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6)
- 2023(8100)
- 2022(5790)
- 2021(5043)
- 2020(4025)
- 2019(8727)
- 2018(8578)
- 2017(16578)
- 2016(8585)
- 2015(9808)
- 2014(9738)
- 2013(9366)
- 2012(8231)
- 2011(7406)
- 2010(7657)
- 2009(7687)
- 2008(6577)
- 2007(5959)
- 2006(5631)
- 2005(5356)
- 学科
- 济(35622)
- 经济(35583)
- 管理(26292)
- 业(26177)
- 融(25047)
- 金融(25047)
- 银(22243)
- 银行(22235)
- 行(21647)
- 企(21044)
- 企业(21044)
- 中国(20540)
- 农(11859)
- 业经(11121)
- 中国金融(11005)
- 制(10989)
- 地方(10954)
- 方法(10728)
- 财(10455)
- 数学(9077)
- 数学方法(8976)
- 农业(8881)
- 发(7593)
- 体(7407)
- 务(7255)
- 财务(7224)
- 财务管理(7214)
- 产业(6978)
- 企业财务(6966)
- 理论(6518)
- 机构
- 学院(121062)
- 大学(119492)
- 济(51395)
- 经济(50251)
- 管理(44485)
- 研究(41415)
- 中国(39877)
- 理学(37525)
- 理学院(37127)
- 管理学(36433)
- 管理学院(36233)
- 京(25237)
- 财(25117)
- 科学(24282)
- 中心(21347)
- 所(20612)
- 农(19851)
- 财经(19804)
- 江(18803)
- 研究所(18606)
- 经(17975)
- 银(17274)
- 经济学(16985)
- 融(16797)
- 银行(16697)
- 金融(16459)
- 州(16077)
- 业大(16001)
- 北京(15934)
- 行(15704)
- 基金
- 项目(79879)
- 科学(63281)
- 研究(59583)
- 基金(58020)
- 家(50212)
- 国家(49764)
- 科学基金(43058)
- 社会(39592)
- 社会科(37623)
- 社会科学(37612)
- 省(31712)
- 基金项目(30223)
- 自然(26101)
- 教育(26050)
- 划(25515)
- 自然科(25424)
- 自然科学(25417)
- 自然科学基金(24961)
- 编号(24425)
- 资助(22946)
- 成果(19825)
- 发(18927)
- 重点(18342)
- 国家社会(17098)
- 创(16996)
- 部(16953)
- 课题(16660)
- 创新(15883)
- 发展(15473)
- 性(15337)
共检索到195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丽娜
商品金融化是金融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畴迫切需要从货币金融领域拓展到商品金融领域。本文在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融资源具有富集作用。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是商品金融化的内在动力。商品金融化是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的外在表现。通过分析商品金融化的演进路径,考察商品金融化问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商品金融化 金融资源 富集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晨昱
自期货市场诞生后,相应的商品市场便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石油、铜等大宗商品期货也就逐渐脱离商品属性的桎梏,而散发浓重的金融气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剑 陈烨 李崇光
本文构建了商品期货市场"泡沫综合指标"和归因分析模型,测度了2006~2015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整体水平和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商品金融化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近10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程度总体可控,剧烈泡沫现象主要发生于2008~2011年金融危机期间;(2)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金融化特征,股票指数与商品价格泡沫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我国股票市场与商品市场表现出"此消彼长"的资本轮动关系;(3)金融因素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复杂特征,金融因素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机制的影响程度弱于宏观经济因素。本文认为,准确评估和科学防范商品金融化现象及其对商品定价机制的潜在影响,对于推进商品期货市场和商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晴 常建新
本文选取资源富集的6个省区为代表性研究样本,运用1990—2010年整体及分时期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六省的技术进步率,并对不同性质企业的金融支持对技术进步率的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资源富集区中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均对技术进步率产生了负作用,其中国有企业金融支持对于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要大于私营企业,并在西部大开发后愈发明显。
关键词:
私营企业 金融支持 技术进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妍 魏淑杰
企业金融化受到金融资源供给的影响,金融资源地理邻近性的提高可能会抑制企业出于预防性储蓄动机的金融资产配置,而对追逐利润动机的企业金融化则具有促进作用。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银行机构数量来衡量样本企业的金融资源地理邻近性,分析发现:金融资源地理邻近性提高可以显著促进企业金融化水平提升,且该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长期金融资产的增持上(对短期金融资产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样本企业在样本期间的金融化主要是出于追逐利润动机;金融资源地理邻近性提高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剧管理层过度自信,从而促进企业金融化;金融资源地理邻近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企业中更为显著,金融监管的强化和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能够弱化金融资源地理邻近性提高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合理布局金融资源,提高实体部门利润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并加强金融监管,改善企业内部治理,有效遏制企业过度金融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文溥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门限模型进行定量估算,发现当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62%后,我国即表现出了过度金融化的现象。过度金融化将通过扭曲资本配置、劳动力配置和企业决策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过渡金融化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湘勤 薛晴
不同于以往文献主要从个体和微观层面关注民间金融风险,本文借鉴国外有关系统性风险研究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资源富集地区单一产业结构下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内生机制及其对正规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促进资源富集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和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永宣
绿色金融发展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可,中国也正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并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广西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已写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与其他地方相比,发展绿色金融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如何有效地推动绿色金融并逐步适应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求,需要积极探索。以广西河池市为例,分析研究发展绿色金融基本情况及存在难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开放门户 资源富集 绿色金融 实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享光
金融化是与货币化、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现象,伴随金融化的发展,人们日益以货币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形式进行资本和收入的占有与积累。与金融化发展相适应,产业资本主导的积累模式逐渐为金融资本主导的积累模式所取代,这对宏观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过度金融化导致的金融资本的过度积累,不仅造成积累过程的断层和矛盾的累积,而且造成发展的陷阱,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警惕金融化和金融资本积累造成的陷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开拓性、科学性"的学术精神,欢迎10000字左右的有信息增量的理论文章,也欢迎5000字以下的精悍之作。三、本刊全面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一律按匿名审稿制度的要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慕濒 孙亚琼
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出现的经济金融化趋势,使用2005年至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资金来源和使用的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全行业相比,上市带来的金融资源供给缩小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获得金融支持方面的差异,但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表现为:资金配置的利润导向不明确;国有上市公司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实业金融化主要源于金融资源供给的增加而非企业经营利润的增长。这种经济金融化并不能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还可能影响实体经济的金融环境。未来应打破银行作为间接金融媒介的垄断地位,加快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给民营企业更大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殷剑峰
在过去几年中,商品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衍生品交易量大幅度超过了实物的产量,而在衍生品市场中,金融机构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商品买家和卖家,成为了市场的主动性力量。商品市场这种"金融化"现象改变了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以油价为例,实证分析表明,自2003年以来油价的暴涨,其系统性的推动因素就在于石油衍生品市场金融机构过于活跃、甚至是投机性质的交易行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危机频仍,全球经济复苏历程缓慢而艰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也出现明显放缓态势。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量化宽松政策频出,我国虽然没有出现像2008年那样的大规模集中投资,但近年来中央以及地方配套投入的资金规模也相当可观。与此同时,伴随去产能和去库存政策的实施,金融资本在相应行业受到挤压,开始寻找新的投资目标。这些金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璐 闵楠
本文采用詹森指数和均值-方差张成检验方法,考察不同金融化程度下,商品期货对传统资产组合的绩效改善能力。结果表明,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与投资组合绩效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该关系主要体现在收益,而非风险方面;总体上,金融化背景下,商品期货仍具有良好的风险分散功能;在股票债券组合中引入高、中、低金融化程度的商品期货,均有助于降低组合风险,而只有引入中等金融化程度的商品期货才能同时达到提升收益和降低风险的效果。适度金融化有利于商品期货发挥组合优化功能,而过度金融化却会损耗其潜在投资价值。因此,交易所既应鼓励金融资本的良性参与,又需加强对过度投机的监管,着力培养理性投资氛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学红 谌金宇 彭韬
文章通过构建DCC-MVGARCH模型,选取2002—2013年铜、铝、大豆、天然橡胶4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商品期货数据,从商品期货与股票资产的动态相关性这一层面对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大宗商品出现了金融化分层,从2003年开始,有色金属与能源化工产品出现了明显的金融化趋势,而农产品的金融化程度则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表明,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是以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化,是缺少期货定价权的金融化。
关键词:
中国市场 大宗商品 金融化 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