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4)
2023(18170)
2022(14935)
2021(13764)
2020(11499)
2019(26085)
2018(25636)
2017(49639)
2016(26231)
2015(29134)
2014(28689)
2013(28270)
2012(25730)
2011(23019)
2010(23394)
2009(21966)
2008(21085)
2007(18961)
2006(16787)
2005(15514)
作者
(71665)
(59768)
(59234)
(56353)
(37985)
(28241)
(26929)
(23032)
(22835)
(21206)
(20396)
(20106)
(18912)
(18816)
(18302)
(18216)
(17659)
(17235)
(17146)
(17091)
(14796)
(14485)
(14454)
(13831)
(13378)
(13353)
(13327)
(13177)
(11823)
(11646)
学科
(116401)
经济(116251)
(101790)
管理(92790)
(91060)
企业(91060)
方法(47232)
(38332)
数学(38025)
数学方法(37605)
业经(35964)
中国(35321)
(34649)
(28997)
金融(28994)
(28925)
(27812)
银行(27795)
(27330)
财务(27268)
财务管理(27223)
地方(26926)
(26812)
企业财务(25952)
农业(24557)
技术(21633)
(20609)
理论(19540)
(19181)
(19065)
机构
学院(367815)
大学(361427)
(158584)
经济(155492)
管理(149149)
理学(127307)
理学院(126086)
管理学(124338)
管理学院(123619)
研究(116894)
中国(98188)
(78762)
(75286)
科学(65337)
财经(61291)
(56943)
中心(56666)
(56126)
(55544)
(55487)
研究所(49726)
业大(48652)
经济学(48329)
北京(47082)
(45424)
财经大学(45304)
(43855)
经济学院(43537)
师范(43440)
农业(42702)
基金
项目(238019)
科学(191223)
研究(179891)
基金(174865)
(148926)
国家(147554)
科学基金(130528)
社会(117735)
社会科(111947)
社会科学(111925)
(94076)
基金项目(92253)
教育(82197)
自然(81721)
自然科(79918)
自然科学(79901)
自然科学基金(78508)
(77103)
编号(73277)
资助(70572)
成果(58574)
(54521)
(53142)
重点(52972)
(52769)
课题(49749)
(49482)
国家社会(49141)
创新(48618)
教育部(46842)
期刊
(181895)
经济(181895)
研究(111027)
中国(76424)
(65862)
管理(61780)
(52533)
(48708)
金融(48708)
科学(46695)
学报(45841)
大学(37644)
教育(35770)
学学(35673)
技术(35329)
农业(35272)
业经(31822)
财经(31285)
经济研究(27987)
(26871)
问题(23450)
(20216)
技术经济(19869)
财会(18834)
现代(18125)
(17573)
理论(17510)
商业(17338)
世界(17034)
会计(16723)
共检索到56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玄  冉光和  郑强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借助金融媒介来加大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促进民营企业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2007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集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度和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对企业成长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金融集聚对于企业研发投入与民营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说明金融集聚影响下的金融机构贷款大多用于企业项目投资等,与研发投入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结合,民营企业成长缺少从金融支持转向技术创新的动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杰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运用金融媒介工具与体系促进民营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民营企业跨越性转型升级,成为当今制造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利用2007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区域金融集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度和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对企业成长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金融集聚只能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却会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说明金融集聚影响下的金融机构贷款没有形成良性结合,缺少从金融支持转向技术创新的动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雪涛  严龙茂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借助金融媒介来扩大民营企业技术研发,实现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2007~2013年我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地区金融集聚、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和金融集聚的提升对企业成长均存在正向影响,金融集聚能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但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这个结果说明金融集聚影响下的金融机构贷款主要用于企业生产、项目投资等,金融集聚与研发创新对于企业成长没有形成良性结合,缺少从金融支持转向技术创新的动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秋海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借助金融媒介来加强民营企业技术研发,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2007年以来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金融集聚、研发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和金融集聚能显著地促进企业成长,金融产业集聚能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但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完善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促进金融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是我国金融创新必须重视的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孝安  程振  陈宝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研发投入引起了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此,以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OLS、Sobel-Goodman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等实证方法,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寻租理论等,从信贷融资的中介效应视角研究政治关联对上市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能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政治关联能扩大企业信贷融资规模及延长企业信贷融资期限,但并未能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信贷融资规模与期限在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信贷融资成本并未在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本研究为研究政治关联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为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供了新路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万小雨  汪琴  
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市场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PSM模型实证检验民营企业权力变更引发的企业R&D效应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权力变更对企业R&D效应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企业高层领导权变更三年内,R&D投入强度平均增长24.04%;通过分别考察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权力变更对企业R&D效应的影响,发现尽管家族企业R&D投入普遍低于非家族企业,但是家族企业权力变更的企业R&D升级效应明显优于非家族企业,意味着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时期的权力变更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剑花  龚惠婷  
在大规模"走出去"背景下,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创新。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而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环境因素。基于此,以2012—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企业为样本,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对对外直接投资与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政治关联减弱对外直接投资对研发投入的积极作用。文章立足中国制度背景,将政治关联这一现实环境因素纳入对外直接投资对研发创新的作用机制,是对以往对外直接投资和研发创新关系研究的拓展。文章的研究对企业创新以及政府改革都具有较好的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孔宁宁  秦蕊  
境外上市能否带来绩效的持续提升是我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战略选择的关键点。本文以内地赴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基于IPO效应和捆绑效应视角,实证考察境外上市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内地民营企业的业绩在境外上市前大幅上升,在境外上市当年及之后显著下降;从境外上市后较长时间看,境外上市没有带来民营企业绩效的持续提升,即内地民营企业赴香港上市存在显著的IPO效应,但未显现出捆绑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准备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谨慎作出上市决策、已在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积极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政府监管部门着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昀  郭洪涛  
文章以截止2011年末创业板上市的272家民营企业为有效样本,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予以分析。发现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并不是普遍较低,这与前期有些研究者得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普遍不高的结论不同;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不大,没能成为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力量,这与创业板成立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宇晴  
制造业民营企业和国有资本通过“逆向混改”可以将不同所有制资本进行整合,相互协同取长补短,同步实现民营企业的价值提升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通过对制造业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协同问题的梳理发现,制造业民营企业存在管理结构不均衡、经营范围狭窄及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逆向混改”成败的关键,即资本双方在管理、经营和财务方面是否取得了有效的协同,并分析了“逆向混改”过程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有效协同的具体实现方式,最后就管理、经营和财务层面在协同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类似制造业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协同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杨  黄婉琳  池毅  
民营企业按照原始产权的不同获得方式可分为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和创业型民营企业两类。文章以2007—2019年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探究民营企业原始产权的不同获取方式对其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创业型民营企业而言,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较低;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的低研发投入效应在信任水平较低的地区、投资者关注度较高以及媒体关注度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企业内部控制)、高管激励机制(薪酬激励)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可以有效缓解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的低研发投入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冰峰  
基于2006-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以公关招待费衡量企业寻租,以摊派费衡量政府抽租,实证分析了企业腐败活动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寻租活动有利于推进企业研发投入,政府抽租则损害了企业研发积极性。在经过Heckman两步法和工具变量法分别对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寻租和抽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容易受到政策管制的服务业上更为显著。然而这一结论并不支持腐败"润滑剂"假说,相反证实了腐败挤出研发资源的"沙子"假说。因此,加强法制和创新制度建设,改变寻租活动对市场机制信号的替代,对于促进民营企业研发战略决策和研发创新能力具有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  蔡霞  耿修林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以沪深A股市场2010-2013年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动态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和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竞争性假设。实证结果表明: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有效降低制造业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在当前经济背景下,研发投入和环境动态性均可发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调节作用,且环境动态性能够显著增强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  蔡霞  耿修林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以沪深A股市场2010-2013年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动态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和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竞争性假设。实证结果表明: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有效降低制造业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在当前经济背景下,研发投入和环境动态性均可发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调节作用,且环境动态性能够显著增强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锦华  程兵  胡翔  
本文以2006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外文献中的投资和融资理论,建立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FGLS、滞后一阶回归方法研究民营企业负债和投资行为,同时加入ST样本作为稳健性检验。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民营上市企业负债和投资行为呈负相关关系,现金流量、企业规模和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在高成长民营企业中,负债和投资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波动性高的民营上市企业负债和投资显著负相关;第三,同一个行业内部,负债率高的民营企业具有较低的投资比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影响企业在行业内的成长速度和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