集聚的经济效率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单核城市群。由此,城市群建设既需充分挖掘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金融要素合理适度集聚,又要强化地理空间内的资源要素流通,更应围绕不同地域特征和城市群形态设计差异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豫晓  勾京成  王淑云  张欣  
上海自贸区开启了深化改革的新窗口,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深度改革开放将会是未来一个时期各地发展的常态。作为国内首个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文中简称"郑州航空港")积极建设内地空港型自贸区进而带动河南省经济、金融等制度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将是必然趋势。但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金融发展面临金融供给不足、金融集聚程度低、金融创新不够等制约因素。因此,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自贸区及金融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郑州航空港建设自贸区中金融发展要着力建设系统性融资体系、发展高端金融产业、积极培育本地金融品牌,同时在用足现有的金融政策的同时,积极争取可能突破的政策措施,在借鉴其他地区已经实施的金融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功  孙一君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副省级城市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的金融集聚中心与经济发展增长极,但不同城市金融与经济发展特征不同,本文在分析15个副省级城市金融集聚差异性的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显示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区域的金融集聚水平差异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差距,不同城市应依据自身特征采取相应策略协调好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调动金融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超峰  孔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中部六省1997-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各省金融集聚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中部地区金融集聚通过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但金融集聚的扩散效应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利用中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强化金融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同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创新,发挥金融集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廖瑞斌  
根据诱导型技术进步理论推导出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影响模型,阐述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环境规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三大经济集聚区的工业企业2007-2011年的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企业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的影响。通过企业层面的数据代替省市级数据、变换代理变量等方法对实证的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显示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井辉  
郑州空港经济区是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文章结合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和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世界主要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空港经济区的成功经验包括: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有其内在的规律;空港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优选空港经济区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给我们的启示是:遵循空港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规律和"圈层"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利用交通枢纽和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大力打造航空偏好型产业;依据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区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梅  
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协同集聚进行界定,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为例,构建模型,引入技术进步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基于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产业的协同集聚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区域间异质性分析来看,在区域间的中介作用以东部最为明显,其次是中部,西部则没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晔  
本文借鉴Combes et al.(2007)的城市与区域集聚效应测量方法,运用长三角16个城市、珠三角13个城市和环渤海地区19个城市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三个经济区的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的城市集聚效应在1990年代最强,但近年却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其区域集聚效应表现最弱;长三角在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两方面都表现得最为突出;环渤海经济区的城市集聚效应最弱,而在区域集聚效应上表现良好。进一步地,文章认为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循环累积"决定了三个经济区内集聚效应的强弱,并且针对它们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外溢性以及产业同构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永恒  郝寿义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基础上,引入地区间技术进步率的差异,得出新的产业流动均衡方程;运用数值模拟,研究在技术进步率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市场规模和贸易自由度如何影响产业份额并促进集聚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四大经济区域17个省份,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些结论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技术进步率、规模经济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范围更广;本地市场效应仅在个别行业内存在;当贸易成本较低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倾向高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