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2)
2023(8080)
2022(6271)
2021(5732)
2020(4573)
2019(10171)
2018(9422)
2017(17870)
2016(8951)
2015(9811)
2014(9570)
2013(9484)
2012(8421)
2011(7635)
2010(7791)
2009(7662)
2008(6381)
2007(5364)
2006(4934)
2005(4286)
作者
(24174)
(19991)
(19801)
(18912)
(12575)
(9647)
(9156)
(7803)
(7640)
(6949)
(6948)
(6857)
(6256)
(6104)
(6084)
(6079)
(5876)
(5730)
(5666)
(5600)
(4914)
(4749)
(4548)
(4541)
(4538)
(4465)
(4320)
(4261)
(4019)
(3995)
学科
(35765)
经济(35731)
(27223)
管理(26999)
(24712)
金融(24712)
(22180)
企业(22180)
(21787)
银行(21783)
(21219)
中国(18432)
(14167)
(12774)
方法(12726)
业经(11561)
地方(11122)
数学(10963)
中国金融(10947)
数学方法(10871)
(10667)
农业(10610)
(8319)
财务(8297)
财务管理(8287)
企业财务(7993)
(6890)
(6474)
理论(6330)
(5947)
机构
学院(123748)
大学(121958)
(53233)
经济(52082)
管理(47533)
理学(40997)
理学院(40588)
管理学(39989)
管理学院(39750)
研究(39722)
中国(37845)
(26334)
(24164)
科学(22050)
中心(21530)
财经(21232)
(19390)
(18426)
(18255)
经济学(18194)
(17729)
(16910)
金融(16581)
经济学院(16569)
研究所(16551)
(16301)
财经大学(16109)
(15934)
师范(15815)
银行(15759)
基金
项目(86201)
科学(69004)
研究(65915)
基金(63843)
(54746)
国家(54256)
科学基金(47426)
社会(44688)
社会科(42562)
社会科学(42550)
基金项目(33695)
(33560)
教育(28801)
自然(28122)
自然科(27388)
自然科学(27383)
(27350)
自然科学基金(26907)
编号(26643)
资助(24705)
成果(21211)
(19832)
国家社会(19623)
重点(19429)
(19083)
(18699)
(17654)
课题(17646)
创新(17326)
人文(16963)
期刊
(56747)
经济(56747)
研究(36047)
(28031)
金融(28031)
中国(25462)
(19913)
(19215)
学报(17741)
科学(16720)
管理(16040)
大学(13831)
学学(12987)
农业(12502)
业经(10653)
财经(10619)
教育(9999)
(9209)
经济研究(9142)
技术(8422)
问题(7256)
资源(6928)
图书(6482)
理论(6221)
(5723)
(5697)
实践(5615)
(5615)
现代(5492)
商业(5383)
共检索到187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林  王家传  蔡超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异渐趋扩大,城乡金融市场也呈现出发展中失衡的状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城乡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及O-B分解结果表明,投资、贷款对城乡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贷款及投资差异是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优化农村信贷投入是直接有效手段。为此应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实施差异化的财税、监管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的主要体现。作为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城乡金融差距的作用应当值得关注。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进行了深入的分解研究,使用全国数据对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总体差距进行衡量,进而使用省际数据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的省际差异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永升  冉霞  谷彬  马九杰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越来越缺乏原动力的支持,许多学者重视到这一问题,并从机制、体制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改革开放至今农村大量储蓄被用于支持城市经济发展,究竟二元金融体制下我们的金融资源如何配置,目前还没有全面的定量分析。基于此分别选取了大型商业银行涉农发展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选取农村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全面考察30多年来二元金融制度下的金融配置效率,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福明  
金融资源作为一种动员和分配其他社会资源的手段 ,具有稀缺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质是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表明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要优先发展金融业 ,合理配置潜在的金融资源 ,通过金融创新和改革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打开突破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自力  范纯  夏溢  祝翠丽  
发展农村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协调共进是推动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广东地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综合化金融服务机构改革、建立农村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农村土地用益权的区域性证券化市场等改革创新思路,以期实现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有效供给,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省内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元元  张建清  
本文着重分析了制造业空间集聚或制造业省际间二元边际下资源配置效率的演化,并根据企业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的分解结果,结合新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资源配置效率或产业集聚效率的演变机制做出了相应阐释。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二元边际下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来源于产业集聚与生产率异质的互动作用;(2)中国制造业在省际间的资源配置整体有效但却有恶化趋势,其中集约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改善,而扩展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恶化,前者源自技术进步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而后者主要源自中国产业集聚较高的拥挤效应和较低的技术外部性。本文的分析还揭示出"企业进入悖论"问题的存在,这意味着将生产率与产品质量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书华  张润林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框架,本文利用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动态面板,分析了二元结构下城乡金融资源差异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诱因。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打破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倾斜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保胜  
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呈现出二元结构状态,农村经济面临着二元金融结构的双重约束和交叉影响,表现为内、外生金融机构之间脱节,农村金融资源呈现由农村流向城市的"逆向配置"的问题,造成资金供需不均衡,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深入分析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生成机制和外部表现,提出构建农村内、外生金融融合机制,化解内、外生金融机制双重约束,促进农村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试图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在农村领域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协调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变迁并未实现预期目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主体缺位、逆向效应、治理缺失等方面的配置缺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培俊  
由于不同层次教育的产品性质不同,我国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存在本质意义上的二元结构。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对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义务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应当以政府供给和政府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应当是政府间接供给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小林  
借鉴协调论的基本方法,以甘肃为例,以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测算了甘肃省金融资源城乡配置效率,分析了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岳敏  朱保芹  
经济发展引致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升的同时,亦在加剧消费领域的不平等,其中城乡居民消费分层的现实问题备受学界关注。立足于消费分层基本理论,本文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对构建城乡消费分层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并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分层现状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地,本文根据持久收入-生命周期(LC-PIH)模型和粘性消费增长理论建立计量模型,从消费结构分层、消费规模分层和消费倾向分层对城乡居民消费分层现状予以表征,实证考察房价波动和收入差异等因素对于城乡消费分层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典型的分层特征,尽管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量更大且消费结构更优,但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速、消费意愿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却相对更快;城乡房价水平差异和收入差异均能够显著加剧城乡消费分层,且这一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空间异质特征。据此,本文提出要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策略,避免陷入"消费升级"和"消费分层"并驾齐驱的消费困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本文对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认为,中国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内生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给予经济改革中的利益受损集团以利益补偿的需要,使得在这种内生性金融制度安排下的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可避免的具有强烈的政府偏好意愿,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同时,政府维系的这种金融制度安排所内生出的利率抑制、垄断的银行结构和被抑制的农村金融等特征也必然加剧金融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芬芬  王满仓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2011—2018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内企业的金融错配越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错配,缓解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数字金融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越大,该地区更应该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世晓  
金融经济背景中,传统理论的要素资源都可以概括为金融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将按照利润原则进行区域流动并在理论上促使区域经济均衡,然而这种流动性受到各种市场不完全因素的制约而呈现粘性特征,从而导致区域经济的非均衡。通过组建区域金融机构等制度措施弥补市场缺陷,可以利用区域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