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4)
- 2023(14048)
- 2022(12084)
- 2021(11147)
- 2020(9271)
- 2019(21597)
- 2018(20978)
- 2017(41116)
- 2016(21808)
- 2015(24285)
- 2014(23878)
- 2013(23719)
- 2012(21728)
- 2011(19504)
- 2010(19542)
- 2009(18279)
- 2008(16694)
- 2007(14420)
- 2006(12604)
- 2005(10894)
- 学科
- 济(91049)
- 经济(90955)
- 管理(63464)
- 业(61132)
- 企(50417)
- 企业(50417)
- 方法(44702)
- 数学(39771)
- 数学方法(39420)
- 中国(27723)
- 融(27388)
- 金融(27385)
- 银(25093)
- 银行(25057)
- 财(24232)
- 行(24146)
- 农(23533)
- 地方(22598)
- 业经(19877)
- 学(18500)
- 制(17446)
- 环境(17161)
- 农业(16525)
- 务(16456)
- 财务(16395)
- 财务管理(16368)
- 企业财务(15700)
- 贸(15375)
- 贸易(15361)
- 易(14818)
- 机构
- 大学(305916)
- 学院(304464)
- 济(123966)
- 管理(123882)
- 经济(121355)
- 理学(108496)
- 理学院(107302)
- 管理学(105538)
- 管理学院(105019)
- 研究(98974)
- 中国(78520)
- 京(64132)
- 科学(61034)
- 财(56601)
- 所(47878)
- 中心(47014)
- 财经(46747)
- 农(46275)
- 业大(45087)
- 研究所(43981)
- 经(42574)
- 江(41951)
- 北京(40242)
- 范(39480)
- 师范(39158)
- 经济学(38517)
- 院(36311)
- 农业(36091)
- 州(35426)
- 财经大学(35178)
- 基金
- 项目(217172)
- 科学(172037)
- 基金(159711)
- 研究(158237)
- 家(138571)
- 国家(137492)
- 科学基金(119445)
- 社会(101549)
- 社会科(96601)
- 社会科学(96575)
- 基金项目(86239)
- 省(83971)
- 自然(77904)
- 自然科(76071)
- 自然科学(76058)
- 自然科学基金(74696)
- 教育(71534)
- 划(70629)
- 资助(65401)
- 编号(63693)
- 成果(49996)
- 重点(48340)
- 部(47913)
- 发(46324)
- 创(45173)
- 课题(42819)
- 创新(42141)
- 国家社会(42067)
- 科研(41520)
- 教育部(41497)
- 期刊
- 济(126787)
- 经济(126787)
- 研究(88535)
- 中国(51650)
- 学报(46570)
- 科学(43243)
- 管理(42019)
- 财(41045)
- 农(40712)
- 融(38483)
- 金融(38483)
- 大学(35386)
- 学学(33563)
- 教育(28526)
- 农业(27926)
- 技术(24015)
- 财经(22461)
- 业经(20584)
- 经济研究(20408)
- 经(19020)
- 问题(16639)
- 理论(15735)
- 图书(14755)
- 实践(14518)
- 践(14518)
- 科技(14480)
- 资源(14332)
- 技术经济(14273)
- 业(14053)
- 现代(13568)
共检索到431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井峰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超效率DEA以及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金融集聚指数以及生态效率水平进行评价,利用2009年—2013年相关数据,通过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对金融集聚与地区生态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地区生态效率呈现"东高-中西低"良好的统一性,而且各省市金融集聚指数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对于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域与行业差异性,在东部西部地区,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而在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态效率的提高;银行业、证券行业以及保险行业对于不同地区的生态效率的影响在大小以及方向均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耀群 葛星
金融业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对绿色和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源头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率。通过建立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超效率DEA、Moran’s I等,对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验证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呈现出区域差异性,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特点;区域差异源于局部集聚性和集聚阴影效应;银行业对中部地区生态效率溢出效应明显,证券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生态效率的溢出效应明显,保险业对生态效率溢出效应不明显,金融密度对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溢出效应明显。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倪超军 李俊凤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金融集聚现象对推进经济带建设与能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金融集聚对于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金融集聚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环境、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由于发展现状对于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对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宜庆 陈林心 周小刚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效率的提升促进绿色发展。文章探讨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发现有:生态效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不大,暗示着需要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环境保护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提升作用明显,贡献度较高。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婧 管莉花
本文利用1998-2011年我国分地区研发创新数据,在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理邻接空间权重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区域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创新效率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地理邻接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对区域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邻近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区域创新 效率 空间集聚 地区差异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益祥 雷奥 赵如波
金融行业集聚不仅能对本地区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同时通过空间效应传递也能对其他区域产生间接作用。经济新常态下,四川省金融与经济环境呈现出新的状态和变化。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变化对四川省金融集聚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挖掘新环境下金融行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探究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研究构建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四川省各市州银行业集聚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证券业保险业集聚及金融从业人员集聚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四川省金融行业各集聚变量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在不同空间维度上具有差异性,并存在明显的地域竞争和距离衰减现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古晨光 李蕾 田宇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倒U形关系。从区域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豆晓利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新增长理论,从金融发展的3个层面——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来考察2003—2010年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中的支持作用,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集聚与差异的形成过程中,金融支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贡献又存在差异。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当前结构转型背景下,金融集聚能够为各大产业的绿色改造与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门槛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集聚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机制,并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集聚以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渠道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空间机制。结果表明:(1)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呈N形波动趋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2)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先升后降的U形关系,前期金融集聚不利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后期则发挥出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集聚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中介机制对当地绿色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部分中介作用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恒怡
文章利用符号数据分析方法,使用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1978~2011年的统计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演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特征比较明显,无论是行业集中度还是资产集中度都有很大提高,已形成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两大集聚区域。2010和2011两年CR和H指数出现明显下降,表示我国中西部的金融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出现集聚趋势。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集聚 演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段义诚 张奇佳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驱动本地经济效率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2)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适度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向作用;(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城市群模式特征以及区域资源要素流通,多核城市群金融集聚的经济效率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单核城市群。由此,城市群建设既需充分挖掘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金融要素合理适度集聚,又要强化地理空间内的资源要素流通,更应围绕不同地域特征和城市群形态设计差异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何宜庆 陈林心 焦剑雄 王芸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集聚对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态效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此背景,依据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得出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综合测度指数,并给出评价分析。考虑到区域经济的空间地理特征,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各省市的Moran's I指数来确定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把金融集聚分成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密度四者的集聚,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来检验各区域中四个金融指标对生态效率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省市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金融集聚水平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降低;总体上,证券业集聚促进生态效率,银行业和证券业集聚促进东中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金融密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生态效率。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生态效率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王希祖 周依仿 白彩全
分析了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三者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利用熵权法对各系统指标赋权,建立三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耦合协调度,并通过收敛性检验予以进一步分析,最后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游、中游及下游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整体来看,较好的协调发展类型均位于下游地区,中、上游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