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3)
2023(8360)
2022(6906)
2021(6391)
2020(5284)
2019(11528)
2018(11088)
2017(21575)
2016(11116)
2015(11912)
2014(11188)
2013(10794)
2012(9582)
2011(8388)
2010(8691)
2009(8565)
2008(7058)
2007(6057)
2006(5457)
2005(5049)
作者
(27061)
(22030)
(22022)
(20902)
(13848)
(10529)
(10185)
(8524)
(8268)
(7881)
(7406)
(7387)
(6952)
(6769)
(6743)
(6579)
(6538)
(6388)
(6328)
(6231)
(5372)
(5233)
(5093)
(5073)
(5045)
(4923)
(4810)
(4777)
(4413)
(4397)
学科
(34973)
经济(34921)
(29790)
管理(29567)
(26080)
金融(26079)
(25484)
企业(25484)
(23215)
银行(23214)
(22502)
中国(18325)
(13374)
方法(12687)
(11662)
中国金融(11051)
(11033)
数学(10714)
数学方法(10583)
业经(10146)
(9585)
财务(9565)
财务管理(9551)
企业财务(9137)
地方(9092)
(8848)
贸易(8837)
(8675)
农业(7803)
理论(7396)
机构
学院(137444)
大学(135318)
(57851)
经济(56621)
管理(50743)
中国(43778)
研究(43694)
理学(42946)
理学院(42537)
管理学(41876)
管理学院(41610)
(29989)
(27183)
中心(24103)
财经(23550)
(22705)
科学(22638)
银行(21942)
(21375)
(20694)
(20532)
(20220)
(19891)
金融(19525)
(19401)
经济学(19082)
(18043)
人民(17964)
研究所(17958)
师范(17901)
基金
项目(89145)
科学(71040)
研究(70728)
基金(64684)
(54409)
国家(53897)
科学基金(47174)
社会(46031)
社会科(43820)
社会科学(43812)
(35342)
基金项目(33468)
教育(32706)
编号(29970)
(29240)
自然(27789)
自然科(27193)
自然科学(27186)
自然科学基金(26675)
资助(25510)
成果(24629)
课题(20274)
重点(20192)
(20167)
(20113)
(19650)
国家社会(19190)
项目编号(19144)
(19052)
(18727)
期刊
(63609)
经济(63609)
研究(46153)
(37147)
金融(37147)
中国(27407)
(23577)
(19014)
管理(18906)
教育(17501)
学报(16295)
科学(15414)
大学(13616)
学学(12511)
财经(11509)
农业(11497)
业经(11430)
经济研究(10957)
技术(10379)
(9840)
理论(7868)
国际(7852)
(7513)
问题(7452)
实践(7161)
(7161)
财会(6500)
商业(6462)
世界(6377)
现代(6209)
共检索到219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钦先  主父海英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过度衍生和过度虚拟的金融资源危机,是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最大的不可持续,再次尖锐地考问虚拟经济与金融的本质及二者有无边界。金融必须尊重极限,仅用增长规模和财富聚敛作为衡量成功的惟一尺度,正破坏着珍贵的金融资源。通过生态阈值的警醒、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提示,应该认识到金融发展和扩张同样有其不可逾越的金融阈值。面对人类贪婪而自负的挑战,次贷危机的爆发证实了金融临界点的客观存在性。沙堆实验、混沌论提供了理性认识金融阈值的科学方法,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更为现实的道德标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白璐  
本文研究资本项目开放中的金融风险在国内外的传导渠道,分析资本开放度与金融风险间的量化关系,对可能引发中国金融风险的资本流动临界点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中国金融稳定的资本开放度临界值接近50%(48.64%),资本流动总量临界值为355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影响仍处于安全区间,存在进一步开放空间。因此,应坚持循序渐进放开资本项目,掌握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主动权,维持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可控性和渐进性;同时,严格资本市场金融监管,特别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和引导,审慎管理宏观金融,实现金融开放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周小燕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已持续几年,其影响尚未结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欧债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因此现阶段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从次贷产品链的视角入手,分析危机发生的最直接因素,得出次贷产品链缺乏止损机制、信用评级不可靠、收益脱离实体经济、衍生品本身存在缺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建光  肖红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亦对金融市场影响深远。本文将次贷危机与美国80年代的储蓄信贷机构危机、北欧90年代金融危机,30年代大萧条和日本90年代银行危机等主要金融危机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并得出政府救市的经验教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李丹红  
此次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严重混乱,而且引发实体经济大面积衰退。这场危机突出暴露了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国奉为楷模的美国经济模式、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在缺陷,并再度引起世界范围内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变革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杨兆坤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进而扩展成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美国和受波及的各国造成巨大损失和金融恐慌,而且还导致国际金融乃至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直接损失巨大,涉及范围广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此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4万亿美元。而据日本瑞穗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2006年春,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随后愈演愈烈,逐渐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如此深远,令人始料未及。本刊在新年卷首,特推出由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撰写的三篇系列研究报告,以飨读者。这三篇报告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发展、影响和警示,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睿锋  
相比亚洲金融危机等历次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有着类似的宏观经济和制度背景,但次贷危机在形式、影响和危机国应对政策方面均体现出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特征。该文比较了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认为危机发源国货币地位的不同是这些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长高  郑磊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特点,并对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由谁监管、如何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如何处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等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彭雪峰  
该文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文章分析了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市场参与者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于金融机构应充分重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管理,而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则是业务发展和市场稳定的有力保障;最后文章对如何加强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楚明  
为什么比例不高的次级房贷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近些年金融危机会脱离实体经济呈现频繁、独立爆发的趋势,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消费模式等因素有一定解释力,但忽略了金融活动中金融信用基础的缺陷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起点就是金融信用基础存在不足,金融信用基础可以简单表述为金融信用产品创造与交易价格变动的基础,是支撑金融资产价格的物质基础,是防范信用风险和遏制现代金融危机的技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克恩  鄂志寰  
近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面性的金融危机,严重的信用紧缩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世渊  
当前关于金融危机实质的研究有多种角度和多种研究方向,本文从科技进步视角对金融危机的实质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玉龙  李艳会  
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不言而喻,它不仅给金融体系本身造成巨大破坏,更影响实体经济的安全与健康发展。因此,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机构健康将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当前,金融监管的职能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各专业监管委员会承担,他们为维护金融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各国金融监管体制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