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0)
- 2023(18335)
- 2022(15667)
- 2021(14479)
- 2020(12287)
- 2019(27926)
- 2018(27254)
- 2017(52450)
- 2016(28143)
- 2015(31363)
- 2014(30796)
- 2013(30187)
- 2012(27301)
- 2011(24469)
- 2010(24309)
- 2009(22413)
- 2008(20827)
- 2007(17824)
- 2006(15355)
- 2005(12945)
- 学科
- 济(106002)
- 经济(105887)
- 管理(82207)
- 业(78233)
- 企(65726)
- 企业(65726)
- 方法(52330)
- 数学(46156)
- 数学方法(45560)
- 中国(31656)
- 财(29587)
- 农(28661)
- 融(27829)
- 金融(27827)
- 银(26404)
- 银行(26333)
- 行(25301)
- 业经(24550)
- 学(23607)
- 地方(22177)
- 制(21133)
- 务(20081)
- 财务(20006)
- 财务管理(19972)
- 农业(19714)
- 贸(19642)
- 贸易(19629)
- 易(19110)
- 企业财务(19029)
- 理论(18594)
- 机构
- 大学(389930)
- 学院(389108)
- 管理(154901)
- 济(151890)
- 经济(148689)
- 理学(136019)
- 理学院(134553)
- 管理学(131989)
- 管理学院(131311)
- 研究(126475)
- 中国(97765)
- 科学(81716)
- 京(81096)
- 农(68923)
- 财(68054)
- 业大(63609)
- 所(62769)
- 中心(59971)
- 研究所(58242)
- 财经(56402)
- 农业(54661)
- 江(54001)
- 经(51572)
- 北京(50053)
- 范(49333)
- 师范(48707)
- 经济学(46401)
- 院(46043)
- 州(44646)
- 财经大学(42540)
- 基金
- 项目(281274)
- 科学(220287)
- 基金(204800)
- 研究(198563)
- 家(181139)
- 国家(179676)
- 科学基金(154135)
- 社会(125555)
- 社会科(119188)
- 社会科学(119153)
- 省(110486)
- 基金项目(109336)
- 自然(103056)
- 自然科(100650)
- 自然科学(100621)
- 自然科学基金(98807)
- 划(93274)
- 教育(91491)
- 资助(83962)
- 编号(79741)
- 重点(63280)
- 成果(62090)
- 部(61093)
- 发(59414)
- 创(58891)
- 创新(55020)
- 科研(54769)
- 课题(54049)
- 计划(52660)
- 教育部(52130)
- 期刊
- 济(151374)
- 经济(151374)
- 研究(104831)
- 学报(69445)
- 中国(68779)
- 农(61002)
- 科学(60304)
- 管理(53419)
- 大学(51700)
- 财(51130)
- 学学(49044)
- 农业(41683)
- 融(41229)
- 金融(41229)
- 教育(38109)
- 技术(32108)
- 财经(26729)
- 业经(26043)
- 经济研究(24969)
- 经(22903)
- 业(21309)
- 问题(19804)
- 科技(19712)
- 图书(19663)
- 版(19188)
- 业大(18446)
- 资源(18304)
- 理论(18145)
- 技术经济(17593)
- 商业(16997)
共检索到542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同小歌 冉茂盛 杨琰军
本文从任期制度、财政压力、地区制度效率等多个维度对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制度能够很好地解释金融资源配置。以“GDP政绩考核”为标准的晋升激励政策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效应,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随任期增加而减少,同时财政压力减少、制度效率水平提高均会削弱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的产业后,这一扭曲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偏向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姜树林 颜燕 阮杨
本文对激励理论中发展最快、研究最多的晋升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分别描述了晋升如何实现它的两个目的——资源配置和激励,并重点研究了这两个目的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在只有一种工作或者即使存在多种工作,但高能力的员工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两个目的是一致的;而存在多种工作且员工只拥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和激励是冲突的,因此必须用晋升实现资源配置,同时用奖金实现激励。
关键词:
晋升 资源配置 激励 动态不一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冯玉梅 杨瑞桐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直以来深受学者关注。本文就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和度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性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回顾了关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Wurgler投资弹性系数方法、DEA衡量方法、金融相关比率衡量方法;其次,从经济效应的角度说明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再次,重点综述了学者们关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产业发展、政策制度与微观主体行为等几个方面;接着,从信贷歧视、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控不足、银行自身经营缺陷三个角度讨论了关于金融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后,对文献进行评述总结,以期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俊霞 温小霓
本文基于"金融资源"和"创新成果"质量视角的相对数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6年中国27个省区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对数值指标,动静结合法可以较合理地估计我国的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未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状态,地区间有差异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直接融资比例、风险投资强度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均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且直接融资比例影响最大。政府应注重顶层设计,长期持续的政策效应强于短期行为,要充分激发资本市场和企业活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思慧
官员晋升导致外资引入的竞争,从而导致外资引入质量的差异。利用官员晋升激励作为外资质量的代理变量,使用2010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对外资质量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外资质量显著受益于上海,能大幅提升创新效率;江苏与浙江、山东存在一定的恶性外资争夺,对创新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江苏与安徽外资引入存在一定的互补,能够小幅提升创新效率;(2)江苏省内部城市中,强强政府处于良性竞争之中,未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弱弱政府之间存在恶性竞争,显著降低了创新效率;强弱政府竞争能够有效提升创新效率;(3)政府晋升激励总体能够强化外资选择提升创新效率,但可能造成创新效率差距...
关键词:
外资质量 创新效率 晋升激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超 蒋冠
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下,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取决于银行的信贷经营行为,银行对可选择的贷款机会做出的信贷决策的质量是决定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信贷官作为银行机构的决策代理人,在不同的激励—约束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空间和决策偏好。信贷官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质量以及信息披露的行为,存在不同的策略空间,每一种行为策略选择都对应着不同信贷决策所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金融结构性因素既定的条件下,银行的治理结构因素,成为决定信贷效率的原因。在我国银行主导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下,金融资源配置效
关键词:
信贷决策 信贷策略选择 信贷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夏楠 明华 耿建芳
通过构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以我国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货币薪酬、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3个维度研究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能够显著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但在职消费激励与资源配置效率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在国有企业中依然成立;但在非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的效果更加明显,在职消费激励的效果则不显著。分行业来看,货币薪酬激励在各行业中的激励作用不变;股权激励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在职消费激励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伟 张雪芳
金融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式,因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应仅包含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经济效率,还应包括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率"与"生态效率"。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中的相关指标分别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对效率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间差异较明显,且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同时,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孔繁成 谷梦圆 易小琦
僵尸企业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顽疾。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文章将我国地级市财政、产业等宏观数据及笔者收集的官员个人特征数据与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相匹配,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证检验了晋升激励、官员任职预期对辖区企业僵尸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晋升激励使得官员行为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僵尸化。并且这一结论,在重新更换晋升激励测度方法后依然稳健。(2)晋升激励导致僵尸企业受官员任职预期的调节。(3)晋升激励通过影响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僵尸化。文章研究结论具有现实意义,为我们理解僵尸企业成因提供了新思路,为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有助
关键词:
僵尸企业 晋升激励 退出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立彬 赵妍
本文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政治晋升角度考察了企业高管年龄与并购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47岁(57岁)以下群体的高管年龄与并购行为之间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对年龄与并购之间这种负相关系具有弱化作用。我们的实证结果与职业生涯关注影响高管投资决策的假说是一致的。本文将政治晋升话题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从政府官员拓展到企业层面,深化了官本位思维对经济微观层面影响的理论认知。
关键词:
职业生涯 政治晋升激励 CEO年龄 并购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本文以2009-2014年国有上市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政策性负担理论和预算软约束理论,实证检验了国有金融企业高管晋升激励与冗员负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供了相关的经验证据。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有金融企业中,冗员现象普遍存在,高管面临的晋升激励强度与企业的冗员负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比于地方政府控制的金融企业,晋升激励与冗员负担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中央级金融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在晋升激励与国有金融企业冗员负担的相关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此外,其他外部环境变量,如企业所处的统计年度、规模等对研究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内生性处理。
关键词:
国有金融企业 晋升激励 冗员负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本文以2009-2014年国有上市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政策性负担理论和预算软约束理论,实证检验了国有金融企业高管晋升激励与冗员负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供了相关的经验证据。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有金融企业中,冗员现象普遍存在,高管面临的晋升激励强度与企业的冗员负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比于地方政府控制的金融企业,晋升激励与冗员负担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中央级金融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在晋升激励与国有金融企业冗员负担的相关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此外,其他外部环境变量,如企业所处的统计年度、规模等
关键词:
国有金融企业 晋升激励 冗员负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海明 曹廷求
近年来,担保圈现象成为影响公司稳健运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本文研究了担保圈问题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晋升激励越大、金融市场化水平越低,企业加入担保圈的可能性越大。控股股东的侵占风险越高,晋升激励和金融市场化水平影响担保圈形成的作用更强。晋升激励主要影响国企加入担保圈的行为,而金融市场化水平主要影响非国有企业加入担保圈的行为。本文揭示了担保圈的形成机理,对于新常态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担保圈现象 制度环境 晋升激励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