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6)
2023(14758)
2022(12200)
2021(10991)
2020(9583)
2019(21940)
2018(21232)
2017(41334)
2016(22129)
2015(25230)
2014(25392)
2013(25581)
2012(24393)
2011(22501)
2010(22977)
2009(22266)
2008(21677)
2007(19597)
2006(17523)
2005(16271)
作者
(67647)
(56321)
(56240)
(53785)
(36311)
(27180)
(25831)
(21903)
(21765)
(20359)
(19452)
(19073)
(18153)
(18045)
(17969)
(17929)
(16671)
(16533)
(16478)
(16401)
(14122)
(13969)
(13891)
(13007)
(12939)
(12755)
(12468)
(12255)
(11565)
(11058)
学科
(114472)
经济(114354)
管理(65452)
(63463)
(51327)
企业(51327)
方法(48828)
数学(42983)
数学方法(42657)
中国(33299)
(30615)
金融(30613)
(29589)
银行(29550)
(28389)
(28200)
地方(25148)
(24405)
(24115)
(22789)
业经(21963)
(18267)
财务(18235)
财务管理(18186)
(17748)
贸易(17735)
企业财务(17406)
(17146)
农业(16899)
理论(16602)
机构
大学(338076)
学院(334248)
(150550)
经济(147451)
管理(125643)
研究(116655)
理学(106545)
理学院(105412)
管理学(103732)
管理学院(103128)
中国(98854)
(72186)
(71201)
科学(68488)
(60273)
财经(56966)
(55940)
中心(55125)
研究所(54238)
(51680)
(51379)
经济学(49172)
业大(47060)
北京(45511)
经济学院(44296)
农业(44177)
财经大学(42495)
(41091)
(41038)
(41027)
基金
项目(212082)
科学(166432)
基金(155822)
研究(152538)
(135718)
国家(134600)
科学基金(114661)
社会(99312)
社会科(94236)
社会科学(94206)
(81168)
基金项目(81061)
自然(73200)
自然科(71425)
自然科学(71396)
自然科学基金(70173)
教育(69694)
(68527)
资助(66222)
编号(60438)
成果(50135)
(48305)
重点(48218)
(46286)
(43205)
课题(41809)
国家社会(41745)
教育部(41710)
科研(40957)
创新(40565)
期刊
(168625)
经济(168625)
研究(106080)
中国(67834)
(56874)
学报(52852)
(51142)
金融(51142)
(49439)
科学(47532)
管理(45911)
大学(39548)
学学(37458)
农业(31880)
财经(30432)
教育(28122)
经济研究(28076)
技术(27081)
(26124)
业经(23423)
问题(21873)
技术经济(18224)
(17739)
统计(17488)
理论(17194)
(16955)
国际(15588)
世界(15480)
(15339)
实践(15137)
共检索到521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文书洋  刘锡良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风险防控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高度集中于少数行业的基本事实出发,以扩展的资产组合理论分析金融资源的行业配置对经济风险的影响,并给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资源高度集中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化工业,注重抵押品的信贷决策是金融集中现象的主要原因;(2)理论模型表明,高度集中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够通过降低产业多样化增加经济体的风险;(3)基于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均表明我国金融资源的行业集中度与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波动具有显著、稳定的正向关系。根据以上发现,本文指出:高度集中的金融配置增加了经济体的风险,当今中国宏观经济风险的本质是产业转型风险,通过调整信贷抵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防控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手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书洋  刘锡良  董青马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代金融业的使命,也是中国金融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金融让利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在大量文献和经济学事实的基础上,本文将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有机结合,将马克思“利息来源于利润”的著名观点融入现代经济增长框架,解释了金融业利润过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基于全球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支持了模型的核心推论。研究表明,促进金融业让利的根本在于构建合理的“产业—金融”利润分配机制,通过反垄断、提供公共信息、倡导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等方式控制金融部门的议价优势,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陆磊  
本文根据对Solow Swan模型和Ramsey模型的修订 ,把金融腐败引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 ,研究金融腐败的宏观经济后果 ,提出四个基本结论。第一 ,金融机构通过寻租制造稀缺 ,从而扭曲了资源价格 ,导致了资源错误配置 ,由此造成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的低下 ;第二 ,腐败程度与产出水平存在拉弗曲线关系 ,或者说 ,产出水平与融资腐败程度存在多重均衡 (multipleequilibria) ,融资腐败取决于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程度和资金的稀缺性 ;第三 ,融资腐败是一种转移支付 ,是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直接或间接攫取实体经济部门的产出收益 ,这似乎是一个零和博弈 ,但是实际情况远较此复杂。由于这...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沈阳  冯望舒  
文章基于2003年1季度至2009年2季度的数据,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指标,选取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构成冲击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多元回归,结果显示,CPI、GDP增长率,进口额增长率,贷款利率及房价指数均显著影响到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进而依据回归结果在假设情景下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验,得出了贷款利率R的大幅上升比GDP增长率的大幅降低对商业银行体系信用风险的冲击幅度更大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天鑫  李军帅  
金融制裁引发的外部金融冲击对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采用DAG-SVAR模型实证检验西方金融制裁对俄罗斯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制裁通过主权风险渠道和信贷渠道同期影响俄罗斯股票市场;金融制裁导致俄罗斯货币贬值、物价水平上升、投资环境恶化和经济产出下降,且负面冲击具有长期持续性;金融制裁中短期内造成俄罗斯利率上升,长期内呈现显著反转效应。本文研究能够为中国防范化解金融制裁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悦  廖高可  郑玉航  
金融资源可以通过价格和规模两种方式进行配置,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构造变参数模型,选取GDP、银行同业利率和对非金融部门债权三个变量,利用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或者通过频率转化的数据),研究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动态性;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均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差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悦  廖高可  郑玉航  
金融资源可以通过价格和规模两种方式进行配置,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构造变参数模型,选取GDP、银行同业利率和对非金融部门债权三个变量,利用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或者通过频率转化的数据),研究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动态性;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均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差异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基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构建了动态资本结构调整模型,利用2001~201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不同所有权性质)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宏观经济周期性差异、动态目标资本结构的存在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呈现出顺经济周期的变化,且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上市公司存在动态目标资本结构,并且向目标资本结构收敛的速度具有顺经济周期变化的特征;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且融资约束具有反经济周期变化的特征;中小企业的国有股权性质不仅不能降低其融资约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总量态势、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学科课题组100836)课题组负责人:张曙光。参加本文讨论的课题组成员有张卓元、左大培、李晓西、袁钢明、张平、盛洪、刘迎秋、仲继银、杨帆、王利民、刘霞辉、韩孟、魏...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兴华  
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对股市波动起决定作用,利率、汇率和物价水平是主要宏观经济先导指标。为说明我国利率、汇率、通货膨胀与股市波动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并运用HP滤波和门限条件异方差模型(THRESHHOLD ARCH)、相关图等技术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三方面重要结论:通货膨胀预期和即期通货膨胀率对股市收益率影响不一样;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预期都是反向影响股市的长期收益率,股市收益率短期的波动则仅仅受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影响,与汇率和利率的变化无关;我国股市有杠杆效应,宏观经济指标的利空消息比利好消息产生更大的波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晓宇  蒋妍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对土地市场的影响以及土地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应用经济周期理论以及蛛网模型分析土地供应滞后调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揭示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研究结论:(1)土地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增长互为因果关系(。2)GDP同土地供应量及地价呈正相关关系,GDP对土地供应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地价变动的敏感程度(。3)中国的土地供应价格弹性为0.45,是缺乏弹性的。(4)虽然前期土地市场对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但远远低于当期土地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治斌  仲伟周  
文章利用ARMA(1,2)-GARCH(1,1)模型分别分析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和货币财政政策组合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风险影响效果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干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财政支出增加会显著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印花税增加会增大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连续型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大于离散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研究结果对于防范和管理股市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燕芝  张运东  
基于1999~2007年中国、美国和日本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数据,本文对影响银行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的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失业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表面上美国的银行信用风险水平极低,而且不受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其风险被金融衍生工具隐藏并积累起来;(3)日本的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CPI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卢永艳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对备选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并将提取的5个财务因子和通过U检验的3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来建立面板Logit模型,分析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财务因子和宏观经济指标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风险具有重要影响。偿债因子、盈利因子、营运因子、现金流量因子、成长因子和实际GDP增长率都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风险负相关,而宏观经济因素中的贷款利率则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宇鹏  赵庆明  
1997年东南亚危机之后,学界将关注的目标转向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一些学者指出,金融体系脆弱是东南亚危机的根本原因。本文分别从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三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理,以1961-2012年214个国家的宏观数据为样本,引入了利率、FDI、劳动力、出口、TFP、M2、政府公共支出、汇率等控制变量,采用时间维度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金融发展与GDP、投资、消费增速波动率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以上三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宏观经济波动率越低,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新兴市场国家波动率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