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4)
- 2023(9233)
- 2022(7556)
- 2021(6881)
- 2020(5879)
- 2019(13329)
- 2018(12481)
- 2017(24008)
- 2016(12218)
- 2015(13500)
- 2014(12790)
- 2013(12640)
- 2012(11790)
- 2011(10363)
- 2010(10624)
- 2009(10328)
- 2008(9133)
- 2007(8152)
- 2006(7472)
- 2005(7094)
- 学科
- 济(47682)
- 经济(47626)
- 业(33508)
- 管理(33267)
- 企(28769)
- 企业(28769)
- 融(26296)
- 金融(26296)
- 银(23508)
- 银行(23476)
- 行(22855)
- 中国(21503)
- 方法(16464)
- 财(15278)
- 制(13515)
- 数学(13491)
- 数学方法(13290)
- 农(12571)
- 业经(12098)
- 地方(11443)
- 学(11433)
- 中国金融(11204)
- 务(10107)
- 财务(10079)
- 财务管理(10059)
- 贸(9823)
- 贸易(9808)
- 企业财务(9671)
- 易(9580)
- 理论(9246)
- 机构
- 大学(165057)
- 学院(163453)
- 济(70932)
- 经济(69489)
- 研究(63302)
- 管理(57232)
- 中国(55061)
- 理学(48187)
- 理学院(47634)
- 管理学(46732)
- 管理学院(46444)
- 科学(36608)
- 京(35816)
- 财(35149)
- 所(32385)
- 中心(30742)
- 农(30607)
- 研究所(29201)
- 财经(27116)
- 江(25463)
- 经(24746)
- 农业(24020)
- 业大(23892)
- 院(23307)
- 经济学(23193)
- 北京(23014)
- 经济学院(20863)
- 范(20649)
- 州(20633)
- 财经大学(20551)
- 基金
- 项目(108175)
- 科学(85068)
- 基金(79388)
- 研究(78782)
- 家(70931)
- 国家(70326)
- 科学基金(59146)
- 社会(50810)
- 社会科(48270)
- 社会科学(48256)
- 省(41327)
- 基金项目(40828)
- 自然(37564)
- 自然科(36761)
- 自然科学(36746)
- 自然科学基金(36111)
- 划(35737)
- 教育(35391)
- 资助(32436)
- 编号(30489)
- 成果(25848)
- 重点(25627)
- 发(24429)
- 部(23949)
- 创(23643)
- 创新(22093)
- 课题(22055)
- 国家社会(21920)
- 科研(21038)
- 性(20777)
共检索到270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建
企业集团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其突出优势在于综合利用企业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它同时也具有一些劣势,如多元化导致的管理成本上升、“集团折扣”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殿伟 董晓平 谭佰秋
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对国民经济的危害巨大。我国分别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那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相比,与其他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相比,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优势 劣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琪
受成本和市场等因素的驱动,全球金融外包业务成为金融业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在这一领域,印度是中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中国承接金融外包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以印度为竞争对手,分析中国在金融外包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金融外包的竞争策略。
关键词:
金融外包 承接 SWOT 竞争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仁祥 石丹
近年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大城市对区域金融中心的角逐也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本文立足于中部,给武汉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一个合理的定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武汉落实“中部崛起”战略提供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
武汉 区域金融中心 优、劣势分析 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广军
选址是企业发展初期最重大的决策行为,影响企业选址的绝对优势因素已经得到了深入的分析,但是比较优势的作用尚未引起注意。本文以新结构经济学为基础,指出地区比较优势在企业选址中的作用,即企业选址要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通过构建衡量地区比较优势的指标,本文提出一个可操作的一般化程序,可用于企业选址实践中。本文从企业选址的角度拓展了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对企业选址决策中如何考虑地区经济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准则。
关键词:
企业选址 地区比较优势 新结构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萍
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优势,也面临着观念转变迟缓、经济基础薄弱、信息技术水平低等劣势。必须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优势和劣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文化产业 优势 劣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赵国钦
与小国相比,大国的公共财政在稳定职能上具有相对优势,在再分配职能上具有相对劣势,在配置(集体物品)职能上优势与劣势参半。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只有在清晰辨识这些潜在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致力发掘和强化相对优势,规避和弱化相对劣势,才能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主宰自己的财政命运。这一认知对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走上正轨的财政改革,具有重要含义。
关键词:
大国财政 优势 劣势 财政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雍君 赵国钦
与小国相比,大国的公共财政在稳定职能上具有相对优势,在再分配职能上具有相对劣势,在配置(集体物品)职能上优势与劣势参半。由于财政职能上的优势与劣势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冈此都无法决定一个国家的财政命运。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只有发掘优势、规避劣势的意愿与能力,才是其财政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以此出发,至少可以提出旨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财政改革的三个核心命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营军 褚保金 徐虹
本文从农户金融排斥的视角出发分析政策性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和潜在作用,运用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受到金融排斥的主要因素,以此定位农村政策性金融需求主体。研究发现,非干部、非种养大户或个体工商户、户主受教育年限较短、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净值较小、耕地面积较小、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更易受到金融排斥,而具备这些特征的农户是政策性金融的有效需求主体。政策性金融通过批发贷款、间接扶持等方式可以有效带动这部分受排斥农户,解困农户融资难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学文
当前国际生产分工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产品内贸易为载体的复杂的生产网络。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处于产业链的顶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技术优势居于产业链低端。前者获取巨额利润,后者仅获取微博的劳动加工收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各国在生产分工中的地位?文章认为除了传统的技术、劳动等比较优势外,金融发展已经成为新型的、重要的比较优势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对于中国而言,要摆脱在国际生产分工格局中的被动局面,必须大力地发展金融体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国际分工 微观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经过将近三十多年的金融深化理论发展与实践反思,文章坚持认为, 金融自由化作为金融深化的根本手段,其自身的直接效应与综合考虑发展中国家发 展特声、而形成的总效应是不可能完全一致。传统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之所以受到“双 重”攻击,就是因为忽视了金融自由化的过程性。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这一过程性 就是金融深化理论发展的源泉,也是指导解决中国金融改革实践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金融深化 金融自由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德旭 饶明
本文在两缺口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转化国内储蓄为投资的过程,发现由于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和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企业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还存在着引进外资的微观基础。从金融角度解释了我国大量引进外资与两缺口不缺的矛盾。
关键词:
两缺口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外资引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婷 王增涛
文章依托行为基础观理论,构建了一个外来者劣势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肯德基与麦当劳的案例对该框架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认为:子公司的区位意识越强,在东道国运营时面临的外来者劣势越小;子公司所形成的区位能力越强,在东道国运营时面临的外来者劣势越小;子公司拥有的区位资本越多,在东道国运营时面临的外来者劣势越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宇婷 蒋云龙
既有研究忽略了地区因素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经济集聚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外国子公司在东道国各地区面临的外来者劣势。讨论地区因素约束条件下地区经济集聚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机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在进一步放松地区因素同质性假定的基础上,本文将地区因素作为约束条件纳入模型,尝试构建一个地区经济集聚对外来者劣势影响的更具一般性和更恰当的理论框架,从而丰富和完善外来者劣势的研究体系。
关键词:
外来者劣势 地区经济集聚 影响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