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5)
- 2023(8080)
- 2022(6236)
- 2021(5537)
- 2020(4800)
- 2019(10499)
- 2018(10080)
- 2017(20106)
- 2016(10262)
- 2015(11248)
- 2014(10927)
- 2013(10977)
- 2012(9740)
- 2011(8371)
- 2010(8899)
- 2009(9057)
- 2008(8324)
- 2007(7667)
- 2006(6815)
- 2005(6557)
- 学科
- 业(70380)
- 企(67719)
- 企业(67719)
- 济(50611)
- 经济(50553)
- 管理(49319)
- 业经(25771)
- 融(24798)
- 金融(24798)
- 银(21834)
- 银行(21834)
- 财(21650)
- 行(21314)
- 方法(20514)
- 农(19102)
- 务(18556)
- 财务(18544)
- 财务管理(18530)
- 企业财务(17585)
- 中国(17446)
- 农业(15241)
- 制(14932)
- 技术(14493)
- 数学(13403)
- 数学方法(13370)
- 策(12394)
- 企业经济(11779)
- 体(11610)
- 理论(11288)
- 划(11076)
- 机构
- 学院(149554)
- 大学(140395)
- 济(70425)
- 经济(69322)
- 管理(64944)
- 理学(55073)
- 理学院(54704)
- 管理学(54344)
- 管理学院(54068)
- 中国(42526)
- 研究(40552)
- 财(35394)
- 京(27824)
- 财经(27775)
- 经(25126)
- 江(23543)
- 农(23010)
- 经济学(21551)
- 中心(21310)
- 商学(20639)
- 商学院(20470)
- 财经大学(20391)
- 科学(19816)
- 经济学院(19664)
- 州(19122)
- 所(18957)
- 融(18499)
- 银(18498)
- 经济管理(18328)
- 金融(18102)
- 基金
- 项目(90360)
- 科学(73991)
- 研究(70636)
- 基金(67501)
- 家(55618)
- 国家(54993)
- 科学基金(50773)
- 社会(48142)
- 社会科(45946)
- 社会科学(45936)
- 省(37182)
- 基金项目(35794)
- 自然(30717)
- 教育(30409)
- 自然科(30097)
- 自然科学(30092)
- 自然科学基金(29664)
- 划(28170)
- 编号(28162)
- 业(27763)
- 资助(26747)
- 创(23666)
- 成果(21053)
- 创新(21021)
- 制(20600)
- 发(20431)
- 国家社会(20146)
- 部(19892)
- 重点(19533)
- 性(19044)
共检索到23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德宇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金融部门应通过以下五个途径多为他们办实事,加速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鹤龄 杨仪厚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关系列整个改革的成败。而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必须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改善外部条件入手。从哲学观点上讲,就是加强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要搞好国营人中型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企业要搞好是非常困难的。金融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供给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浩成
李鹏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的2.5%,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交国家的税利占60%以上。从经济上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最重要的是体现国营大中型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福元 ,刘仁松 ,凡宏
我们结合工业企业的情况对大中型企业应当建立“总统计师”制提出以下基本设想: (一)变“一长三师”为“一长四师制”。实行“一长四师”制,企业要推选一名具有一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统计人员担任总统计师的职务。大中型企业可成立总统计师室,小型企业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烫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运用,把国有经济的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到了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上.作为大中企业“血液循环”心脏的金融业,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从现实的情况看,由于金融改革迟缓,给正处于转换机制高潮中的大中型企业带来了一些障碍。而且欲充分发挥金融的功能作用也存在着大量的难点。为此,金融必须主动出击,加快改革步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欧阳锦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合作,全党、全民共同动手。这里仅从城市金融角度来探讨一下如何促进和支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金融市场问题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既要靠加强企业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条件,同时也要从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着手。而外部环境中,市场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体系有所完善,但至今金融市场仍是一个重要的而又薄弱的环节。资金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不把金融市场搞活,商品经济是不能根本活起来的。要搞活资金就离不开证券市场。商品经济越发达,商业信用的范围也就越广,现金交易在很大程度上要被票据交易所取代。这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力
搞好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其指导思想应该是: (一)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指导思想.不能以产值为中心,压企业上速度,上产值,而致使企业忽视经济效益。 (二)要使大中型工业企业能与其它类型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近几年国营企业整体优势下降,而集体、乡镇和其它类型企业却异军突起,生产迅速发展,这主要和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有关。 (三)继续理顺价格关系,按价值规律办事逐步把企业推向市场.一是改变基础产品和重工业产品、生产资料价低利微,加工业产品和轻纺工业品价高利大的格局;二是对执行国家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大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晓东 王峻峰 许前作 汪永明 周洪涛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金融对策──对抚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研究韩晓东,王峻峰,许前作,汪永明,周洪涛80年代以来,抚顺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进入90年代,又出现连续3年继续衰退的势头,主要有如下表现。(一)发展速度减缓,反差拉大。19...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坚定不移──对新昌县金融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调查人民银行新昌县支行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东部,隶属绍兴市。新昌县国有工业共有18家(指工业局系统,下同),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已初步形成机械加工、化工制药、丝绸纺织三大主要行业。18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毛振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敬德
利用国际金融资本嫁接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敬德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恒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一、国有大中型全业面临的困难近几年来,尽管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工作天天抓,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大的问题虽有所减少,但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控制。据统计,1994年大中型企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世芳
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与金融改革对策李世芳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这已成为我们金融工作者的共识。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今年6月27日考察福建时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银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培新
随着治理整顿的结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以搞活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第二阶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历了三次转折:①首先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缓解了“洋跃进”所带来的困难,改善了市场供应,为改革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②紧接着开始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迅速发展了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城乡个体户、私人企业也相继兴起,形成多种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分析上海现有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793个,职工156.67万人,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7.8%和职工数的41.8%。1990年,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585.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3%;利税总额134.79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总额的66.7%;实交利税117.75亿元,占全市工业实交利税的74%;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63.1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71.5%。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