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0)
2023(11096)
2022(8968)
2021(8064)
2020(6540)
2019(14771)
2018(13930)
2017(26581)
2016(13829)
2015(15164)
2014(14838)
2013(15007)
2012(14185)
2011(13145)
2010(13679)
2009(13065)
2008(11895)
2007(10864)
2006(9972)
2005(8661)
作者
(40926)
(34594)
(34030)
(32671)
(21756)
(16427)
(15362)
(13185)
(13165)
(12319)
(11814)
(11669)
(11013)
(10953)
(10774)
(10661)
(9926)
(9825)
(9813)
(9812)
(8606)
(8304)
(8246)
(7951)
(7762)
(7723)
(7484)
(7233)
(7097)
(6844)
学科
(64844)
经济(64781)
(41433)
管理(36438)
(29351)
企业(29351)
(29350)
(25740)
金融(25738)
方法(23758)
中国(23695)
(22934)
银行(22916)
(22332)
数学(20938)
数学方法(20764)
农业(19676)
地方(18877)
业经(18308)
(17107)
(15672)
贸易(15662)
(15593)
(15339)
产业(12420)
(11874)
(11838)
中国金融(11092)
(10613)
(9917)
机构
学院(206714)
大学(204498)
(91954)
经济(90060)
管理(77347)
研究(71892)
理学(66927)
理学院(66098)
管理学(64949)
管理学院(64580)
中国(60247)
科学(42635)
(42225)
(41754)
(38825)
(35532)
中心(34962)
财经(33406)
研究所(32400)
(31651)
经济学(30667)
(30446)
业大(30236)
农业(29208)
经济学院(28161)
(27609)
师范(27378)
北京(25973)
(25676)
(25409)
基金
项目(142018)
科学(113725)
基金(105791)
研究(103810)
(92148)
国家(91412)
科学基金(78807)
社会(70791)
社会科(67320)
社会科学(67303)
基金项目(56559)
(55577)
自然(48526)
自然科(47330)
自然科学(47316)
自然科学基金(46492)
(45484)
教育(45043)
资助(41711)
编号(40594)
(33148)
成果(32116)
重点(31956)
(31495)
国家社会(30923)
(29968)
创新(27974)
课题(27716)
发展(27133)
教育部(27098)
期刊
(103912)
经济(103912)
研究(60760)
中国(42434)
(41437)
(33974)
金融(33974)
学报(32436)
科学(31463)
(29571)
农业(27007)
管理(26104)
大学(25066)
学学(23846)
业经(19970)
财经(16685)
经济研究(16001)
问题(14718)
教育(14586)
(14513)
技术(14485)
(11642)
(11400)
资源(11124)
(10617)
农村(10195)
(10195)
国际(10033)
技术经济(9963)
世界(9847)
共检索到314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赛红  杨颖  
基于金融功能理论,梳理和分析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利用我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的交互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具有双向促进效应;两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差异化影响;二者空间交互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具有时空异质性。因此,应调整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均衡发展以及强化两者的互促机制,形成区域间合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鑫露  
基于2015~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与面板门限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间存在门限效应。其中,银行信贷型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双重门限效应、与乡村产业融合有单一门限效应;证券融资型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融合、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均具有单一门限效应。面板门限分位数模型检验可知,银行信贷型、证券融资型金融资源配置在不同分位点、不同门槛值下,对乡村产业融合、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特征。基于此,应从强化乡村产业金融资源倾斜、拓展乡村产业金融资源供给渠道、推动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传哲  管琳娜  杨梦满  
本文选取2008~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数据包络法(DEA)对我国各省市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然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金融资源配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是不均衡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趋势;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能够促进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具有消极影响;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东  
乡村生活保障了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与互惠,而工业化所造下的分离,则使得这种和解和互惠失灵,乡村振兴因此需要有一种循环社会体系的重建。乡村共同体保障了最为基本的生计供应以及正常生存所需的相互性依赖。文化和社会相互契合的发展模式在这中间出现了一种裂缝或分叉,一种人和自然之间的循环关系的路径被人为切断。文化从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面对现代世界,乡村文化的转型将是一种必然。由此我们真正要注意到乡村自身存在的内敛与外显,它既是封闭的,同时也是开放的。乡村振兴最终要打造的乃是一个热爱家乡之人可以回得去的乡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悦  刘用明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农村金融配置效率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两端的矛盾变化;然后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困境的本质成因,并结合数字科技的技术优势提出相应破解思路;其后以成都“农贷通”模式为范例,从实践层面归纳破解困境、提升效率的方法举措,并提炼理念原则;最后提出政府在合理职能边界内,围绕疏通市场机制、改善市场环境,应当采取的措施取向。其意义在于,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供需有效衔接、创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梳理理论逻辑并总结有益经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苏  郭远通  司宝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乡村绿色发展。这对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目前,关于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影响的研究非常多,大多数学者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文章采用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空间溢出效应角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动态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主要呈现“高-高”和“低-低”的聚集特征。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既有正向促进作用,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06、0.25。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二者发展水平的提升,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因此,文章提出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和加大扶农力度等政策启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令国  陈烜  
基于2012—2020年广东省(除深圳外) 2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乡村振兴和金融发展两个系统各指标的权重,构建金融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深入程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乡村振兴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及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时序上,2012—2020年广东省各城市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均为高耦合,其协调度稍有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大都处于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阶段;空间上,以处于良好协调的粤港澳大湾区为辐射圈逐步向外辐射,仅有佛山市跨入了高度协调阶段;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能提升其周边城市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因此,未来应重视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注重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之间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加强各政策工具的协调性,推动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国强  
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既要坚决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关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又要坚决抓好乡村振兴这个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任务。为此,金融机构必须从战略层面思考和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任务,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八引"方面重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松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金融资源对本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逐渐增大,而在东部地区逐渐下降;外地金融资源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大幅度增加,而在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因此,为了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我国应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加强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改革、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产业政策相结合以及制定合理的金融资源转移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解涛  杜建国  许玲燕  
乡村振兴战略亟需农村人才、科学技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其中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创新者,服务于农村建设和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基于三螺旋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从知识溢出视角出发,以江苏省农村经济组织和基层政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探讨知识溢出的主体、动机、过程和实现路径。结果表明,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是动态循环的过程,包含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方式,知识的需求与匹配程度决定了三螺旋演化路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绩效受知识源因素、农村行政组织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吸收能力以及高校与农村之间溢出途径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强面向乡村振兴的高校人力资本流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官产学合作、促进高校与农村组织的知识交流和人才共享等三条路径可以保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效率,优化当前政策机制。因此,建议在知识源层面,注重提高知识的供需匹配度;在知识接收方层面,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溢出环境方面,构建合作平台与制度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魏滨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数字技术水平和低城镇化率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升农村创业活力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斐  张建清  杨刚强  孙元元  
将环境约束的异质性引入到中国省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中,构建在固定规模报酬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比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与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分异,并引入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省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非均衡性特征较为明显,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比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时较大,但两种情况下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都整体偏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②省级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与直接效应表现出相同的影响方向,但是不同解释变量对于本地区与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影响作用的显著性不同。③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更多地强调了劳均GDP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忽略了环境因素与市场化因素对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为科学、合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春杨  许浩楠  
基于2009~2015年我国省域创新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大学研发资源配置及其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地理集中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空间依赖程度却不断增强。大学研究经费的集聚对促进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备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区域的创新产出。但是,"产学"合作无论是在区域内还是在区域间,对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均呈现显著的负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大学研发经费集聚对工业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提出了合理配置大学研发资源及提高创新资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林洁  傅帅雄  
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乡村振兴在2020年也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过程中,金融需求也将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为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在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本文从基于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的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刘昆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绿色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农业及乡村绿色发展成为最大亮点,为绿色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也为绿色金融提供了重大机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无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