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3)
2023(11303)
2022(8982)
2021(8076)
2020(7001)
2019(15552)
2018(15183)
2017(29708)
2016(15598)
2015(17207)
2014(17203)
2013(16841)
2012(15251)
2011(13276)
2010(13880)
2009(13728)
2008(13280)
2007(12245)
2006(10977)
2005(10292)
作者
(43584)
(36212)
(36043)
(34010)
(23041)
(17051)
(16478)
(13871)
(13783)
(13012)
(12239)
(12075)
(11993)
(11407)
(11327)
(11031)
(10628)
(10625)
(10149)
(10128)
(8986)
(8863)
(8740)
(8337)
(8104)
(8024)
(8005)
(8002)
(7318)
(7052)
学科
(81504)
(76308)
企业(76308)
(70685)
经济(70604)
管理(64810)
方法(29238)
(28582)
业经(27984)
(27761)
金融(27754)
(24745)
银行(24732)
(23928)
(23399)
(23115)
财务(23081)
财务管理(23060)
中国(22717)
企业财务(22025)
数学(21457)
数学方法(21363)
(20549)
农业(17954)
技术(16271)
(16233)
理论(15397)
(14338)
体制(13282)
(13088)
机构
学院(225204)
大学(217468)
(100015)
经济(98150)
管理(92306)
理学(77838)
理学院(77232)
管理学(76372)
管理学院(75963)
研究(67393)
中国(63154)
(51776)
(44525)
财经(40164)
(36306)
(36173)
科学(35767)
(35540)
中心(33226)
(32984)
经济学(30586)
财经大学(29589)
业大(29255)
研究所(29065)
(28571)
农业(28218)
商学(27907)
北京(27790)
经济学院(27747)
商学院(27680)
基金
项目(138460)
科学(111085)
研究(105437)
基金(101862)
(86097)
国家(85236)
科学基金(75964)
社会(69364)
社会科(65913)
社会科学(65898)
(55606)
基金项目(53360)
教育(47207)
自然(47179)
自然科(46103)
自然科学(46092)
自然科学基金(45356)
(44164)
编号(42360)
资助(41526)
(34183)
成果(33548)
(32859)
(30674)
重点(30342)
(29970)
创新(29723)
课题(29013)
(28871)
国家社会(28851)
期刊
(117119)
经济(117119)
研究(68161)
(46438)
中国(45692)
管理(40691)
(39372)
金融(39372)
(34776)
科学(27592)
学报(27452)
农业(22820)
大学(22404)
技术(21780)
学学(21726)
财经(21432)
业经(20842)
(18499)
经济研究(18347)
教育(17616)
问题(14647)
财会(14539)
(13926)
技术经济(13839)
现代(12157)
(11763)
会计(11700)
世界(11555)
国际(11476)
商业(11237)
共检索到354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静  刘贯春  许传华  张建华  
在实体经济"冷"与虚拟经济"热"的大背景下,中国实体企业投资于金融资产的比例快速提升,经济金融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本文试图从金融部门的人力资本配置视角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形成逻辑进行诠释。本文以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金融部门的人力资本配置,采用2008年经济普查微观数据库的数据构造地级市层面的度量指标,并匹配至2009—201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越多,且该效应在信息不对称企业中尤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在金融部门人力资本提高的条件下,实体企业债务期限显著缩短,具体表现为短期负债增加而长期负债减少。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人力资本偏向金融部门增强了其在信贷合约中的市场势力,信贷供给短期化是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侯德帅  王瑶  
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依赖于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资源错配依然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时代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实体企业资源配置行为的特征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企业过度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通过机制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引入境外成熟的价值投资者,降低了A股市场的投机性,从而对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产生抑制效应;同时,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治理水平较低及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公司的金融资产配置扭曲问题。经拓展性研究发现,这一结论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及地区差异制约。进一步研究认为资本市场开放还会促使企业增加实体产业资产配置及创新资源配置,从而整体上优化了企业资产配置结构。本文从理论上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这一市场化机制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方面的经济后果及作用机理,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强  张志远  
去杠杆是保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考察去杠杆对实体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对于及时调整去杠杆的工作方向和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发现,实体企业在降低杠杆率后会增持金融资产,且这一增持效应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偏向于银行主导的地区。然而,实现去杠杆的企业在增持金融资产后,经营风险随之上升,这种经营风险上升的后果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偏向于市场主导的地区。此外,去杠杆导致金融资产配置增加的作用在资产周转率较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要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并及时监测防范去杠杆可能带来的实体企业金融化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慕亚宇  胡奕明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体企业长期和短期金融资产配置对其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类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转型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短期金融资产配置却抑制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类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通过增加企业银行贷款、债券发行以及降低融资约束等中介渠道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而短期金融资产配置可以通过增加企业风险及融资约束程度的中介渠道来抑制企业转型升级。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企业金融类长期股权投资对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显著,而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弱;短期金融资产配置对转型升级的负面影响,在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督较强的企业中更弱。由于企业持有不同类别金融资产的动机和影响不同,政府部门应根据实体企业持有的具体金融资产类型对其进行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磊  
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高端制造业为样本,实证研究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倒“U”型非线性影响,且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是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瑞平  李喆赟  闫雪菲  袁文昱  
在商品运营的基础上努力开展资本运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趋势,提高盈余持续性是实现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开展资本运营,服务好商品运营,是当前实现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采用2013—2018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公司和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研究金融资产配置及其结构对于实体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总额越大,实体企业盈余持续性越差。但持有长期股权投资占比越高,实体企业盈余持续性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应于持续性的增强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要实现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应当适当限制金融资产配置,努力提高能够直接服务商品运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比重,这对于国有实体企业尤为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磊  
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高端制造业为样本,实证研究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倒“U”型非线性影响,且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是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旭东  卫聪慧  刘嫦  
本文利用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在抑制企业金融资产投资方面具有积极治理作用。对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在抑制金融资产投资方面发挥着实质性作用。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在管理者代理问题更严重的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后果即实业投资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盛明泉  汪顺  商玉萍  
选取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索当前愈演愈烈的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负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体现为"脱实向虚"而非"产融相长",挤占实业投资以及抑制创新投入是其影响路径;在融资约束更低以及短视性更强的企业样本中,金融化行为的"脱实向虚"效应更加凸显;在企业金融化过程中,配置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研究结论为提振实体经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司登奎  刘芳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银行和生产性企业的两部门增长模型,本文系统考察人力资本偏向金融部门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增长,并利用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数据、2003-2015年地级市数据及201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在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两种效应,依次为资本"挤入"效应和创新"挤出"效应,进而导致人力资本配置情况与实体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随后,计量结果为上述理论推断提供了系列经验证据,且机制检验证实人力资本配置到金融部门有助于促进信贷规模扩张。特别地,反事实框架的测算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有效配置将提升实体经济增长率约0.45%,而且贡献率随经济发展更加凸显。本文结论表明,应理性看待人力资本向金融部门的不断聚集,不以简单线性关系进行判断,要综合权衡资本"挤入"效应和创新"挤出"效应的相对重要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放  
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持续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2005~201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系数、企业广义金融资产配置和狭义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提升新增投资预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比较不同行业类别样本企业的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发展仅对制造业企业存在显著性影响,金融资产配置仅对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综合类企业存在显著性影响。由此拓展了金融发展、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视野,对于促进我国企业适应金融发展形势、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审慎进行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朵  蔡曦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上来看,保险持股和基金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信托持股对金融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渠道实现。这为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能更好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朵  蔡曦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上来看,保险持股和基金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信托持股对金融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渠道实现。这为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能更好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朝辉  王满四  陈佳  
基于实体企业信用风险视角,本文探讨金融资产配置效果,并考察管理者团队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增加金融资产配置可减少实体企业信用风险,但长期看,金融资产的风险缓冲作用在逐渐减弱;管理者团队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的企业,越倾向于增加金融资产配置,这有助于减少实体企业信用风险,而管理者团队学历对金融资产配置与信用风险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管理者团队的年龄及任期对金融资产配置效果的影响越弱。本文研究拓展了实体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经济后果分析,对优化管理者团队结构、降低企业信用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  凌筱婷  戴德明  
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实体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对其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实体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与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即实体企业适度进行金融资产配置能够提高企业研发投入,而过度进行金融资产配置则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通过影响财务风险作用于研发投入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水平正向调节两者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