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3)
2023(12152)
2022(10416)
2021(9902)
2020(8193)
2019(18886)
2018(18513)
2017(36390)
2016(19161)
2015(21561)
2014(21390)
2013(21139)
2012(19188)
2011(17081)
2010(17160)
2009(16036)
2008(14210)
2007(11989)
2006(10358)
2005(8888)
作者
(53005)
(43662)
(43312)
(41112)
(27632)
(20867)
(19799)
(17094)
(16710)
(15407)
(15064)
(14502)
(13640)
(13553)
(13496)
(13151)
(12914)
(12879)
(12454)
(12329)
(10598)
(10581)
(10435)
(9876)
(9802)
(9642)
(9622)
(9554)
(8715)
(8509)
学科
(72183)
经济(72101)
管理(56046)
(54820)
(46844)
企业(46844)
方法(34053)
数学(29405)
数学方法(29095)
(26683)
金融(26682)
中国(24923)
(24573)
银行(24541)
(23694)
(21009)
(19056)
业经(17562)
地方(16772)
(16010)
(14942)
(14799)
财务(14738)
财务管理(14716)
企业财务(14050)
理论(13638)
(13215)
贸易(13202)
农业(13199)
(12859)
机构
大学(262910)
学院(261910)
管理(108161)
(103509)
经济(101206)
理学(94457)
理学院(93498)
管理学(92044)
管理学院(91586)
研究(83014)
中国(67374)
(54689)
科学(50365)
(47868)
中心(39948)
(39731)
财经(39349)
(37943)
业大(37931)
研究所(36476)
(35873)
(35507)
北京(34399)
(33621)
师范(33344)
经济学(31327)
(30365)
(30360)
财经大学(29748)
农业(29646)
基金
项目(185260)
科学(146004)
研究(138336)
基金(134705)
(115848)
国家(114853)
科学基金(99793)
社会(86826)
社会科(82376)
社会科学(82356)
基金项目(72454)
(72214)
自然(64511)
自然科(63014)
自然科学(63003)
教育(62792)
自然科学基金(61852)
(60328)
编号(57170)
资助(54850)
成果(45690)
重点(40825)
(40819)
(39208)
(39200)
课题(38245)
创新(36422)
项目编号(36015)
教育部(35574)
科研(35358)
期刊
(106804)
经济(106804)
研究(76996)
中国(45328)
学报(39011)
管理(37751)
科学(36084)
(35686)
金融(35686)
(35188)
(34272)
大学(30068)
学学(28293)
教育(28121)
农业(23660)
技术(21365)
财经(18580)
业经(17957)
经济研究(17120)
(15723)
理论(14544)
图书(13911)
问题(13607)
实践(13578)
(13578)
科技(12592)
现代(12051)
技术经济(11864)
商业(11335)
(11193)
共检索到372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凌云  余维彬  
次贷危机以来,学界开始关注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问题。本文基于"金融过度"这一理论概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过度发展会促使金融系统过度承担风险,并增强金融危机的传染性,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会破坏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并进而妨碍经济增长。本文对发达经济体的实证考察表明,金融过度发展确实容易诱发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过度问题,应保持合理均衡的金融发展速度,采用反周期的金融监管手段,并且货币政策不应对资产价格做出直接反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元作  
金融深化过度泰国金融危机成因探析吴元作发端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已历时5个多月,并迅速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至今,动荡仍在继续,尚未有任何终止迹象。对于泰国缘何会爆发金融危机,各界人士提出了种种解释,并且各持一端,争执不下。本文认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世渊  
当前关于金融危机实质的研究有多种角度和多种研究方向,本文从科技进步视角对金融危机的实质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振龙  吴靖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丹屏  徐长生  
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使人们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从而在面临危机时,我们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或隔离危机的传递,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绪彪  
美国的消费曾经是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自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美国消费日益呈现不合理之态势。笔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根源于美国的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的过度又根源于目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本位制。鉴于此,本文的分析逻辑在于,美元本位制造成了美国消费过度,而恰恰就是因为过度消费才最终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焰  
韩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商业票据的使用不当。韩国企业以滚票方式利用商业票据筹集长期投资资本,以致陷入滚票的巨大风险之中。韩国的商业银行过多涉入短期资金市场,在二级市场上大量购买商业票据,以赚取高额利息,并将贷款风险转嫁于综合金融公司。导致企业和银行对于这种票据使用不当的根本原因是韩国政府对企业界和金融系统的长期干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苑生  徐娟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民财富大幅缩水,信用规模急剧收缩,居民消费支出因此而减少。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进口需求减少,加之危机爆发产生的市场、汇率和价格等方面的不确定性,由此造成出口企业利润下降,收汇风险加大。如何运用出口信用保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子凡  
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显现出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复杂性,复杂性理论为解释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复杂性理论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复杂巨系统,金融系统呈现出自组织性、耦合性、非线性等特征。金融危机的产生与金融系统的虚拟性质、金融监管缺失和错位、金融创新过度等因素紧密相关,危机爆发是系统的涨落与非线性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玉龙  李艳会  
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不言而喻,它不仅给金融体系本身造成巨大破坏,更影响实体经济的安全与健康发展。因此,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机构健康将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当前,金融监管的职能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各专业监管委员会承担,他们为维护金融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各国金融监管体制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志卫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之争是由于其尚存在缺陷所致。但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问题,而是公允价值和行为金融(非理性投资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非理性投资行为和套利限制的存在,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内在价值;非理性投资行为造成了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导致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应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和确认方式,及加强投资者教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协莉  银温泉  
墨西哥金融危机:是过度举债还是过度放贷[美]R·麦金农1994年,在表面上看来很有把握的政府控制下,墨西哥比索汇率缓慢向下蠕动了一段时间后,自12月20日起骤然跌落40多个百分点。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一巨变归罪于刚刚当政两个多月的厄奈斯多·塞迪略政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