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9)
- 2023(15351)
- 2022(13076)
- 2021(12026)
- 2020(10102)
- 2019(22780)
- 2018(22184)
- 2017(42818)
- 2016(23178)
- 2015(25603)
- 2014(25320)
- 2013(25140)
- 2012(22839)
- 2011(20425)
- 2010(20263)
- 2009(18736)
- 2008(17184)
- 2007(14878)
- 2006(12842)
- 2005(11081)
- 学科
- 济(90919)
- 经济(90826)
- 管理(64234)
- 业(63302)
- 企(51451)
- 企业(51451)
- 方法(41973)
- 数学(36944)
- 数学方法(36598)
- 中国(28594)
- 融(26951)
- 金融(26949)
- 财(25810)
- 银(25197)
- 银行(25132)
- 农(24717)
- 行(24233)
- 地方(22718)
- 业经(20570)
- 学(19889)
- 制(17829)
- 农业(17573)
- 贸(16823)
- 贸易(16810)
- 易(16317)
- 务(15702)
- 财务(15640)
- 财务管理(15618)
- 企业财务(14874)
- 环境(14564)
- 机构
- 大学(322565)
- 学院(321683)
- 济(127697)
- 管理(127600)
- 经济(125009)
- 理学(112043)
- 理学院(110794)
- 管理学(108850)
- 管理学院(108307)
- 研究(108142)
- 中国(83770)
- 科学(69980)
- 京(67657)
- 农(58196)
- 财(56619)
- 所(54495)
- 业大(52908)
- 研究所(50504)
- 中心(50280)
- 财经(46506)
- 农业(46107)
- 江(44601)
- 经(42427)
- 北京(42199)
- 范(41066)
- 师范(40552)
- 院(39198)
- 经济学(39004)
- 州(37044)
- 经济学院(35556)
- 基金
- 项目(232605)
- 科学(181891)
- 基金(169160)
- 研究(164363)
- 家(149934)
- 国家(148706)
- 科学基金(126812)
- 社会(104183)
- 社会科(98904)
- 社会科学(98876)
- 省(91495)
- 基金项目(90961)
- 自然(84349)
- 自然科(82392)
- 自然科学(82368)
- 自然科学基金(80861)
- 划(77348)
- 教育(74057)
- 资助(68928)
- 编号(65786)
- 重点(52423)
- 成果(51234)
- 发(50216)
- 部(50033)
- 创(48886)
- 创新(45648)
- 科研(45087)
- 课题(44803)
- 计划(43608)
- 国家社会(43051)
- 期刊
- 济(129716)
- 经济(129716)
- 研究(89927)
- 学报(57739)
- 中国(56007)
- 农(51894)
- 科学(50593)
- 管理(43152)
- 大学(42514)
- 财(40680)
- 学学(40619)
- 融(37973)
- 金融(37973)
- 农业(35297)
- 教育(29942)
- 技术(24770)
- 财经(21907)
- 业经(21896)
- 经济研究(21557)
- 经(18655)
- 业(17617)
- 问题(16946)
- 科技(16858)
- 理论(15848)
- 版(15615)
- 业大(15406)
- 图书(14807)
- 技术经济(14663)
- 实践(14604)
- 践(14604)
共检索到452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丹 叶蜀君
本文从金融集聚的视角出发分析区域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一方面,通过信贷配给传导机制的分析得出,由于存在信贷门槛效应,使得发达地区世代累积财富,而欠发达地区逐步走入贫困陷阱,造成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分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差异性的知识溢出效应得出,由于金融集聚水平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集聚知识系统网络效应、集聚创新效应和集聚技术进步效应影响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收入差距 信贷门槛 知识溢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丹 叶蜀君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区数据组成连续完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算金融集聚与基尼系数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衡量金融集聚程度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股票市场筹资额、保费收入,金融集聚知识溢出及政府作用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开放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区域间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集聚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依据各地区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优势设计匹配的金融集聚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芳
本文通过数据面板模型分析2007-2018年我国服务业集聚程度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其中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起到促进作用,而服务业竞争拉大了区域经济差异;从各行业角度分析,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而交通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和计算机产业拉大了区域经济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娟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东、中、西部两个层面去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7年前,金融集聚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和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方向影响不显著,但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在1978—2013年和1978—1997年两个时间段都会明显地拉大其城乡收入差距。1997年成为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拐点,原因可能是源于1996年的农村金融改革。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文胜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主流观点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按照这种理论逻辑,西部地区金融非均衡发展应该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后果。本文以金融发展为视角,着力探讨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析也同样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今,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差距,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因果原因。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从解决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上着手来缩小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蒲红霞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已得到众多学者论证,但大多是研究第二产业集聚,研究服务业集聚与收入差距关系的文献并不多。文章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研究服务业集聚通过集聚经济对集聚地区工资收入、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影响,得出服务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并引用含有服务业集聚空间因素的生产函数得出的理论模型,选取1991年~2012年数据,分全国层面和东、中和西三大地区间层面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服务业集聚影响我国收入差距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服务业 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传统经济学认为,区域效应是产生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的产生归结于集聚效应的作用。以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的形成,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但集聚效应起着主要的作用。缩小我国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潜力,且有必要加速落后地区的资本积累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地区间自由贸易度的提高。
关键词:
区域效应 集聚效应 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修华 邱兆祥
本文运用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建普惠性金融体系,发展具有包容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等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耀华 蒋勇 付晓东
金融集聚是当前金融发展的显著空间分布结构特征。文章以经典内生增长模型作为框架,用金融集聚因素和创新研发支出作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解释因子,就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效应展开实证研究。通过汇集全国285个地市11年的GDP、存贷款余额等基础数据,并采用"永续盘存法(PIM)"计算各地的实际资本存量,得到计量面板数据。计量分析部分采用SDM、SEM等模型进行空间回归,为了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动态GM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测算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集聚水平对当地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的金融资源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将全国分为四个区域开展空间计量,发现不同类型的金融集聚对于不同区域经济影响有所差别。金融集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促进金融集聚带动本地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集聚测度 空间效应 区域经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分析中国2006~2012年31个省市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会通过直接效应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显著性影响;银行业集聚、证券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银行业集聚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证券业集聚水平和保险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应提高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规模,促进农村地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降低准入门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吉亚辉 曹希广
本文采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rellano-Bond GMM估计方法,考察了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制造业的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均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而服务业的MAR和Porter溢出效应有扩大该差距的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的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均与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存在非线性关系,当跨越门槛临界值后,知识溢出会产生相反的影响作用。(3)与沿海地区相比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知识溢出 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企元
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的动态变化,并在分析市场、金融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结构性的区域金融调控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对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更是如此。
关键词:
区域差距 金融调控 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佩娟 冉光和 卫来
利用1978—2009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其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分析了两者间关系在三大地区的区域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对于东、西部地区而言,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金融发展效率负相关,与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正相关;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其金融发展效率正相关,与其金融发展规模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区域差异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甜迪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甜迪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