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1)
2023(4470)
2022(3692)
2021(3440)
2020(2842)
2019(6345)
2018(5963)
2017(12046)
2016(6148)
2015(6677)
2014(6541)
2013(6449)
2012(6034)
2011(5291)
2010(5690)
2009(5579)
2008(4682)
2007(4203)
2006(3775)
2005(3590)
作者
(16330)
(13199)
(12921)
(12564)
(8418)
(6441)
(6145)
(5203)
(4998)
(4716)
(4536)
(4479)
(4249)
(4238)
(4175)
(3993)
(3952)
(3756)
(3755)
(3532)
(3293)
(3265)
(3139)
(3042)
(3029)
(2951)
(2852)
(2833)
(2646)
(2616)
学科
(25625)
金融(25625)
(22435)
银行(22419)
(21760)
(20196)
经济(20166)
(17915)
管理(16085)
(15415)
企业(15415)
中国(14212)
中国金融(11022)
(10534)
(8979)
(8190)
财务(8174)
财务管理(8155)
企业财务(7935)
方法(7615)
数学(6925)
数学方法(6878)
地方(6492)
业经(5686)
(5595)
(5198)
体制(4610)
事业(4507)
业务(4489)
农业(4459)
机构
学院(78261)
大学(77378)
(34792)
经济(34010)
中国(32074)
研究(27999)
管理(26928)
理学(21988)
理学院(21702)
管理学(21432)
管理学院(21278)
(20764)
(17922)
银行(17319)
(16667)
(16354)
金融(16300)
(16177)
财经(15622)
中心(15608)
科学(15139)
(14430)
(14187)
人民(13365)
研究所(12881)
国人(12243)
中国人(12200)
经济学(12163)
中国人民(12068)
财经大学(11892)
基金
项目(48521)
科学(37926)
研究(36839)
基金(35384)
(30359)
国家(30081)
科学基金(25597)
社会(23260)
社会科(22211)
社会科学(22205)
基金项目(18258)
(18128)
教育(15861)
自然(15736)
(15523)
自然科(15280)
自然科学(15280)
编号(15131)
自然科学基金(15022)
资助(14914)
成果(12738)
重点(11511)
(11134)
(11103)
(10763)
(10747)
(10638)
课题(10317)
创新(10015)
国家社会(9881)
期刊
(35802)
经济(35802)
(30535)
金融(30535)
研究(26603)
(17281)
中国(17204)
(11007)
学报(10028)
管理(9726)
科学(9445)
财经(7950)
大学(7698)
学学(7363)
(6711)
农业(6452)
经济研究(6160)
教育(6137)
中国金融(5424)
理论(5100)
财会(4856)
技术(4779)
国际(4637)
业经(4636)
实践(4603)
(4603)
世界(4230)
问题(4162)
会计(3982)
(3944)
共检索到132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毅  石春华  
人类文明史上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债务危机,是经济中某一部门或特定经济主体集中地过度负债,超过其自身的资产支撑能力。摆脱危机的思路和手段主要集中在收支两条线上:一是紧缩开支以去杠杆化,二是扩大需求以促进增长。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的应对实践看,扩张财政支出、宽松货币供应是容易被广泛接受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赵润济  苏丹  刘东民  
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由很多因素共同造成,根本的原因在于韩国政府长时间内没有对包括金融部门政策在内的旧有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韩国的经历可对中国的金融改革提供借鉴:打破基于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关系链的经济管理模式并不容易,成功的金融改革要求全面而广泛的改革,包括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改革;金融自由化可以加速资本市场发展,并促进包合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创新;建立强大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监管框架不应落后于金融自由化进程;必须重视经济改革的速度和顺序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微伟  吴永民  
收入是影响所有企业的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也是衡量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收入确认问题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21世纪初,陆续爆发的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会计丑闻,其共同的特点都是高估利润、低估负债。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能产生的会计信息前后各期可比性弱化,加以新的经济环境使得金融衍生品的形式变化更加多样,越来越多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资产负债观念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得以体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勇  左连凯  刘亭立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介绍了美国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取向变迁的经验历程,分析了二者具体内涵和特征的差异,进而提出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积极向资产负债观靠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微伟  吴永民  
收入是影响所有企业的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也是衡量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收入确认问题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21世纪初,陆续爆发的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会计丑闻,其共同的特点都是高估利润、低估负债。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能产生的会计信息前后各期可比性弱化,加以新的经济环境使得金融衍生品的形式变化更加多样,越来越多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资产负债观念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得以体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黄剑  李石凯  
日本银行业的历史经验显示,资产负债管理应注重导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并构建、完善管理流程与组织体制;近年来,日本银行业在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应对巴塞尔协议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重视数据积累与整备以及合理设计系统架构和管理方法。中国银行业当前正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国际化问题,与日本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所处背景非常相似,外部监管环境变化也与日本大致相同,因此,日本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经验对中国银行业构建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述珍  王晓军  
全球人口老龄化使世界各国的社会养老保险面临日益增大的财务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从而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预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家采用现金流量预测方法评估社会养老保险的长期财务状况,瑞典则开创性地引入了资产负债表,采用复式记账法从存量角度评估公共养老保险的资产与负债水平,引入偿付能力比率衡量制度的偿付能力状况,引入自动平衡机制调节制度的资产和负债平衡,从而不仅增加了制度财务的透明性,也为制度财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我国,有关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基本处于空白,本文将对瑞典公共养老保险系统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深入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正>文章阐述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指出其本质是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突然出现了严重失衡,需要通过持续降低负债来完成资产负债表的再平衡,导致总需求萎缩。借鉴日本、美国、欧元区典型案例,中国目前的资产价格水平尚不存在发生大规模资产泡沫崩解的风险,但新冠疫情对中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造成了严重冲击,需警惕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迹象。文章同时提出相关启示。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雪  
非金融企业机构部门(以下简称"企业部门")资产负债核算是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住户(居民)部门等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一起共同构成了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全部内容,因而其核算方法的科学与否和核算数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述珍  
在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已成为国家级战略任务的背景下,对社会养老保险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国外已有一些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文章从研究起源与发展、资产的评估、负债的评估等三个方面,综述了现收现付制社会养老保险资产负债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雄飞  
本文从英国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历史、核算原则、资产范围、机构部门分类、资产与负债分类等角度,深入研究英国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的核算方法、基础资料来源、估价技术等资产负债核算关键问题,包括非住宅、交通设备、培育资产、无形资产等非金融资产,以及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股权和投资基金份额、保险、养老金和标准化担保计划、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员股票期权等金融资产和负债。通过研究借鉴英国编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资产负债核算工作应加强部门协作,整合各方资源,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依托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健全核算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中立  
"资产负债表型衰退"假说认为,当资产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目标会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或个人会把新增加的收益的大部分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信贷需求陷入停滞或减少,中央银行刺激信贷的政策操作会失效,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直到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正常,经济运行才恢复到正常状态。该理论假说能很好地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及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我国前两年的信贷高速增长有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表型衰退,应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葛新锋  
本文在回顾日本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历史、编制工作基本特征以及特殊项目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经验及做法,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指出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政府会计改革、逐步扩大编制层次和范围、建立健全政府财务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快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通过梳理和分析自然资源核算的历史演进以及典型国家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经验,对自然资源核算账户、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两种核算体系揭示和反映的重点不同,但两者都需要以自然资源核算账户为基础进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建有助于健全政府宏观会计体系,完善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