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4)
2023(16433)
2022(13681)
2021(12349)
2020(10685)
2019(24060)
2018(23648)
2017(45571)
2016(24618)
2015(27231)
2014(26462)
2013(26454)
2012(24360)
2011(21857)
2010(22144)
2009(21271)
2008(20866)
2007(19105)
2006(16497)
2005(14902)
作者
(71648)
(59856)
(59838)
(56521)
(38131)
(28905)
(26963)
(23246)
(22542)
(21255)
(20374)
(19997)
(19115)
(18795)
(18703)
(18508)
(18223)
(17663)
(17315)
(17282)
(14943)
(14728)
(14555)
(13542)
(13535)
(13422)
(13347)
(13328)
(12057)
(11876)
学科
(107024)
经济(106908)
(97979)
(87749)
企业(87749)
管理(84079)
方法(50612)
数学(41444)
数学方法(41171)
(34560)
业经(33140)
(32621)
中国(30142)
(28496)
金融(28494)
(26692)
银行(26638)
(25649)
(25296)
财务(25272)
财务管理(25230)
企业财务(24009)
(23987)
农业(23406)
技术(22036)
(20613)
贸易(20599)
地方(20231)
(20037)
理论(18591)
机构
学院(354273)
大学(349737)
(151577)
经济(148776)
管理(141363)
理学(121834)
理学院(120640)
管理学(119033)
管理学院(118390)
研究(113014)
中国(93746)
(71614)
(71405)
科学(68130)
(66891)
(57198)
财经(57070)
业大(54645)
中心(54478)
(53991)
农业(53133)
(51863)
研究所(51750)
经济学(46887)
北京(44358)
(42879)
经济学院(42782)
财经大学(42251)
商学(40387)
商学院(40052)
基金
项目(232949)
科学(184394)
基金(170852)
研究(166808)
(149472)
国家(148131)
科学基金(128075)
社会(108577)
社会科(103228)
社会科学(103198)
(93101)
基金项目(90947)
自然(83385)
自然科(81572)
自然科学(81545)
自然科学基金(80233)
(76923)
教育(75682)
资助(68901)
编号(65481)
(54408)
重点(52558)
(51435)
成果(51311)
(50544)
创新(50115)
(49479)
国家社会(45291)
科研(45183)
课题(44801)
期刊
(164351)
经济(164351)
研究(99565)
中国(67181)
(61296)
(59470)
学报(56047)
管理(55389)
科学(51345)
(45780)
金融(45780)
大学(42057)
农业(40588)
学学(40415)
技术(30595)
财经(29543)
业经(28754)
教育(28210)
经济研究(26486)
(25421)
(24754)
问题(21746)
技术经济(20511)
商业(17934)
(17836)
科技(17229)
(17056)
财会(17004)
现代(16619)
理论(16181)
共检索到52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伟鸽  
针对当前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错配引发的金融配置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政府补贴的科技活动资金和银行发放的企业科技活动资金为分析着手点,通过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金融错配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从企业自身、政府角度和银行机构角度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构建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相关结论,从而进一步推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企业创新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伟鸽  
针对当前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错配引发的金融配置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政府补贴的科技活动资金和银行发放的企业科技活动资金为分析着手点,通过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金融错配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从企业自身、政府角度和银行机构角度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构建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相关结论,从而进一步推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企业创新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佳瑄   万寿义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以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分析不同类型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供给不足型错配造成的。不同类型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有所差异:融资约束和寻租活动在供给不足型错配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中表现为中介效应;而融资约束与金融资产投资在供给过度型错配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中表现为遮掩效应。供给不足型错配对不同类型专利所反映的创新投入质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供给过度型错配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均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外观设计专利反而具有促进作用。供给不足型错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投入对未来业绩的提升作用;而供给过度型错配程度越高,越发降低了未来业绩对创新投入的敏感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婷婷  高丽丽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资源结构性错配严重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矫正这一问题,进而驱动中小企业创新。基于2011—2018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固定及中介效应模型,在传统金融结构错配背景下,探讨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金融,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更为显著,数字金融通过矫正传统金融结构错配,改善非国有、高技术、成长期和成熟期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环境,更具靶向性地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进一步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两个维度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覆盖广度影响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和降低企业杠杆来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健   刘容秀  
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A股2462家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金融渠道获利双重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我国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无论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角度还是从企业金融渠道获利角度衡量企业金融化,均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现金持有在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遮掩效应,现金持有在企业金融渠道获利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遮掩效应,融资约束、盈利能力在企业金融渠道获利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盈利能力在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在创新技术依赖程度、企业成长性、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资本结构方面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甄丽明  罗党论  
融资约束条件下,信贷寻租可能会产生金融资源错配,导致企业运营和交易成本上升,使企业研发面临更高的风险。以创业板公司为例,从金融错配视角实证研究信贷寻租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正式制度不健全的转轨制国家,面临融资约束时,利用非正式机制即信贷寻租获取金融资源,短期内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约束,但同时也会产生金融错配,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效。(2)利用信贷寻租所形成的套利空间,金融错配使得企业家倾向于将金融资源投资于短平快项目,而挤出了高风险性的创新资本。但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一抑制效应将逐渐减弱。(3)长期来看,由信贷寻租所引致的金融错配降低了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过多干涉金融资源所造成的寻租式金融错配提供了直接证据。因此,解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题,需进一步完善金融制度并健全金融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震  
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对科技金融融合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进行了评估。实证结论表明,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对东中部地区城市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同时,规模越大的城市,试点政策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效果越显著。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金红  于明超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企业调查数据库的中国企业样本,使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合作创新程度与合作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合作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随着合作研发密度的提高,创新产出提高但边际贡献逐渐降低,接近12%时达到拐点;(2)企业与供应商和与客户企业的合作关系,对产品创新有正的显著的促进作用;与供应商和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对工艺创新有正的显著的促进作用;(3)企业的R&D投入能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中型企业相对来讲创新绩效更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冲  钟昌标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实证检验1984—2013年我国的金融政策组合的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目的是考察我国宏观金融政策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增长效应显著,其中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而信贷政策是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2)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随着滞后期的推移不断弱化,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利率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并不显著。故而,研究金融政策组合差别化的作用,正确甄选和优化金融政策组合,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微观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其研发创新能力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活力与质量。本文通过利用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实际社保缴费成本对其研发创新存在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通过异质性讨论发现: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所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所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不同,其实际社保缴费成本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提出当前微观企业需转变固有认识,综合看待社保缴费性质,并且建议政府应当精准实施社保缴费政策,以切实减轻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缴纳负担,同时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实体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动机通常表现为资金储备和市场套利。本文构建不同持有动机下的计量模型,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14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法,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高低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与研发创新之间呈现一种替代关系,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并没有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资金储备动机的"促进效应"并不存在;实质上,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是市场套利行为,是对于金融行业高回报率的逐利结果。从各类分项资产看,与交易类金融资产相比,流动性较弱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大;投资性房地产具有较大的套利动机,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最为不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管煜   代昀昊  
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双重视角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创新投入视角还是从创新产出视角均发现金融错配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经过变换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度量方式、更改样本时间跨度以及考虑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错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企业所有权和行业技术特质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且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也因此有所差异。本文从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和内部资本管理视角探究金融错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金融错配可以通过融资约束、融资成本以及营运资本波动的渠道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本文丰富了金融错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为企业如何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蔡海霞  
本文采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来代表国际化程度,建立了企业创新产出的柯布-道格拉斯知识生产函数,并利用全国30个省(市)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国际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化是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从国际化中获益;国际化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企业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对东部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余子鹏  王今朝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要素资源价格上涨、政府研发资助、科技投入存量、银行贷款利率和外资竞争是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要因素,技术水平和税率作用的影响较为滞后,研发人员数量和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没有显著影响,企业对市场竞争和经济变化缺乏敏感性,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主动。应充分发挥政府资助的引导效应,适时调整要素和资源价格,充分利用税率和金融杠杆,引入多元竞争,激发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动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洁  王冬冬  张浩  
本研究重点探讨企业战略型领导与双元创新能力的关系。作为企业创新战略的决策者和创新资源的分配者,战略型领导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前因,然而对于战略型领导究竟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现有研究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战略型领导影响双元创新能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对我国291家民营服务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理念塑造和制度规范兼容以及制度规范与人情关怀能力兼容的战略型领导能积极地促进组织双元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双元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