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2)
- 2023(19079)
- 2022(16201)
- 2021(15188)
- 2020(12697)
- 2019(29259)
- 2018(28637)
- 2017(55421)
- 2016(29579)
- 2015(33312)
- 2014(33108)
- 2013(32687)
- 2012(30051)
- 2011(27053)
- 2010(27356)
- 2009(25679)
- 2008(24279)
- 2007(21493)
- 2006(19151)
- 2005(16890)
- 学科
- 济(124476)
- 经济(124342)
- 业(87747)
- 管理(84447)
- 企(65208)
- 企业(65208)
- 方法(54901)
- 农(52705)
- 数学(48556)
- 数学方法(47914)
- 中国(36410)
- 农业(35132)
- 财(32508)
- 业经(30501)
- 融(29457)
- 金融(29454)
- 地方(29398)
- 银(28456)
- 银行(28417)
- 行(27250)
- 制(26160)
- 学(23939)
- 贸(21191)
- 贸易(21177)
- 务(20683)
- 财务(20603)
- 财务管理(20551)
- 易(20544)
- 企业财务(19587)
- 理论(19348)
- 机构
- 学院(416871)
- 大学(415552)
- 济(169450)
- 管理(166374)
- 经济(165711)
- 理学(143835)
- 理学院(142312)
- 管理学(139752)
- 管理学院(138978)
- 研究(137352)
- 中国(111910)
- 京(87563)
- 科学(83807)
- 农(78808)
- 财(78114)
- 所(68029)
- 中心(66663)
- 业大(64345)
- 财经(62458)
- 江(62222)
- 研究所(61583)
- 农业(60268)
- 经(57000)
- 北京(55187)
- 范(54802)
- 师范(54351)
- 经济学(51029)
- 州(50973)
- 院(49422)
- 财经大学(46453)
- 基金
- 项目(285969)
- 科学(225670)
- 研究(211254)
- 基金(207976)
- 家(180171)
- 国家(178607)
- 科学基金(154381)
- 社会(134331)
- 社会科(127187)
- 社会科学(127152)
- 省(111719)
- 基金项目(110132)
- 自然(99315)
- 自然科(96898)
- 自然科学(96878)
- 教育(96466)
- 自然科学基金(95117)
- 划(93147)
- 编号(87153)
- 资助(85798)
- 成果(69921)
- 重点(63748)
- 部(63398)
- 发(61675)
- 课题(59067)
- 创(58811)
- 国家社会(55508)
- 创新(54816)
- 教育部(54448)
- 科研(54447)
- 期刊
- 济(185597)
- 经济(185597)
- 研究(121948)
- 中国(82359)
- 农(77652)
- 学报(64446)
- 科学(59562)
- 财(58989)
- 管理(56994)
- 融(53941)
- 金融(53941)
- 农业(51959)
- 大学(50091)
- 学学(47111)
- 教育(43886)
- 技术(35695)
- 业经(34696)
- 财经(30121)
- 经济研究(27196)
- 经(25654)
- 问题(25515)
- 业(24526)
- 图书(21769)
- 理论(20729)
- 版(20581)
- 资源(19996)
- 技术经济(19639)
- 统计(19553)
- 科技(19027)
- 实践(18913)
共检索到622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本课题组调查研究的结论为,所调查年度农村金融机构约占存款三分之一的信贷资金为净流出,其流出方式有三种:一是集中式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系统内约期上存资金;二是转移式流出,表现为邮政储蓄机构转存款等;三是投资性流出,表现为运用信贷资金购买国债等有价证券。农村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约有三分之一形成呆坏账,信贷资金不能参加正常的周转,信贷支农作用明显减弱。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路径设计为构建四个机制:中央银行的调节机制,经济杠杆的引导机制,金融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农业信贷投入的风险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绍基
当前,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信贷资金的跟进。调查显示,部分县域信贷资金外流多与供给不足并存,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大与回流难并存,做好县域信贷资金回流与增加企业主体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信贷回流 错位与校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绍基 殷成国
近期,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选择辖内存贷比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的大悟县、孝昌县和云梦县进行了专题调查,并与辖内存贷比较高且呈上升趋势的汉川市以及省内宜都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欠发达县域信贷资金回流难与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大有反差,欠发达县域信贷资金外流多与"三农"对信贷资金需求大有反差,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求有反差,这"三个反差"的存在,凸现出尽早尽快探索构建欠发达县域信贷资金回流体制机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士华 李伟毅
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当同时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贷款人必须考虑非对称信息对行为(工作努力)和类型(生产力)的影响,他们将根据自身的可获得信息量、信贷处理成本、借款人担保禀赋等因素,设计出适应于不同类型借款人的信贷合约,从而实现信贷资金配置。对两类贷款人("小贷"贷款人和"农信"贷款人)的信贷交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贷"的信贷合约条件比"农信"的信贷合约条件更具有可变性;"小贷"借款人比"农信"借款人更富裕且生产力更高;"农信"中的高生产力借款人更可能转移到"小贷"来申请贷款。政策启示在于创新农村信贷合约、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信贷合约 信贷资金配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士华 郭雨林 杨涛
针对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村信贷市场,本文基于金融联结机制模型,分析农户信贷资金配置策略问题,认为,在金融联结机制下,贷款违约的惩罚力度将对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实证证实了在高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可能更加关注借款人未来偿还因素的甄别和监督;在低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更多注重有关借款人履约特征方面的甄别和监督。政策含义在于设计有效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合作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村信贷合约有效履行的制度设施,以及在既有的农村金融存量基础上,通过类似于金融联结的农村信贷制度创新,来整合与深化农村金融市场。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金融联结 信贷资金配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术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县域金融资源外流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引导资金回流农村、服务县域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和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引导县域机构加大对县域的信贷投放。以贵州省为例,2012年,全省地方法人机构新增贷款中农村信用社占66.1%,农村信用社贷款占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67.4%。全省农村信用社85家法人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效率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评价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分析资源是否流向有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本文借鉴Jeffrey Wurgler的研究方法,对2000年以来北京市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在26个主要行业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与北京城市特点、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状况、行业利润率以及价值创造能力总体上呈现出较高相关性,但也存在对一些行业投入过度集中或对其发展趋势不够敏感等问题。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资金 配置效率 北京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文举
国家为消除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严重消极影响,在宏观上适当收缩信贷规模,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必要的。但是,国家在宏观控制上对农村和城市的信贷资金没有区别对待,而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对农村信贷实行财政和金融渠道“双重紧缩”的过度政策,将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大的波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文振新 卢英建
在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县域经济金融快速协调发展,一直是基层央行和地方党政殚精竭虑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省级贫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实地调研,给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金融提出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基础 诚信 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济南金融》编辑部课题组
县域内金融资源配置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样本点数据的回归分析论证了县域经济增长和信贷总量的数量关系 ,并进一步揭示了县域金融总量和客观经济发展的矛盾性 ,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金融资源配置 实证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媛 沈坤荣
在市场准入制度变迁背景下,以江苏省为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县域银行网点布局对农村信贷资金流动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县域本地银行网点的增设提升了农村贷款市场竞争度,显著增加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净流入;分机构而言,股份制银行和准入新政前的大型银行倾向于通过新增网点转移本地资金,表现为抽水机效应,而县域法人银行、准入新政后的大型银行增设网点则表现为引水渠效应;分地区而言,经济发达县域银行网点的增设形成了市场内部的同质化竞争,引致农村信贷资金的抽水机效应,而经济欠发达县域银行网点的增设形成了市场内部的差异化竞争,体现为信贷资金的引水渠效应。
关键词:
市场准入 县域银行 农村金融 信贷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骆波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信贷资金供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应在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功能,改革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信贷资金 供需缺口 信贷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郁
在城乡长期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会强化资金从农村流出。虽然我国持续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但因未能触及根本性的供给制度约束,仍无法破解城乡金融资源"逆向"配置的问题。现行金融体系在满足金融需求上存在一定机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金融抑制与"有效需求"不足、农信系统支农定位屈从于趋利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势单力薄、政策性金融引导效力未能充分发挥及支农信贷政策缺乏激励约束效力等,金融机构对农"放贷难"导致农村"贷款难"。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对农业农村优先投入的保障问题,急需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政策性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因此,应从重塑政策性金融战略使命、强化对支农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促进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有机衔接、发挥政府基金先导启动作用及激活农业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建立起引导资金回流、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由于农村经济与县域金融固有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尚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县域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县域金融服务乏力、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的情况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2010年,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以下简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