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82)
2023(21135)
2022(18177)
2021(16724)
2020(14332)
2019(32654)
2018(32077)
2017(60949)
2016(33391)
2015(37605)
2014(37460)
2013(37124)
2012(34258)
2011(31104)
2010(31248)
2009(29156)
2008(27935)
2007(24833)
2006(21739)
2005(19218)
作者
(99833)
(83635)
(82809)
(78915)
(53202)
(40429)
(37886)
(32749)
(31773)
(29782)
(28372)
(28298)
(26703)
(26350)
(26145)
(25788)
(25383)
(24780)
(24112)
(24108)
(20853)
(20598)
(20345)
(19176)
(18908)
(18568)
(18507)
(18432)
(17059)
(16633)
学科
(145039)
经济(144892)
管理(93312)
(88521)
(72974)
企业(72974)
方法(62095)
数学(54384)
数学方法(53714)
中国(38823)
(36096)
(35043)
地方(33842)
(32818)
业经(30688)
(29683)
金融(29679)
(28625)
银行(28539)
(27371)
(26568)
(24692)
贸易(24676)
农业(24563)
(23843)
(22696)
财务(22613)
财务管理(22565)
理论(21552)
企业财务(21400)
机构
大学(476862)
学院(476327)
(192612)
经济(188458)
管理(182169)
研究(164780)
理学(157676)
理学院(155827)
管理学(152780)
管理学院(151939)
中国(125141)
科学(106012)
(101142)
(87002)
(86279)
(85194)
研究所(78180)
业大(76414)
中心(76321)
(72895)
财经(69587)
农业(68784)
北京(63150)
(63076)
(61449)
师范(60665)
(59308)
经济学(58675)
(58642)
经济学院(52799)
基金
项目(327829)
科学(254736)
基金(236304)
研究(230311)
(209203)
国家(207513)
科学基金(176073)
社会(143934)
社会科(136381)
社会科学(136339)
(129566)
基金项目(125459)
自然(117679)
自然科(114900)
自然科学(114863)
自然科学基金(112756)
(109425)
教育(105439)
资助(98110)
编号(92798)
重点(74357)
成果(74321)
(70655)
(70615)
(67415)
课题(64441)
科研(63691)
创新(63094)
计划(62116)
大学(60117)
期刊
(210301)
经济(210301)
研究(135856)
中国(89451)
学报(85143)
(77901)
科学(73863)
(66591)
管理(64814)
大学(62338)
学学(59362)
农业(52443)
(49798)
金融(49798)
教育(45305)
技术(40774)
经济研究(34435)
财经(34222)
业经(33343)
(29349)
问题(27188)
(27062)
(23669)
技术经济(23614)
图书(23320)
科技(22923)
统计(22895)
理论(22411)
业大(21625)
资源(21544)
共检索到700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婧倩  王露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关系我国宏观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以上海、重庆及杭州、南京等为代表的八市经济金融发展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运用熵值法计量长江经济带八市的金融集聚程度,选取金融集聚为解释变量,人力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对外贸易为控制变量,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对上海、重庆等八市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八市金融集聚现象明显,但存在较大差异;上海、杭州、长沙、南昌、成都以及重庆的金融集聚现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果较为显著,南京和武汉的金融集聚现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果并不显著。针对效果的不同,相关城市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实施"差异化"发展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建娜  徐徐  林俐  
长江经济带上游区域属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薄弱环节,需要进行一定的专题研究。本研究主要利用1998年-2017年的统计数据,考察长江经济带上游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并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根据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动态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具体阶段和发展趋向。与此同时,结合长江经济带上游区域经济的特点,对该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问题做结构分析。总体来说,长江经济带上游区域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在增长预期上还将持续高于全国平均。然而,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长江经济带上游区域除重庆之外总体发展比较薄弱。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因素和现实发展阶段及水平等制约,长江经济带上游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加以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杜磊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德春  徐慎晖  
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的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39个城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金融数据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存在金融集聚现象;(2)银行业和保险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3)证券业的经济杠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艺  李靖霞  李林  
论文首先采用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集聚程度,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采用2003~2007年区位熵的省际数据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银行业对经济增长弹性系数明显大于证券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的弹性系数,而且其弹性系数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后,论文通过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同样得出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作用最明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小华  冉云芳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与区域经济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并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校企合作"作为链接职业学校和企业的有效办学模式,它必然会受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趋势所制约。杭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明显、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民营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等区域经济特点决定了职教校企合作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霞  郭科言  
金融聚集是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分析了湖北省金融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指数对湖北省金融聚集度进行了测算。并选取湖北省1996~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湖北省金融聚集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聚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但地区经济增长对金融聚集却没有支持作用,两者之间未能实现互动发展。为加强金融聚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湖北省应积极培育金融市场主体,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强化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帆  付书科  金明浩  杨宏兰  
知识产权保护历来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近年来备受重视。但专利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机制,双方很可能互为因果。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市场潜能指数等对专利数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检验,发现GDP是专利的Granger原因,但是专利却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可能是专利同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匹配造成的。因此在制定专利政策时,需要强调城市间的合作,对于长江经济带而言,应以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增长极,提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益祥  雷奥  赵如波  
金融行业集聚不仅能对本地区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同时通过空间效应传递也能对其他区域产生间接作用。经济新常态下,四川省金融与经济环境呈现出新的状态和变化。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变化对四川省金融集聚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挖掘新环境下金融行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探究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研究构建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四川省各市州银行业集聚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证券业保险业集聚及金融从业人员集聚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四川省金融行业各集聚变量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在不同空间维度上具有差异性,并存在明显的地域竞争和距离衰减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静  邓宏兵  张红  
文章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泰尔系数与GIS-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明显,但呈现减弱趋势,各城市间差异大于城市群际之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州城市群,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中游城市群地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经济联系度不强;西部成渝城市群地区、滇中、滇南城市群区缺乏高水平地区,低低水平集聚关系较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组织特征呈现多核心与单核心边缘结构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静  邓宏兵  张红  
文章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泰尔系数与GIS-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明显,但呈现减弱趋势,各城市间差异大于城市群际之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州城市群,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中游城市群地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经济联系度不强;西部成渝城市群地区、滇中、滇南城市群区缺乏高水平地区,低低水平集聚关系较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组织特征呈现多核心与单核心边缘结构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长江经济带是与沿海经济带并列的国家一级发展轴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内部区域经济差距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谐发展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和历年统计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部三大地区及41个地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找到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内部差异显著,且有拉大趋势;发展前景良好,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耀华  蒋勇  付晓东  
金融集聚是当前金融发展的显著空间分布结构特征。文章以经典内生增长模型作为框架,用金融集聚因素和创新研发支出作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解释因子,就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效应展开实证研究。通过汇集全国285个地市11年的GDP、存贷款余额等基础数据,并采用"永续盘存法(PIM)"计算各地的实际资本存量,得到计量面板数据。计量分析部分采用SDM、SEM等模型进行空间回归,为了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动态GM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测算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集聚水平对当地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的金融资源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将全国分为四个区域开展空间计量,发现不同类型的金融集聚对于不同区域经济影响有所差别。金融集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促进金融集聚带动本地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献东  谢科进  
金融集聚是金融资源既集中又扩散的过程。金融集聚在对核心城市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技术扩散及带动产业调整等途径刺激周边地区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研究发现,上海金融集聚不仅对上海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其银行业与证券业发展还对江浙经济增长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上海金融集聚对江浙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作用,特别是对于第二产业的积极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