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4)
2023(4953)
2022(3682)
2021(3311)
2020(2564)
2019(5657)
2018(4924)
2017(8975)
2016(4423)
2015(4847)
2014(4557)
2013(4455)
2012(4101)
2011(3643)
2010(3883)
2009(4175)
2008(2977)
2007(2735)
2006(2512)
2005(2415)
作者
(13078)
(10602)
(10395)
(10160)
(6486)
(5144)
(4740)
(4234)
(4070)
(3758)
(3740)
(3587)
(3528)
(3445)
(3343)
(3206)
(3155)
(3005)
(2923)
(2910)
(2666)
(2604)
(2532)
(2482)
(2372)
(2296)
(2175)
(2165)
(2160)
(2154)
学科
(24071)
金融(24069)
(20802)
银行(20797)
(20316)
(17376)
经济(17364)
(13828)
中国(13574)
(11329)
企业(11329)
管理(11007)
中国金融(10830)
地方(7265)
(7258)
(7176)
(6973)
业经(6692)
农业(5686)
(5559)
财务(5546)
财务管理(5541)
企业财务(5383)
方法(5025)
数学(4621)
数学方法(4577)
事业(4412)
(4304)
体制(3792)
产业(3785)
机构
学院(59738)
大学(58765)
(26611)
经济(26032)
中国(24188)
研究(21296)
管理(20734)
理学(17276)
理学院(17132)
管理学(16806)
管理学院(16718)
(14017)
(13870)
银行(13564)
(13172)
金融(12926)
(12711)
中心(12580)
(12163)
科学(11724)
(10888)
财经(10805)
人民(10463)
(10222)
(9822)
业大(9650)
国人(9552)
中国人(9507)
中国人民(9451)
研究所(9337)
基金
项目(41017)
科学(31699)
研究(30660)
基金(29254)
(25873)
国家(25654)
科学基金(21525)
社会(19893)
社会科(19067)
社会科学(19063)
(16542)
基金项目(15184)
(13236)
自然(12747)
教育(12573)
自然科(12443)
自然科学(12443)
自然科学基金(12243)
编号(12016)
资助(11701)
(10170)
(9873)
重点(9656)
成果(9302)
(9116)
国家社会(8612)
创新(8538)
课题(8369)
(8202)
科研(8163)
期刊
(28180)
经济(28180)
(24715)
金融(24715)
研究(18799)
中国(12239)
(10658)
(10373)
学报(10365)
科学(9179)
大学(8670)
学学(8549)
管理(6962)
农业(6035)
林业(5906)
业经(5734)
财经(5509)
(4680)
中国金融(4563)
经济研究(4354)
技术(4072)
教育(3794)
理论(3790)
问题(3745)
实践(3467)
(3467)
(3060)
科技(3012)
农村(3011)
(3011)
共检索到100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朱治昌  
<正>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这20年对于东北大地来说影响深远,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对于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我们意义非凡。当今全球经济持续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金融摩擦、地缘冲突、意识形态对垒日益加深加剧,给本已非常脆弱的国际关系增添了诸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兆文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以下简称吉林省分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立足吉林发展实际,增强高质量金融供给,聚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质效,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稳固金融支撑。
关键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贵清  支大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正值实施振兴吉林省战略的初始之时,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有必要对如何采取适合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金融发展政策与措施进行认真研究和探索。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讨吉林省的金融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以此来增强金融对振兴吉林经济发展的支持功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贵清  支大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金融业对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吉林省需实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战略,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全面深化我省的金融改革: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完善金融组织结构;培育全新的金融环境;解决好农业发展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等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炳乾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和国家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决策,为吉林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守先  庄贵阳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论文以东北地区振兴为背景,探讨吉林市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提出吉林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与建议。吉林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工业重镇,已形成了以石化、汽车、冶金、电力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实现吉林市产业升级和现代化改造,低碳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吉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本地自然资源条件和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采取尽可能大的努力,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将吉林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状态;通过多种激励政策和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普及先进高效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核电技术;促进低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耿黎  
<正>普惠金融业务具有风险高、成本高、回报低的特点,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进入新时代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激励性的货币信贷政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和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协同衔接,使普惠金融业务的内生发展动力得到了有效激活。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科技对银行的赋能愈加显著,银行产生了业务模式和流程的裂变效应,
关键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辽   刘成飞  
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金融服务体系薄弱与日益增长的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现有文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现代化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鲜有将其与乡村产业振兴联系起来进行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本文从乡村产业生产、乡村产业延伸、乡村产业功能和乡村产业支撑四个维度构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和乡村产业振兴速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边际效应呈现明显差异;三是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缓解经营主体约束和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融合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接影响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姚圣  
要想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势必需要借助数字金融工具。因此,研究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全面振兴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二者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已越过极值点,其发展确实能够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剔除直辖市样本、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高人口水平地区,二者之间显著存在“U”形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更强推动作用。本文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认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我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路径支持,并且为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更为匹配的金融政策提供良好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洪光  陈永庆  
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对2001—2015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效用是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用则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效用表现为对能源消费的推动,这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省份的情况相反,表明吉林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区域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对2016—2025年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情景分析,指出吉林省未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考虑到吉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志晶  
技工学校如何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因为旧体制浸淫日久,因为新体制尚待完善,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技工学校既要努力走出旧体制的阴影,又要迎接新形势的挑战。有人说,技工教育的变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吉林老工业基地已进入全面振兴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技术升级非常剧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一步深入,这种变化对人力资本需求及职业教育供给产生了重要影响。吉林省职业教育要形成有效供给,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要发展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深化,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在推进校企合作和联动发展方面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岩  
2016年,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被正式提出,一方面是在上一轮东北振兴基础上的优化和延伸,另一方面是明确2025年之前的东北区域的东北地区振兴路径。在实施范围划分上,新一轮东北振兴覆盖面更广,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等5个盟市,也被纳入振兴范围。通过调查研究,笔者清晰地认识到金融在当代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通过完善市场结构,加强市场监管,明确指导方向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