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5)
- 2023(13407)
- 2022(11305)
- 2021(10237)
- 2020(8849)
- 2019(20566)
- 2018(19558)
- 2017(37948)
- 2016(20002)
- 2015(22667)
- 2014(22613)
- 2013(22729)
- 2012(21681)
- 2011(19794)
- 2010(20184)
- 2009(19450)
- 2008(18461)
- 2007(16555)
- 2006(14484)
- 2005(13441)
- 学科
- 济(111811)
- 经济(111727)
- 业(56459)
- 管理(55714)
- 企(45711)
- 企业(45711)
- 方法(45439)
- 数学(40748)
- 数学方法(40494)
- 中国(30542)
- 融(28254)
- 金融(28252)
- 地方(26502)
- 银(25778)
- 银行(25751)
- 财(25558)
- 行(24827)
- 农(24367)
- 业经(22261)
- 制(20747)
- 学(19226)
- 贸(18018)
- 贸易(18006)
- 易(17391)
- 农业(16605)
- 务(16343)
- 财务(16316)
- 财务管理(16276)
- 地方经济(15697)
- 企业财务(15616)
- 机构
- 大学(297408)
- 学院(296455)
- 济(141943)
- 经济(139388)
- 管理(112968)
- 研究(104754)
- 理学(96860)
- 理学院(95815)
- 管理学(94469)
- 管理学院(93900)
- 中国(85159)
- 财(63811)
- 京(61429)
- 科学(58965)
- 所(52398)
- 财经(50942)
- 中心(49741)
- 研究所(47223)
- 经济学(46652)
- 农(46583)
- 经(46138)
- 江(44120)
- 经济学院(42170)
- 业大(39769)
- 北京(38988)
- 财经大学(37770)
- 院(36871)
- 农业(36349)
- 范(36187)
- 师范(35843)
- 基金
- 项目(191163)
- 科学(151550)
- 基金(141039)
- 研究(140620)
- 家(121409)
- 国家(120452)
- 科学基金(103671)
- 社会(93064)
- 社会科(88745)
- 社会科学(88722)
- 基金项目(74142)
- 省(73467)
- 自然(63868)
- 教育(62868)
- 自然科(62427)
- 自然科学(62412)
- 自然科学基金(61352)
- 划(61215)
- 资助(58593)
- 编号(55725)
- 成果(45319)
- 发(43563)
- 重点(43457)
- 部(43387)
- 创(40092)
- 国家社会(39805)
- 教育部(37879)
- 课题(37740)
- 创新(37651)
- 人文(36938)
- 期刊
- 济(157626)
- 经济(157626)
- 研究(93216)
- 中国(55511)
- 财(50038)
- 融(42443)
- 金融(42443)
- 学报(42400)
- 农(41626)
- 管理(40772)
- 科学(39621)
- 大学(32497)
- 学学(30809)
- 经济研究(27309)
- 财经(27068)
- 农业(27000)
- 技术(25112)
- 经(23440)
- 业经(23241)
- 教育(21808)
- 问题(20702)
- 贸(17658)
- 技术经济(17319)
- 统计(16799)
- 国际(15359)
- 理论(15356)
- 世界(15118)
- 策(14754)
- 商业(14690)
- 业(14446)
共检索到457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军 范从来
本文以刘易斯二元经济为切入点,在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阐释了劳动力禀赋的阶段性变化对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的影响。"标准结构法"显示中国农村中仍然沉淀着15%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民工荒"的实质是"结构荒",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仍需时日。未来几年依靠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纾解就业难题的基本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正在由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转换,贸易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结构较好地"响应"了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资源禀赋的蝶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晶 李涵硕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引入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31个省市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然后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银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孙晶 蒋伏心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通过特殊的传导机制对周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证明了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银行业集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且逐年递增;保险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有益"的阻碍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进 高永 杨洋
本文结合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分析方法,探讨一种新兴产业业态——创意产业,其集聚式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创意产业集聚对第三产业量的增长、产业可持续发展即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影响显著,并且因区域创新、人力资本以及投资的不同呈现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加大创意产业投资以及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创意产业的区域集聚水平,在新常态下将有利于带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产业集聚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进 高永 杨洋
本文结合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分析方法,探讨一种新兴产业业态——创意产业,其集聚式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创意产业集聚对第三产业量的增长、产业可持续发展即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影响显著,并且因区域创新、人力资本以及投资的不同呈现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加大创意产业投资以及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创意产业的区域集聚水平,在新常态下将有利于带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产业集聚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静 侯典冻
文章首先用金融业区位熵对全国2004—2016年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各地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金融集聚现象。然后分别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模型检验对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了明确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在实证过程中加入政府干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存量等变量,同其他变量的对比效果来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卫东
金融集聚形成的网络结构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同时受益。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笔者以上海相关指标占全国数据的比重分析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对上海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和金融体系提高储蓄方面的作用进行量化,并研究它们对上海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得出上海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集聚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上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燕 冉光和 季健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框架,采用我国2000~2013年30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集聚、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省域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且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显著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超峰 孔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中部六省1997-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各省金融集聚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中部地区金融集聚通过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但金融集聚的扩散效应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利用中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强化金融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同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创新,发挥金融集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艺 李靖霞 李林
论文首先采用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集聚程度,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采用2003~2007年区位熵的省际数据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银行业对经济增长弹性系数明显大于证券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的弹性系数,而且其弹性系数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后,论文通过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同样得出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作用最明显。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辐射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傅建源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演进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命题假说。继而利用2003-2014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的金融集聚、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分别进行测算,并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对命题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的集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演进,进而带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基于上述发现,本文针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演进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建源 刘洪铎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演进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20032014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静态、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的集聚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演进,进而带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划分子样本的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演进两者对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交互影响呈东、中、西渐减的趋势,这说明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演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就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演进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傅建源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演进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命题假说。继而利用2003-2014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的金融集聚、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分别进行测算,并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对命题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的集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演进,进而带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基于上述发现,本文针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演进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建源 刘洪铎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演进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2003~2014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静态、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的集聚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演进,进而带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划分子样本的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演进两者对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交互影响呈东、中、西渐减的趋势,这说明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演进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就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演进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婷婷 刘锦华
基于中国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显示:金融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且金融集聚增强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开放水平、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致使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中国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行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不同经济水平下我国省域产业结构演变实证研究——基于199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200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金融集聚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溢出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生态效率提升——来自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