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40)
2023(14663)
2022(12171)
2021(10869)
2020(9144)
2019(20671)
2018(19855)
2017(38094)
2016(20453)
2015(22637)
2014(22521)
2013(22632)
2012(21069)
2011(19290)
2010(19613)
2009(18721)
2008(17832)
2007(16314)
2006(14337)
2005(12405)
作者
(63197)
(52997)
(52638)
(50049)
(33065)
(25540)
(23964)
(20715)
(19880)
(18726)
(17940)
(17551)
(16594)
(16565)
(16532)
(16454)
(16355)
(15458)
(15168)
(15132)
(13194)
(12877)
(12834)
(12130)
(11940)
(11766)
(11618)
(11581)
(10726)
(10671)
学科
(90066)
经济(89976)
(60872)
管理(57027)
(45848)
企业(45848)
方法(38760)
(35157)
数学(34555)
数学方法(34318)
中国(27963)
(27157)
金融(27155)
(25351)
银行(25298)
(24396)
(24135)
农业(23327)
业经(23002)
地方(21969)
(20123)
(17753)
(17181)
贸易(17172)
(16729)
(14973)
财务(14944)
财务管理(14910)
产业(14285)
企业财务(14240)
机构
学院(303463)
大学(300513)
(128692)
经济(126099)
管理(114971)
研究(103324)
理学(99880)
理学院(98782)
管理学(97173)
管理学院(96626)
中国(82850)
科学(65020)
(64131)
(61558)
(57371)
(53327)
业大(50744)
中心(50109)
农业(50044)
研究所(48935)
财经(46446)
(45416)
(42232)
经济学(40925)
北京(37955)
经济学院(37579)
(37406)
师范(36903)
(36539)
(36100)
基金
项目(208362)
科学(162890)
基金(151669)
研究(146630)
(134606)
国家(133463)
科学基金(112967)
社会(95943)
社会科(91095)
社会科学(91065)
(82965)
基金项目(81211)
自然(72844)
自然科(71088)
自然科学(71061)
自然科学基金(69856)
(69153)
教育(64811)
资助(60545)
编号(57991)
重点(47230)
(46937)
成果(45431)
(45427)
(44032)
创新(41203)
国家社会(40610)
科研(40347)
计划(39506)
课题(39379)
期刊
(138851)
经济(138851)
研究(81415)
(62853)
中国(57566)
学报(55122)
科学(48549)
(43538)
农业(41123)
(40417)
金融(40417)
大学(40296)
学学(38709)
管理(37458)
业经(26449)
财经(23000)
技术(22391)
经济研究(21948)
教育(20930)
(19862)
(19594)
问题(19302)
(16770)
技术经济(15062)
资源(14656)
商业(14636)
业大(14560)
科技(14509)
理论(13996)
(13786)
共检索到44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鑫露  
基于2015~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与面板门限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间存在门限效应。其中,银行信贷型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双重门限效应、与乡村产业融合有单一门限效应;证券融资型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融合、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均具有单一门限效应。面板门限分位数模型检验可知,银行信贷型、证券融资型金融资源配置在不同分位点、不同门槛值下,对乡村产业融合、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特征。基于此,应从强化乡村产业金融资源倾斜、拓展乡村产业金融资源供给渠道、推动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赛红  杨颖  
基于金融功能理论,梳理和分析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利用我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的交互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具有双向促进效应;两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差异化影响;二者空间交互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具有时空异质性。因此,应调整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均衡发展以及强化两者的互促机制,形成区域间合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悦  刘用明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农村金融配置效率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两端的矛盾变化;然后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困境的本质成因,并结合数字科技的技术优势提出相应破解思路;其后以成都“农贷通”模式为范例,从实践层面归纳破解困境、提升效率的方法举措,并提炼理念原则;最后提出政府在合理职能边界内,围绕疏通市场机制、改善市场环境,应当采取的措施取向。其意义在于,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供需有效衔接、创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梳理理论逻辑并总结有益经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书生  杨娜娜  
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全国30个省份的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基本呈现"东高西低"态势;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第三,在数字普惠金融二级指标中,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乡村产业振兴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且数字化程度促进效果更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魏滨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数字技术水平和低城镇化率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升农村创业活力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纪广  
以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以期厘清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农民工返乡创业总体上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能够为乡村振兴增加新的动能。(2)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能够改变乡村原有产业结构和传统发展模式,为乡村生态宜居提供资金支持,有效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从而实现乡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目标。(3)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对乡村振兴具有促进效应,东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由于规模较小而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优化返乡创业外部环境、健全帮扶政策、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地制定返乡创业政策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的主要体现。作为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城乡金融差距的作用应当值得关注。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进行了深入的分解研究,使用全国数据对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总体差距进行衡量,进而使用省际数据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的省际差异进行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浩军  张彦霞  吴陈轩  
贫困问题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问题。现阶段,通过精准扶贫,我国所有贫困县已全部脱帽,脱贫攻坚取得惊人成就。如何在巩固脱贫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化解相对贫困现象,助推乡村振兴,则是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本文以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分析工具,结合我国扶贫开发,为减少相对贫困和实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燕清  
为适应乡村振兴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金融机构在总结推广传统“三农”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抵押担保范围,通过创新组织、产品和服务,开发出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业贷款产品和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农村资产资源,但仍需要在拓宽抵质押物范围、丰富担保方式手段、打通相关资产市场交易环节、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促进银保联动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从而更加全面、持续地服务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保利  
对零交易成本市场的分析表明,不仅在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的界定不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对损害者征收与损害相等的税收来解决因损害导致的外部性问题并非一定是最优的方式。现实的市场运行中无所不在的交易费用往往导致市场的失效,因而产权的界定以及相应的不同形式的产权安排便具有重要的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鄢宇昊  李巍  胡锡琴  张荣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双向固定效应和SYS-GMM估计方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忠  李爽  袁绍彪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关键词: 机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孔发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江西省农商银行切实担负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荣使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全局出发,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国强  
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既要坚决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关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又要坚决抓好乡村振兴这个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任务。为此,金融机构必须从战略层面思考和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任务,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八引"方面重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有效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