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4)
2023(8464)
2022(7065)
2021(6383)
2020(5305)
2019(11796)
2018(11375)
2017(21867)
2016(11727)
2015(13162)
2014(12909)
2013(12706)
2012(11888)
2011(10701)
2010(11263)
2009(10975)
2008(10261)
2007(9351)
2006(8516)
2005(8040)
作者
(33432)
(27929)
(27644)
(26626)
(17729)
(13228)
(12578)
(10802)
(10367)
(10084)
(9744)
(9454)
(9065)
(9057)
(9001)
(8656)
(8285)
(8063)
(8031)
(7930)
(7176)
(6790)
(6774)
(6459)
(6385)
(6335)
(6306)
(6134)
(5581)
(5490)
学科
(43955)
经济(43869)
管理(40474)
(37445)
(32948)
企业(32948)
(26709)
金融(26706)
(24265)
银行(24247)
(23510)
中国(19507)
(18541)
(18143)
方法(15665)
数学(13229)
数学方法(13063)
(12431)
财务(12403)
财务管理(12378)
(12266)
业经(12217)
企业财务(11878)
(11659)
中国金融(11092)
体制(10104)
地方(9818)
(8806)
(8319)
制度(8313)
机构
大学(167955)
学院(167024)
(71207)
经济(69639)
管理(60539)
研究(57924)
中国(51963)
理学(51000)
理学院(50420)
管理学(49601)
管理学院(49291)
(39672)
(34889)
科学(32339)
财经(30135)
(29046)
中心(28461)
(27229)
(26733)
(26659)
研究所(25888)
经济学(23580)
财经大学(22558)
业大(22144)
北京(21889)
(21399)
经济学院(21260)
(20805)
(20685)
农业(20651)
基金
项目(106881)
科学(84830)
研究(79777)
基金(79034)
(68346)
国家(67786)
科学基金(58143)
社会(52483)
社会科(49867)
社会科学(49855)
(41335)
基金项目(41288)
教育(36469)
自然(35848)
自然科(35024)
自然科学(35013)
(34738)
自然科学基金(34422)
资助(31834)
编号(31426)
成果(27551)
(26313)
重点(24745)
(24499)
(23156)
(23017)
课题(22560)
国家社会(22434)
(21881)
创新(21837)
期刊
(81154)
经济(81154)
研究(54173)
中国(37589)
(34872)
金融(34872)
(32927)
(25525)
学报(25298)
管理(24459)
科学(23405)
大学(19911)
学学(18904)
教育(16426)
财经(16086)
农业(15841)
(13683)
技术(12814)
经济研究(12524)
业经(11651)
问题(10237)
理论(9140)
(8432)
(8229)
财会(8213)
国际(8154)
实践(8092)
(8092)
会计(7633)
(7622)
共检索到268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上浦  李一水  
作者认为,以贷款限额管理为主的行政性直接调控及其传导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应当将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心作以相应调整,要从单纯控制银行信贷规模转向全面控制社会信用规模,调控手段和方式也要从传统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调控,逐步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即最终实现以控制基础货币为主的金融间接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星  
建立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体系,核心是改变现行的以贷款限额管理为主的行政性直接调控,实现以经济手段为主,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间接调控。其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必须具有控制基础货币及其派生能力(即货币乘数)的有效手段。这些方面的现状如何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洁  王素娟  
本文首先讨论了建立和完善省域经济调控机制的必要性 ,之后着重论述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怎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省域经济的间接调控 ,最后讨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省域间接调控机制与传统体制下的直接调控机制间的区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涛  
金融调控作为当前宏观经济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其调控方式的确亟待改变。但金融调控方式能否实现曲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若从我国金融发展与改革的现状出发,显而易见其最突出的问题并不在于调控主体——中央银行行为方式的转变(这绝不意味着调控主体的行为方式不需要转变),而是在于调控客体(即调控对象或被调控主体)行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阙水深  
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传导动力机制的思考阙水深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动力机制是指金融宏观调控主体政策意向和调控信号的传导与反馈及保证传导反馈正常运行的利益构成的统一体。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宏观调控主体在既定调控目标下的政策意向和调控信号如何通过不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人骥  
转移价格的直接调控反映了政府对转移价格制定的直接的控制作用。但无论是转移价格准则还是企业财务准则都只划定了企业“应当怎样做”。这些准则都不是法律,因此它不可能对违背这个准则的行为——滥用转移价格——作出处罚。所谓政府的间接调控则是针对由滥用转移价格所造成的经济后果,不是直接针对转移价格本身所采用的对策,而是采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借用市场力量手段等间接调控措施,对之进行相应的约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美君  余蓓  屠友富  
目前,我国除了少数重要商品价格仍由政府直接管理,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由市场调节.对于放开商品价格如何进行宏观间接调控,既做到真正放开搞活,鼓励竞争,促进经济增长,又能管住、管好,以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海市计委将此列入“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研究.本文系该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课题组由葛美君负责,余蓓、屠友富协助,成员包括吴延琛、林宋皑、沈念东、董世洁、姚东辉、陈胜全、薛德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万里  任俊峰  
间接调控适度管理──意大利农产品的流通市场史万里,任俊峰一九九三年六月,国家体改委农产品流通考察团在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米兰和巴勒莫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我们认为,意大利的农业虽然不是很发达,而且经常受到不断波动的国际市场的影响,生产有时出现不平衡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年来,一直以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为己任。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逐渐完善货币政策体系,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芮颖  
论转向间接调控中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人民银行常州分行芮颖所谓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放弃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直接的行政性的控制,改为通过对信贷量、货币量、利率等进行间接地控制。在我国,这意味着放弃信贷限额控制,转而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及法定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正元  
我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朱正元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调控方式的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类型。直接控制通常采用控制总量的办法,由中央银行限定商业银行贷款的最高限额;间接控制则是依靠再贴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立杰  
2014年以来,适应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和调控措施。目前,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有必要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并研究探讨下一步的金融调控工作。经济企稳基础尚不牢固从全国来看,到今年5月末,经济金融运行格局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货币信贷供应适度,流动性较为宽裕,资金利率逐步下行;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玉山  
社会主义税收要实现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保证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并达到共同富裕等财政、经济及社会目标,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健全的税收制度、严密的征管体系、高效的税收法制及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等手段来做为保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大用  
货币政策转向间接调控前,必须改革现行准备金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王大用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根据改革方案,是要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间接调控。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之可行性的依据是,在实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廷求  王文韬  
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选取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刻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缓释效应及其实现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缓释效应,选择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存在。渠道检验显示:缓释效应主要通过金融摩擦渠道和投资渠道进行传导。进一步检验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产业结构的地区的缓释效应存在差异,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作用效果相对更大,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地区影响更强。为此,应重视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时代发挥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缓释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