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5)
- 2023(10601)
- 2022(8754)
- 2021(7968)
- 2020(6673)
- 2019(15412)
- 2018(14839)
- 2017(28979)
- 2016(15569)
- 2015(17695)
- 2014(17683)
- 2013(17774)
- 2012(16462)
- 2011(14944)
- 2010(15350)
- 2009(15035)
- 2008(14281)
- 2007(13126)
- 2006(11407)
- 2005(10296)
- 学科
- 济(64819)
- 经济(64764)
- 管理(45983)
- 业(44432)
- 企(36284)
- 企业(36284)
- 方法(29218)
- 融(26786)
- 金融(26783)
- 数学(25764)
- 数学方法(25550)
- 银(24498)
- 银行(24476)
- 行(23662)
- 中国(23577)
- 财(19470)
- 农(18905)
- 制(15960)
- 业经(15205)
- 地方(15105)
- 务(13381)
- 财务(13351)
- 财务管理(13321)
- 农业(13186)
- 学(12986)
- 企业财务(12644)
- 贸(12333)
- 贸易(12324)
- 易(12014)
- 中国金融(11153)
- 机构
- 学院(226579)
- 大学(225223)
- 济(92933)
- 经济(90818)
- 管理(84360)
- 研究(74365)
- 理学(71939)
- 理学院(71179)
- 管理学(70027)
- 管理学院(69605)
- 中国(63883)
- 京(47091)
- 科学(45206)
- 财(44642)
- 农(38609)
- 所(38037)
- 中心(37251)
- 财经(35620)
- 江(34633)
- 研究所(34423)
- 业大(32945)
- 经(32179)
- 农业(30436)
- 北京(29889)
- 经济学(29561)
- 范(29378)
- 师范(29107)
- 州(28575)
- 经济学院(26957)
- 院(26425)
- 基金
- 项目(147082)
- 科学(114276)
- 研究(109727)
- 基金(104649)
- 家(90428)
- 国家(89641)
- 科学基金(75884)
- 社会(68902)
- 社会科(65290)
- 社会科学(65263)
- 省(58478)
- 基金项目(55110)
- 教育(50070)
- 划(48729)
- 自然(47162)
- 编号(46355)
- 自然科(45877)
- 自然科学(45861)
- 自然科学基金(45061)
- 资助(42778)
- 成果(38279)
- 重点(33428)
- 发(32990)
- 部(32576)
- 课题(31518)
- 创(30787)
- 创新(28723)
- 性(28474)
- 国家社会(28331)
- 项目编号(28246)
共检索到340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雷
中国金融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态势,集中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体之间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问题的解决除需更新金融法的价值理念—放弃"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二元价值观,改采"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的三元价值观,将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作为金融法重要价值外,还需在金融资源配置公平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法律制度的构建,具体而言包括构建包容的金融监管制度和进行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配置 金融公平 金融监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长民
本文认为,西部金融资源的形成在一定的时点和时期内是有限的。在西部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机会成本高、结构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不断外流甚至"枯竭"的现状下,应探求新路径,从健全金融结构、改善金融外生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融入四大功能区等多角度入手,实现西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金融资源 优化配置 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仕林
面对健康不公平的现实,如何实现健康公平,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制度重构的关键。本文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我国健康不公平的原因在于卫生服务筹资、提供、利用方面的不公平,并对健康公平的实现过程予以分析,提出了健康公平实现要依赖于卫生服务筹资、提供、利用三个环节的公平性,也要借助法律制度从权利公平、程序公平两方面来予以制度性保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博
以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在回顾商业信用再配置理论的基础上,将再配置效应的检验逻辑从狭义的银行信贷视角拓展至广义的影子银行视角,通过构建附加影子信贷的再配置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子信贷这一再配置路径的存在,修正了传统再配置模型对再配置强度的低估;其次,以所有制差异和产能差异为视角,对企业实施再配置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了融资比较优势下的资本逐利动机(而非买方强势下的竞争性动机)是企业进行再配置的真实动因;最后,证明了宽松货币政策既会通过刺激企业的再配置意愿来推升应收账款规模,也会通过改善资金供给环境、加速产品销售与资金回笼来降低应收账款规模,即货币政策对商业信用存在双重干预机制。
关键词:
商业信用 影子银行 再配置效应 货币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张硕
解析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资格权的法理内涵,厘清宅基地"三权"间的关系,明确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功能价值和制度价值,提出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宅基地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欣 唐志武
依据金融资源学说研究吉林省的金融资源分布情况,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长吉图区域存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弱、效率低、空间窄等问题。优化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金融资源配置的路径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提升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吸引外资,优化金融信贷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等。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长吉图 先导区 优化配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风隽
政府主导型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区间效应,即在1996年以前卖方市场条件下,政府控制金融资源配置权总体来说是有效的。但在1996年以后买方市场条件下,政府控制金融资源配置权表现为弱有效抑或无效。
关键词:
政府 金融资源 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的主要体现。作为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城乡金融差距的作用应当值得关注。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进行了深入的分解研究,使用全国数据对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总体差距进行衡量,进而使用省际数据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的省际差异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金融资源配置 城乡金融差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广玉 陈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金融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速度,但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导致金融资源较大程度的错配,并且会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障碍。然而研究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采用DEA方法测度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对其进行技术有效性、规模有效性和投入冗余额和产出不足额的测算,从而得出结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因此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激发经济增长潜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金融资源配置 DEA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华
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可以实现广泛的政策目标,但"教育凭证制度"的本质是改变公共教育资源的传统配置路径,通过引入基于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非竞争性配置环节,使学校由原来从政府手中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直接竞争转变为通过吸引学生实现的间接竞争。由于改变了政府、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制衡机制,从而引发政府、学校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也是教育凭证制度对中国教育制度创新最重要的贡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芬芬 王满仓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2011—2018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内企业的金融错配越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错配,缓解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数字金融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越大,该地区更应该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资源配置 融资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从要素禀赋因素、空间经济学因素和市场化因素等方面构建14个指标体系,采用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中国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非均衡性。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配置 非均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圆 张肃
吉林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吉林省农业金融资源配置现状,提出农业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对吉林省农业金融资源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金融资源配置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 农业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鑫露
基于2015~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与面板门限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间存在门限效应。其中,银行信贷型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双重门限效应、与乡村产业融合有单一门限效应;证券融资型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融合、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均具有单一门限效应。面板门限分位数模型检验可知,银行信贷型、证券融资型金融资源配置在不同分位点、不同门槛值下,对乡村产业融合、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特征。基于此,应从强化乡村产业金融资源倾斜、拓展乡村产业金融资源供给渠道、推动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