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1)
2023(11579)
2022(9698)
2021(8951)
2020(7707)
2019(17859)
2018(17317)
2017(33273)
2016(17646)
2015(19864)
2014(19513)
2013(19584)
2012(18108)
2011(16624)
2010(17298)
2009(16769)
2008(16150)
2007(14841)
2006(13160)
2005(11938)
作者
(51080)
(42782)
(42381)
(40551)
(27072)
(20485)
(19541)
(16572)
(16066)
(15281)
(14407)
(14339)
(13582)
(13475)
(13471)
(13301)
(12710)
(12442)
(12355)
(12331)
(10688)
(10332)
(10268)
(9750)
(9712)
(9592)
(9492)
(9409)
(8705)
(8533)
学科
(75770)
经济(75698)
管理(54428)
(53029)
(45292)
企业(45292)
方法(32967)
数学(27933)
数学方法(27633)
(27310)
金融(27308)
中国(26510)
(25303)
银行(25273)
(24464)
(21073)
(19823)
(17627)
业经(17220)
地方(16962)
(16161)
技术(15357)
理论(14397)
(13947)
贸易(13935)
(13505)
农业(13499)
(13466)
财务(13430)
财务管理(13399)
机构
大学(256060)
学院(253880)
(108687)
经济(106342)
管理(97353)
研究(86431)
理学(82771)
理学院(81885)
管理学(80539)
管理学院(80046)
中国(72947)
(54147)
(52346)
科学(50968)
(43817)
中心(41996)
(41319)
财经(41108)
研究所(39540)
(39457)
(37112)
业大(35251)
经济学(34650)
北京(34543)
(33162)
师范(32879)
农业(32316)
(32131)
经济学院(31333)
(30607)
基金
项目(162595)
科学(127770)
研究(121152)
基金(117135)
(101297)
国家(100432)
科学基金(85803)
社会(77338)
社会科(73396)
社会科学(73371)
(64046)
基金项目(61601)
教育(55265)
自然(53288)
(53216)
自然科(51989)
自然科学(51969)
自然科学基金(51041)
编号(49893)
资助(47659)
成果(41420)
重点(36982)
(36378)
(36306)
(36158)
创新(34141)
课题(34012)
国家社会(32270)
教育部(31292)
科研(30943)
期刊
(119159)
经济(119159)
研究(77442)
中国(54448)
(41884)
学报(38297)
(37839)
金融(37839)
(36950)
管理(35935)
科学(35141)
大学(28596)
教育(27823)
学学(26402)
农业(23594)
技术(22224)
财经(20882)
经济研究(19330)
业经(18556)
(17999)
问题(15667)
图书(14277)
技术经济(13808)
(13684)
理论(13195)
(12891)
统计(11921)
实践(11882)
(11882)
科技(11816)
共检索到394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满红  郭威  
(一)关于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了"金融深化"的改革,使该理论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1.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抑制理论系统分析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岩  
建立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金融交易本质上是就财产权利所作的契约安排,因此每一种融资方式都可以视为一种不完全契约。本文把债务融资方式分为关系型和保持距离型两种,在Hart-Moore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企业债务融资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对两种债务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项目投资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关系型债务融资具有帕累托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审计的一般本质探究金融审计本质。首先,从内涵上来说,金融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信息和制度三个维度对金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独立鉴证、评价和监督,并将审计结果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金融治理制度安排,金融审计需要顺序履行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审计职能。其次,从外延上来说,金融审计可以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内容方面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审计,这些不同类型的金融审计的共性就是金融审计的共性本质。最后,分析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金融稽核的差异:金融审计是所有权监督,金融监管是行政权监管,外部稽核是金融监管的方式之一,而内部稽核本质上是内部审计的一种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资源托付的金融委托代理关系有三类:股东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总部与内部单位、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各类关系下,代理人都对委托人承担了金融经管责任,成为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由于自利和有限理性,在激励不相容、合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可能偏离委托人的意愿,从而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为此,金融委托人会推动建立一整套的金融治理体系,金融审计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鉴证、评价和监督金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以促进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更好地履行其金融经管责任。由于金融审计的独特作用路径,股东对外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金融机构总部对内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政府对针对金融监管部门的政府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森  
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企业改造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兼容的现代企业,这是当代中国改革的重要课题。企业重组的内涵不仅是破产、兼并等方式,更重要的内容是通过产权责任清晰,重构投资主体。实现企业重组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历史遗留的债务包袱。对帐面债务的化解,可以通过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处理;而对非帐面债务,可通过设立养老、失业、医疗等基金,构建社会性保险机构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紧密相关。金融创新不仅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包括金融制度的创新。企业制度与金融制度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储昭东  彭璧玉  程昆  
从村镇银行特征出发,构建银监会与村镇银行信贷经理人之间的博弈模型,求解出村镇银行信贷经理人违规放贷概率的函数,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制,得出村镇银行的监管范式是实施威慑性外部人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伟  李忠斌  李海平  
文章通过建立模型,分别从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发现,信息不足导致金融交易成本过高是形成金融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了摆脱农村金融困境的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志辉  李萌  
开发性金融是指具有政府赋权法定政府信用的金融机构,以市场业绩为支柱,通过融资推动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以实现政府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资金融通方式,是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的主流趋势。开发性金融机构是政府增信理论在实践中的天然载体,实施政府增信,发挥政府在市场和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既符合国际惯例,也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缺陷的必然选择,伴随我国未来城市化、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趋势,政府增信将在开发性金融的各创新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单豪杰  马龙官  
本文首先界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念,接着对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评述。在分析金融业的特质性和金融经济史的基础上,结合制度经济学和金融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法治制度是内在的核心基础因素。基于证券市场的运行特性,考虑到目前我国法治体系的缺陷和上海金融市场的禀赋条件,提出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应当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推动力,而证券市场国际化则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何炜  
企业新的经营环境孕育了网络组织的产生。对于这一介于科层制与市场之间的新兴组织,其管理必然有独特之处。因而,对网络组织中关键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人力资本优势和人力过程优势两方面构建了一个关于网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为有效管理网络组织的人力资源提供了思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树堂  
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环境快速变化、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于如何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目前学术界研究不足。文章基于组织行为科学原理和企业组织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态能力分析和提升模型,为实际管理工作者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指明了方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楚宏  吴能全  
交易费用理论的经典“企业-市场两分法”无法对中间组织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与企业和市场相比其优势有哪些做出较好的解释,原因就在于这种分析方法仅仅以交易成本作为衡量各种经济组织效率的唯一标准,只注重效率,不注重效益。而经济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并不一定仅仅取决于节约交易成本,还可以从效益优势中获得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因此,要想对中间组织这种目前越来越普遍存在的组织形式进行更透彻的理解,就必须超越经典的“企业-市场两分法”,构建一个既能反映效率、又能反映效益的新的经济组织的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修华  黄明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角度可以归纳为空间差异、空间过程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三个层次。从这三个层次来看,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态势;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是一个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过程;金融资源空间分布的相互作用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的过程,也是金融功能的空间深化和完善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善民  
资金约束一直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掣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明确提出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支持水平。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尚未形成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梯度化、低成本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文章建立了普惠制金融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普惠制金融的内涵以及普惠制金融扶贫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扶贫的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