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3)
2023(15173)
2022(12344)
2021(11469)
2020(9951)
2019(22278)
2018(21663)
2017(42660)
2016(21994)
2015(24098)
2014(23587)
2013(23175)
2012(20684)
2011(17887)
2010(17957)
2009(16930)
2008(16072)
2007(14002)
2006(11779)
2005(10795)
作者
(57525)
(47789)
(47491)
(45156)
(30522)
(22716)
(21828)
(18503)
(18352)
(16873)
(16247)
(16136)
(15009)
(14915)
(14666)
(14631)
(14385)
(13860)
(13695)
(13561)
(11617)
(11499)
(11301)
(11067)
(10736)
(10703)
(10438)
(10269)
(9308)
(9294)
学科
(96226)
(93249)
经济(93150)
(86457)
企业(86457)
管理(79262)
方法(44836)
数学(36488)
数学方法(36116)
(34632)
业经(31546)
(29081)
(28233)
金融(28232)
中国(27858)
(27006)
银行(26993)
(26753)
财务(26713)
财务管理(26662)
(25829)
企业财务(25395)
(23238)
农业(21322)
技术(18706)
理论(17470)
地方(16944)
(16672)
(16006)
(15883)
机构
学院(301335)
大学(294103)
(132417)
经济(130104)
管理(128475)
理学(110533)
理学院(109625)
管理学(108215)
管理学院(107640)
研究(85648)
中国(79586)
(66980)
(58368)
财经(52964)
(48246)
科学(46521)
(44384)
中心(44234)
(42831)
经济学(41455)
财经大学(39560)
(39128)
业大(39033)
经济学院(37788)
商学(36511)
商学院(36196)
(35566)
北京(35559)
研究所(34855)
经济管理(34372)
基金
项目(200973)
科学(162598)
基金(150872)
研究(150588)
(127785)
国家(126645)
科学基金(113991)
社会(100462)
社会科(95613)
社会科学(95590)
基金项目(80084)
(78608)
自然(72423)
自然科(70890)
自然科学(70877)
自然科学基金(69673)
教育(68517)
(63720)
资助(60922)
编号(59875)
成果(45836)
(45571)
(45417)
重点(44273)
(42771)
国家社会(42507)
创新(41843)
(41062)
(40554)
人文(40553)
期刊
(141312)
经济(141312)
研究(87904)
(57532)
中国(52675)
管理(51773)
(45926)
金融(45926)
(39312)
科学(36488)
学报(34803)
技术(29233)
大学(29214)
学学(28311)
财经(26773)
农业(26212)
业经(25065)
(22968)
经济研究(22568)
教育(20132)
财会(18177)
问题(18044)
技术经济(17279)
(15827)
会计(15220)
现代(15158)
商业(14750)
理论(14594)
统计(14109)
(13854)
共检索到444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健美  
文章以2010—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错配加深会降低企业实物投资水平,增加企业金融投资的意愿,加剧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金融错配改变了企业债务结构,增加了企业债务风险从而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具体而言,金融错配程度越高,短期债务占企业债务比重越高、信用借款占比越低。在通过更换变量、改变样本范围、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银行业竞争程度高的地区,金融错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过度负债企业和民营企业受金融错配的影响大于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金融错配推动高风险、高负债企业及民营企业债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更高程度的金融化水平。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提高信贷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对于降低企业债务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健美  
文章以2010—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错配加深会降低企业实物投资水平,增加企业金融投资的意愿,加剧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金融错配改变了企业债务结构,增加了企业债务风险从而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具体而言,金融错配程度越高,短期债务占企业债务比重越高、信用借款占比越低。在通过更换变量、改变样本范围、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银行业竞争程度高的地区,金融错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过度负债企业和民营企业受金融错配的影响大于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金融错配推动高风险、高负债企业及民营企业债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更高程度的金融化水平。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提高信贷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对于降低企业债务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李汉雄   毛培  
如何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是当前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议题。本文采用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融资结构视角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了非国有上市公司实体投资下降和金融投资上升,而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没有显著影响;第二,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个体异质性;第三,在地方政府债务攀升下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变化,是导致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的潜在影响机制;第四,从发展角度来看,金融投资收益率会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而下降,因此长期持续增加金融投资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而政府债务资金投向基建民生领域能够缓解实体投资下滑。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宝东  孔文平  
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务与企业债务问题备受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本文以2012~2020年省级地方债务与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地方债务与企业债务规模、债务结构两个方面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地方债务扩张对企业债务融资具有门槛效应。从规模上看,地方债务扩张对企业债务融资的正向效应随其规模的增加而递减;从结构上看,地方债务扩张对企业金融负债、经营负债均存在非线性效应,此外,地方债务扩张对短期负债的门槛效应显著,但对长期负债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非线性效应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地方债务扩张对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可制定差异化的去杠杆政策,加强融资平台与民间资本的合作,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企业自身也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适当提升金融负债和长期负债占比,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陆婷  
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之比在过去几年大幅提升,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隐患,它不仅使经济金融体系对外生冲击更为敏感,也显著增加了爆发债务危机的概率。这种提升的背后,是资本产出比的持续上升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未来这两个因素倘若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单凭刺激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是无法遏制企业债对GDP比快速上升势头的,反而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因此,有必要实施一系列提升资本效率、提高企业利润率、降低企业对债务融资依赖的改革措施,推动企业部门平稳去杠杆,以避免中国经济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过高的牺牲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梅宁  崔娟  
在导致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中,除去常见的企业财务风险、行业风险、区域风险等,还有一类是由于企业不当经营投资行为而造成的信用风险,如企业将贷款挪作他用,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或项目建设;或企业进行大量低效益投资。最终都将损害债权人利益。事实上,由于银企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及时监测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的经营行为往往成为产生和影响信用风险的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远  郭瑾  彭涛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流水平,是企业的一项关键决策。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债务融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具体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来源的债务融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异质性影响。文章的分析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企业借贷决策各方也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远  郭瑾  彭涛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流水平,是企业的一项关键决策。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债务融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具体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来源的债务融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异质性影响。文章的分析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企业借贷决策各方也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孔丹凤  谢国梁  
基于财政金融联动视角,使用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且该效应在经济不确定性更强以及内部控制质量更差的分组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可以经由企业预期和地区房地产市场两个渠道加剧企业脱实向虚程度。但是,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调整可以弱化政府债务与企业金融化二者间的正向关系,政府债务融资对金融体系依赖程度越小,其对经济脱实向虚的影响越弱。研究对协调政府、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翁克力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债务风险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债务(包括其中的外债)风险管理是企业的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管理得不好,可能使企业的债务成本成倍增加,资不抵债,以致搞垮一个企业。管理得好,就可使企业将风险减至最低,最大限度发挥借入资金的经济效益。债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债务的还本付息,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洋   佟孟华  
金融错配严重降低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制约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它是否加剧了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尚无明确证据。基于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通过对企业层面金融错配负担水平进行度量,系统探究金融错配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金融错配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水平,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改变企业的负债方式、降低企业的效率水平和促进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等予以实现。拓展性分析发现,在高成长性和欠发达地区的企业中,金融错配的影响更为突出。此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弱化金融错配所引发的债务违约效应,且该作用具有长期的动态叠加特征。据此,应不断深化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持续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金融的触达性和配置效率,有效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洁  李志益  
本文以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时间范围为2012-2019年,检验审计资源错配、商誉泡沫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审计资源错配会显著加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审计资源错配会加剧企业的商誉泡沫;商誉泡沫在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凤娟  万令  
2007年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次让亟待复苏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同时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状态仍不见明显好转,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结束,全球经济仍有可能再次衰退。2009年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下我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欣婷  
企业风险的形成和集聚是宏观风险的重要来源,探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缓解机制对于防范化解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非正式规则治理功能的框架下,本文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以预期违约概率度量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与企业所在城市的社会信任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债务融资过程中信息成本、代理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是社会信任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重要经济机制。此外,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经济收缩期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补充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因素与缓解机制以及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有效发挥社会信任在缓解宏观经济风险中的积极功能提供了微观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芳  赵军  李琛  唐红梅  
文章基于200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从矫正资本要素错配的视角探究企业的债务融资策略及其阈值。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企业负债水平与资本错配具有“U”型关系,当负债水平小于47.3%时,提高企业债务水平能矫正资本错配;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能改善资本错配,而短期债务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资本错配则有显著的加剧作用;企业债务决策对资本错配的影响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具有异质性,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负债水平对资本错配均有“U”型影响,阈值分别为41.63%和54.43%,对非高技术行业而言,企业负债水平对资本错配具有“U”型影响,阈值为47.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