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7)
- 2023(17126)
- 2022(14201)
- 2021(12885)
- 2020(10868)
- 2019(24628)
- 2018(24048)
- 2017(45991)
- 2016(24900)
- 2015(27885)
- 2014(27826)
- 2013(27840)
- 2012(25608)
- 2011(23116)
- 2010(23665)
- 2009(22439)
- 2008(22035)
- 2007(20077)
- 2006(17817)
- 2005(16431)
- 学科
- 济(113355)
- 经济(113231)
- 业(93269)
- 企(80968)
- 企业(80968)
- 管理(80735)
- 方法(45977)
- 数学(36881)
- 数学方法(36610)
- 农(35295)
- 中国(35158)
- 业经(33662)
- 财(32536)
- 融(28353)
- 金融(28351)
- 地方(27917)
- 银(27054)
- 银行(26996)
- 行(26127)
- 农业(24936)
- 制(24286)
- 务(23119)
- 财务(23065)
- 财务管理(23028)
- 贸(21854)
- 贸易(21835)
- 企业财务(21734)
- 易(21208)
- 技术(20459)
- 学(19245)
- 机构
- 学院(366280)
- 大学(359307)
- 济(155073)
- 经济(152042)
- 管理(140680)
- 研究(124617)
- 理学(120039)
- 理学院(118711)
- 管理学(116996)
- 管理学院(116319)
- 中国(100964)
- 科学(76722)
- 京(76229)
- 农(71951)
- 财(71737)
- 所(64918)
- 研究所(58688)
- 中心(58427)
- 江(57189)
- 业大(57180)
- 农业(56869)
- 财经(56561)
- 经(51215)
- 北京(48092)
- 经济学(47030)
- 州(45846)
- 范(44456)
- 院(44034)
- 师范(43878)
- 经济学院(42694)
- 基金
- 项目(236514)
- 科学(185517)
- 基金(170472)
- 研究(169279)
- 家(149730)
- 国家(148328)
- 科学基金(126848)
- 社会(108497)
- 社会科(103005)
- 社会科学(102974)
- 省(95590)
- 基金项目(90716)
- 自然(82418)
- 自然科(80527)
- 自然科学(80501)
- 自然科学基金(79100)
- 划(79089)
- 教育(75915)
- 资助(69002)
- 编号(67417)
- 发(55993)
- 重点(53527)
- 成果(53230)
- 创(52137)
- 部(50917)
- 业(49326)
- 创新(48101)
- 课题(47059)
- 科研(45784)
- 国家社会(44571)
- 期刊
- 济(177548)
- 经济(177548)
- 研究(105763)
- 中国(74083)
- 农(67208)
- 学报(59155)
- 财(57993)
- 管理(54828)
- 科学(54240)
- 融(46648)
- 金融(46648)
- 农业(44832)
- 大学(43891)
- 学学(42040)
- 技术(33948)
- 业经(31836)
- 教育(31751)
- 财经(28551)
- 经济研究(27832)
- 业(26002)
- 经(24610)
- 问题(23457)
- 技术经济(20400)
- 商业(18776)
- 贸(18757)
- 版(17653)
- 现代(17308)
- 世界(17253)
- 科技(16991)
- 国际(16647)
共检索到55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本文利用1997-2016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和金融发展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异质性分析识别了金融支持对物流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本文结论表明,金融集聚和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发展,无论是金融集聚还是金融发展均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明显大于金融集聚。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只有东部地区金融集聚才能促进物流业发展,中西部地区不显著。而在追求金融规模的模式下,金融发展规模在不同区域均能促进物流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分组发现,低经济发展水平下,金融集聚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中高经济发展水平下,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发展。而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均能显著促进物流业发展。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发展 物流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耿杰
介绍了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指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主客观必然性,探讨了当前物流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滞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发展激励机制,最后分别立足于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视角,研究了两个行业的协同发展对策,旨在为两个行业的和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物流业 金融业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谷玉红
本文通过分析物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了供应链金融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进一步推动商贸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合理化建议。针对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本文认为需要从政策和技术两大层面进行解决。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商贸流通 物流业 融资服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樊敏 洪芸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流作为现代流通方式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其沟通生产和消费的枢纽作用不断增强,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和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自2008年9月以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炜煜
第三方物流为企业的物流决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利益机制是其进行决策分析的最重要基础。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到,企业获得较高的盈利是建立第三方物流合作的长久基础。同时,利润是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通过对利益机制的分析显示,在均衡条件下,个别物流企业独立经营的利润总和将会小于联合企业的总利润,同时,联合企业的产品市场价格也会进一步下降。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利益机制 集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娅
通过计算2000—2017年省际能源数据得出,国内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逐年减弱。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地区金融集聚程度的上升显著抑制碳排放强度,有效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随着碳排放水平下降,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相比西部地区而言,东部、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金融集聚的规模效应加剧了地区碳排放水平,然而能源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则显著降低了地区碳排放水平。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碳排放强度 低碳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娅
通过计算2000—2017年省际能源数据得出,国内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逐年减弱。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地区金融集聚程度的上升显著抑制碳排放强度,有效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随着碳排放水平下降,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相比西部地区而言,东部、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金融集聚的规模效应加剧了地区碳排放水平,然而能源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则显著降低了地区碳排放水平。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碳排放强度 低碳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莉琴 高敏 刘敬严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国外双循环经济结构为主,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链,加密高铁网络,促进经济带效能提升。以2005—2017年京广高铁沿线城市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区位熵和就业密度分析城市的物流业发展现状,运用PSM-DID分析高铁通车后对沿线城市物流的聚集影响。数据显示,高铁对沿线城市物流业集聚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但是对制度环境,城市规模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均不明显;高铁对沿线城市物流业集聚的影响在不同规模的城市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对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而言,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大城市,高铁开通促进了物流业集聚水平,但是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高铁 物流业集聚 区位熵 就业密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宰予东
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金融问题,是关系到物流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几个问题的分析,阐述了物流企业中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关键词:
物流 融资 金融租赁 物资银行 金融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研究基于2011-2015年蚂蚁网络消费水平指数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构建的物流业水平指数作为发展的代理变量,以人均其他消费信贷规模作为消费金融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物流业发展、消费金融对我国网络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物流业发展、消费金融均显著促进了网络消费水平的提升,且促进作用的强弱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丽媛
本文运用1982-2009年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深化和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尤其明显。银行信贷、经济货币化程度、金融深化程度和非寿险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但是寿险业的发展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尽管这种推动作用很微弱。
关键词:
寿险业 非寿险业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娟娟 孙茜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对于现阶段物流业发展尤其是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起到的究竟是集聚促进效应还是拥挤抑制效应值得进一步考量。因此,厘清产业集聚对于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方向和空间溢出规律、明晰如何有效提升物流业发展效率,对实现产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果和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倒U型作用特征,即先促进后抑制;产业集聚对周边地区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正向溢出效应;长江下游城市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效果较中、上游城市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鑫 周晔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体现在东西之间与南北之间,相邻地区的发展差异也尤为突出,而金融发展中集聚与排斥效应的角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通过检验2004—2018年31个省份金融集聚与金融排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与金融排斥存在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相较于金融集聚,金融排斥的负向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但是金融集聚能够有效缓解金融排斥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进一步剖析发现,在相邻地区金融资源的势差分布中,金融集聚的虹吸效应激发了金融排斥,由此形成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具有长期性特征,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较为显著。此外,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源于金融效率的优化,金融排斥的溢出效应源自深化地理排斥、评估排斥和条件排斥。本文研究结论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增强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九生
高速铁路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多种城市功能集聚。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统计数据以及高铁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速铁路网络发展对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城市金融集聚产生了促进作用。(2)高速铁路对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具有多维性,既有“高速铁路—城市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也有通过产业集聚所体现出来的中介效应。(3)高速铁路对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高铁发展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要强于对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而高铁发展对中部地区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最弱。基于此,应继续推进高铁建设,优化高铁网络布局,关注高速铁路发展产生的区域间资源分配效应,充分利用高铁的集聚效应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金融集聚 区位熵 DID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爱珍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重大发展任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区域金融集聚发展政策,以借助金融市场的各项功能服务于经济的绿色发展。在我国范围内,金融集聚提升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体现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上;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由于地区金融集聚程度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呈现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结果不显著。因此,我国应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在区域间开展分层次金融体系建设,依托金融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推动金融集聚建设,从改善资源配置的角度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市场 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