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6)
- 2023(18451)
- 2022(15514)
- 2021(14401)
- 2020(12040)
- 2019(28028)
- 2018(27570)
- 2017(52403)
- 2016(28212)
- 2015(31989)
- 2014(32081)
- 2013(31647)
- 2012(29531)
- 2011(26882)
- 2010(27476)
- 2009(25718)
- 2008(24702)
- 2007(22040)
- 2006(19436)
- 2005(17762)
- 学科
- 济(135907)
- 经济(135788)
- 管理(81539)
- 业(76819)
- 企(62285)
- 企业(62285)
- 方法(54075)
- 数学(47801)
- 数学方法(47079)
- 中国(38763)
- 农(32716)
- 地方(32440)
- 财(30287)
- 融(29314)
- 金融(29311)
- 银(28085)
- 银行(28053)
- 业经(27641)
- 行(27055)
- 学(25205)
- 制(24463)
- 农业(22444)
- 贸(21474)
- 贸易(21455)
- 易(20700)
- 理论(20203)
- 务(19547)
- 财务(19465)
- 财务管理(19418)
- 和(18708)
- 机构
- 学院(406667)
- 大学(403826)
- 济(173408)
- 经济(169682)
- 管理(154790)
- 研究(140271)
- 理学(132128)
- 理学院(130625)
- 管理学(128085)
- 管理学院(127342)
- 中国(111417)
- 京(86174)
- 科学(84633)
- 财(78914)
- 所(71423)
- 农(66434)
- 中心(66013)
- 研究所(64480)
- 财经(62444)
- 江(62324)
- 业大(58160)
- 经(56432)
- 北京(54839)
- 经济学(53762)
- 范(53136)
- 师范(52591)
- 农业(51802)
- 院(50344)
- 州(50293)
- 经济学院(48157)
- 基金
- 项目(265403)
- 科学(208989)
- 研究(193161)
- 基金(191540)
- 家(166673)
- 国家(165305)
- 科学基金(142269)
- 社会(122324)
- 社会科(116205)
- 社会科学(116173)
- 省(105056)
- 基金项目(100619)
- 自然(92008)
- 自然科(89845)
- 教育(89822)
- 自然科学(89822)
- 自然科学基金(88189)
- 划(87764)
- 资助(80043)
- 编号(78814)
- 成果(63700)
- 发(60737)
- 重点(60272)
- 部(58205)
- 课题(55011)
- 创(54968)
- 创新(51416)
- 科研(50692)
- 国家社会(50542)
- 教育部(49981)
- 期刊
- 济(196124)
- 经济(196124)
- 研究(121205)
- 中国(84814)
- 财(62090)
- 学报(60359)
- 农(60025)
- 管理(58014)
- 科学(56370)
- 融(48805)
- 金融(48805)
- 大学(45903)
- 教育(43725)
- 学学(43148)
- 农业(40261)
- 技术(38929)
- 经济研究(32134)
- 财经(31382)
- 业经(30948)
- 经(27070)
- 问题(25170)
- 统计(22468)
- 业(22085)
- 技术经济(21688)
- 策(20125)
- 图书(19463)
- 贸(19180)
- 理论(19166)
- 资源(18742)
- 商业(18667)
共检索到62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龙平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考量金融资源错配、房价及二者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资源错配、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错配与房价的交互作用表明,房价上涨加重了金融资源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样本检验发现,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要强于东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房价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负向作用,但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同时,金融资源错配、房价上涨均会促进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锋 雷楠
数字金融融合了传统金融和数字科技,能够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数字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通过构建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第二,数字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影响为正,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金融不仅能够推动所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还能影响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使用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旧成立。第三,数字金融的结构和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以及使用深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依次减弱;内陆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明显大于沿海地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燕萍 蒋楚钰 崔智斌
数字金融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1),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考察不同地区、数字金融结构及城镇化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有限,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中,数字金融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且仅在东西地区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其数字化程度却产生明显抑制效应;仅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影响。高城镇化率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低城镇化率地区的作用不明显,且均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强化数字金融监管,促进数字金融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圈与城镇化建设,强化数字金融在省际之间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芮 孟令航 刘帮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出主要目标任务时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作为首要目标任务,并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其作用效果也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05—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OLS方法、固定效应模型、GLS方法、空间计量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等探究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能显著促进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仍处于线性促进阶段。30个省(区、市)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基本呈现高高集聚模式和低低集聚模式。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度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本文从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视角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建新
基于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资本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2)资本错配显著降低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资本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负面影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3)资本错配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因素,且各地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4)依赖增加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加消费、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镇化水平以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华 罗彤 张洋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华 罗彤 张洋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雷 宁心怡 宋佳佳 张鑫
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对邻近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渐进、动态的长期影响。中介效应和异质性检验表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是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机制。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明显高于非试点地区。因此,要优化金融科技业态空间布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令英 董依婷 赵贤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中,数字经济日益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以资源错配为视角,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和分析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论显示:数字经济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促进了邻近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这一结论在以“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外生冲击检验后仍然成立;资源错配抑制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以及城市群、非城市群地区具有异质性;数字经济通过缓解资本错配,能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缓解劳动力错配的作用机制不成立;数字经济显著缓解全国、东部和城市群地区的资本要素错配,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形成“涓滴效应”促进周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兵 胡振兴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2008—2017年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构造门槛面板模型研究了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金融杠杆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杠杆不具有门槛效应;金融企业金融杠杆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本文运用差分GMM和系统GMM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解决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分析研究得出金融企业的高杠杆不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现阶段处于合理水平,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结构性去杠杆 高质量 门槛模型 GMM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昱 闫瑞雪 胡涵清 魏巍
以金融力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的重要选择。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的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析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正向的空间自相关特性,无论是在长期或短期内,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正向直接效应,也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长期内造成的溢出效应大于其直接效应,短期内的直接效应大于溢出效应。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统筹规划金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推动资金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搭建区域间金融合作平台,完善融资金融配套政策;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