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6)
- 2023(14538)
- 2022(11959)
- 2021(11029)
- 2020(9022)
- 2019(20127)
- 2018(19624)
- 2017(36754)
- 2016(19952)
- 2015(22009)
- 2014(21365)
- 2013(21133)
- 2012(20192)
- 2011(18472)
- 2010(19117)
- 2009(17792)
- 2008(17306)
- 2007(15642)
- 2006(14112)
- 2005(13037)
- 学科
- 济(81707)
- 经济(81619)
- 业(59342)
- 管理(58450)
- 企(48888)
- 企业(48888)
- 中国(31155)
- 融(28296)
- 金融(28295)
- 方法(27090)
- 银(26586)
- 银行(26551)
- 行(25799)
- 地方(24355)
- 农(22598)
- 数学(22181)
- 数学方法(21876)
- 业经(20788)
- 财(20728)
- 技术(19975)
- 学(19338)
- 制(18890)
- 农业(16081)
- 理论(14474)
- 贸(13957)
- 贸易(13939)
- 易(13450)
- 发(13431)
- 技术管理(13415)
- 务(13300)
- 机构
- 学院(282653)
- 大学(281674)
- 济(114847)
- 经济(112323)
- 研究(105246)
- 管理(101803)
- 理学(86015)
- 理学院(84889)
- 中国(84508)
- 管理学(83371)
- 管理学院(82827)
- 科学(65227)
- 京(61427)
- 财(55452)
- 所(54968)
- 农(51008)
- 研究所(49803)
- 中心(48427)
- 江(45204)
- 财经(42895)
- 业大(41101)
- 范(39778)
- 农业(39772)
- 北京(39469)
- 师范(39298)
- 经(38842)
- 院(37798)
- 州(37153)
- 经济学(35686)
- 省(32201)
- 基金
- 项目(184988)
- 科学(146291)
- 研究(134984)
- 基金(132610)
- 家(117122)
- 国家(116050)
- 科学基金(98571)
- 社会(85592)
- 社会科(81187)
- 社会科学(81165)
- 省(74754)
- 基金项目(69478)
- 自然(63065)
- 划(62610)
- 自然科(61569)
- 自然科学(61549)
- 教育(61329)
- 自然科学基金(60489)
- 资助(53255)
- 编号(53059)
- 发(45538)
- 成果(44551)
- 创(43997)
- 重点(42851)
- 创新(40364)
- 部(39791)
- 课题(39118)
- 发展(36213)
- 展(35624)
- 国家社会(35559)
共检索到452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岩
金融发展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本文通过对金融资源观与代表性金融发展观的比较,发现金融资源理论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和优势,并提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发展观 金融资源观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还是发展,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方面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房红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即金融深化理论、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相比,在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三个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拓展与创新。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资源计量指标的设计、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构建和金融资源效率的最大化等方面。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一 吴宝秀 李喆
本文从交易者具有异质性的微观假设入手,将市场参与人按其交易期限和交易策略分为基础投资者(基础因素)、技术投资者(技术因素)和国际投资者(国际因素)。通过结合离散选择模型,构建了具有时变权重系数的异质交易者定价模型,时变权重系数即代表了各因素对价格变化的动态影响效果,其中国际因素的影响权重即可作为金融危机传染的判断依据和强度衡量。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选取中国上证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月度数据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市场价格在大部分时间内是由基础因素主导的,但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因素的影响作用显著上升,技术因素的影响效果则一直不够明显;对于中国市场,技术因素在大部分时间内起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坤
现代金融是不同金融组织形态和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共同构成的耦合勾稽关系的总和。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共同构成现代金融的主体内容。基于三维金融架构理论的新金融观以经济、社会、人文、哲学为视角,对现代金融的本质展开深入研究,从金融主体门类划分、市场地位、宗旨目标、具体业务、运作机制、哲学基础、相互关系以及与体制外金融的关系等八个方面予以解读;由此进一步形成三维金融架构下的新金融发展观,强调在金融意识形态方面要协调好功利主义、绝对主义和合作主义的关系,在金融架构方面要协调好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关系,协调好各种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冰
金融创新业务在为交易双方提供巨额资本支持的同时 ,也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经济效应及其功能将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带来冲击。而源于金融衍生工具的表外业务交易和审计合谋将显著增加审计人的审计风险 ,因而必须对现行审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重构 ,在突出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同时对现行审计准则、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进行突破性重构 ,并在审计期末分别提供对表内和表外业务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从而推动审计向第四阶段———表内表外业务审计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剑
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农村金融发展和金融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重新认识了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的属性及有效配置的重要性,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资源 配置 科学发展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威
目前世界上的融资体制主要有3种,以美国为代表的保持距离型融资体制,以东亚为 代表的关系型融资体制和德国的全能银行制。本文分析比较了这3种融资体制的产生 背景、特点、经济绩效和风险,并最终得出结论:东亚关系型融资体制是一种过时的 体制,其中的政府过度干预是其主要症结。
关键词:
融资体制 金融危机 比较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薛楚江 潘博
金融发展和金融科技状况是影响企业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选取国内306个城市904 443个企业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以信贷业务为主的传统金融发展与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区域异质性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传统金融发展和金融科技均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然而金融科技的发展挤出了传统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从区域视角看,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挤出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从企业视角看,在国有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挤出效应要大于私营企业。因此,要持续推进传统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和国有企业中推广金融科技,释放金融科技赋能发展的潜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小青
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金融支撑基础薄弱。科学的金融发展观要求经济、金融和外部监管的联动和协调。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与金融运行为个案,研究三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文章认为,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监管优化是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层面,金融深化是突破发展中的金融瓶颈的关键环节,监管优化是确保金融深化进程平稳有序的外部保障。在金融深化和监管优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应得以建立在稳健、健康、可持续的坚实基础上。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秦凤鸣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几乎没有。目前,能称得上金融创新的是发展网络银行和网上服务,并创建新的支付体系。金融管理当局应该为具有积极意义的金融创新提供便利并积极参与,给所有投资者和公众一些信号,使他们从中获利而免受伤害,使整个金融体系有效地运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小珊
人民银行在监管职能分离后,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人民银行的定位,适应形势的需要。尽快实现金融服务从单一服务型向监督复合型转变;工作重心从以金融监管为主向贯彻货币政策与金融服务并重转变,全面探索金融服务的新途径。
关键词:
人民银行 金融服务 科学发展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曲然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还远没有摆脱外延扩大型的粗放经营模式,还远没有构筑起有效的安全稳定机制,还远没有走上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远不能适应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要求,还远不能真正发挥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创造金融和谐美。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创建 金融 和谐美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