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0)
- 2023(15361)
- 2022(13003)
- 2021(12038)
- 2020(10059)
- 2019(22917)
- 2018(22721)
- 2017(43534)
- 2016(23495)
- 2015(26501)
- 2014(26723)
- 2013(26218)
- 2012(24134)
- 2011(22049)
- 2010(22404)
- 2009(21013)
- 2008(19362)
- 2007(17117)
- 2006(15416)
- 2005(13695)
- 学科
- 济(108009)
- 经济(107897)
- 管理(68831)
- 业(61428)
- 企(51666)
- 企业(51666)
- 方法(41576)
- 数学(35992)
- 数学方法(35575)
- 中国(31130)
- 融(27618)
- 金融(27610)
- 地方(26565)
- 银(25877)
- 银行(25834)
- 行(24945)
- 财(24534)
- 农(24369)
- 学(23464)
- 业经(22662)
- 制(21077)
- 理论(17564)
- 农业(16672)
- 和(16180)
- 环境(15675)
- 务(15655)
- 财务(15567)
- 财务管理(15542)
- 体(15402)
- 贸(15150)
- 机构
- 大学(335191)
- 学院(334370)
- 济(138473)
- 经济(135337)
- 管理(130103)
- 研究(115671)
- 理学(111642)
- 理学院(110402)
- 管理学(108510)
- 管理学院(107915)
- 中国(90776)
- 京(71541)
- 科学(70760)
- 财(63131)
- 所(58406)
- 中心(53216)
- 研究所(53194)
- 农(52754)
- 财经(50398)
- 江(49135)
- 业大(48429)
- 经(45660)
- 北京(45605)
- 范(43667)
- 师范(43234)
- 经济学(42347)
- 院(41753)
- 农业(41156)
- 州(40522)
- 经济学院(37839)
- 基金
- 项目(225448)
- 科学(175879)
- 研究(165560)
- 基金(161992)
- 家(140778)
- 国家(139609)
- 科学基金(119384)
- 社会(103691)
- 社会科(98295)
- 社会科学(98265)
- 省(88591)
- 基金项目(85587)
- 自然(76811)
- 教育(75218)
- 自然科(74874)
- 自然科学(74859)
- 划(73687)
- 自然科学基金(73491)
- 编号(68133)
- 资助(67326)
- 成果(55626)
- 重点(50229)
- 部(48970)
- 发(48871)
- 课题(46965)
- 创(46273)
- 创新(43185)
- 科研(42548)
- 国家社会(42461)
- 项目编号(42033)
- 期刊
- 济(157520)
- 经济(157520)
- 研究(101972)
- 中国(66299)
- 学报(53162)
- 管理(48870)
- 科学(47894)
- 农(47630)
- 财(47357)
- 融(40607)
- 金融(40607)
- 大学(39700)
- 学学(37346)
- 教育(36143)
- 农业(32302)
- 技术(29760)
- 经济研究(25702)
- 财经(25237)
- 业经(23940)
- 经(21622)
- 问题(19689)
- 图书(18394)
- 理论(17034)
- 技术经济(16958)
- 业(15811)
- 实践(15372)
- 践(15372)
- 科技(15201)
- 现代(15035)
- 资源(14862)
共检索到505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有效发挥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打通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管道,将金融资源融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合理配置到所需要的产业、行业和企业。然而,现实中存在金融资源"脱实向虚"、"货币空转"现象。从理论上分析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实际出发考察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配置失衡的表现及其成因,重点提出新常态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周晓艳
采用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水平的数据(2000~2007年平衡面板),本文考察了信贷资源在企业的配置状况。通过分析企业外部短期融资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企业的短期融资或信贷资源主要是以企业固定资产和销售收入为依据来配置的。然而,这样的融资配置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很弱,甚至经常是负相关性,表现为很低的融资配置效率。在同样规模的基础上,民企的融资成本和利率弹性均显著高于国企,对于承受了较高实际利率的民企或小企业来说,虽然其往往具有较好绩效,但只能得到较少的融资来源。相反,国企的实际利率和融资成本都低得多,相对民企其却能得到较多外部融资。这可能是企业融资与绩效负相关的主要原因。这样的金融市场传导给商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存亮
河南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以发达的实体经济为基础,而发达的实体经济需要金融资源的优先配置,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优先配置不能靠临时性的措施,而应建立一个符合市场规则的长效机制加以维持。
关键词:
金融资源 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艳平 张梦婷 黄友星
为探究"金融资源诅咒说"背后的实体经济渠道,本文基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视角,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国际证券资本流入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文章以100个经济体2000-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国际证券资本流入规模与流入激增能否通过劳动力配置渠道影响一国生产率增长,结果表明:证券资本流入规模对生产率增长无显著影响,而证券资本流入激增则通过引起劳动力资源转向生产率增长水平更低的非贸易部门损害一国整体的生产率增长。此外,考虑到不同类型经济体之间的异质性,本文又进一步将样本分为高收入经济体和中低收入经济体,发现劳动力配置的中介效应在不同收入类型经济体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高收入经济体中劳动力配置的中介效应不再显著。综上,"金融资源诅咒说"的劳动力配置渠道仅发生于证券资本大规模流入时期,且只存在于中低收入经济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智 万洪斌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1980年至2011年温州信贷资金投入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效率,得出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的结论,并从经济增长方式、信贷结构、金融调控机制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证,从而提出当前形势下地区金融工作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子强
当前经济下行使货币政策面临实现"稳增长"和避免"脱实向虚"的两难困境,流动性总量扩张和结构失衡是根本所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央行必须在适度控制流动性规模的前提下,以实现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为重心,切实强化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性。在政策选择上,应借鉴国际流动性监管的改革和实践,在加大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同时,选择更多的定向操作工具;而创设宏观流动性管理指标,增强流动性管理的权威性和清晰度,亦将是一个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
流动性管理 金融资源配置 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阿克苏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加治堂
优化新疆金融资源的必要性缩小区域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的需要2011年,新疆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的64.5%、浙江省的51.7%,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400元,是全国的77%、浙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皓 沙楠
金融供给侧改革最为重要的便是合理平稳地结构性去杠杆,将过多低效率的金融资源投向更富活力和更具效率的民营企业中去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国经济飞跃发展的四十年,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系列的体制性改革。其中,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即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更高的生产部门转移)、企业所有制的双轨制改革以及近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剑
一、引言针对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一是宏观研究,主要讨论金融功能的效率问题,其研究主要沿循Goldsmith(1969)开创的金融发展理论,研究金融功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有利于储蓄率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凯 梁鹏 王秀丽 彭雯
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社会主体平等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金融投资回报率较高和影子银行规模较大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抑制作用较强,这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金融投资回报率和缩小影子银行规模的渠道缓解企业金融化水平。进一步地,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东部地区以及非高科技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从经济后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降低企业金融化所引发的经营风险。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领域,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晔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充分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迅速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广东经济原有的运行模式难以为继。危机倒逼广东经济转型,广东正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为全省工作主轴,大力推动"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出口导向到内外需并重、从低端加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从繁荣珠三角经济到发展全广东经济转变。结合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实践,笔者认为推动广东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顺应社会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仁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浙江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本文在深刻分析浙江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变化,揭示转型升级是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新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浙江金融业要以支持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加快自身产业培育,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词:
金融产业 经济转型 “十二五”规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志红 周婷 琚望静
当下我国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日渐突出,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支持作用,厘清金融自由化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调节关系,有利于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互融互促。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采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探究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以及金融自由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趋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以金融自由化为门限的双门限效应,即两者存在非均衡性关系。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受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负向调节。当市场化改革处于初步阶段时,金融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随着金融自由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市场化改革漏洞凸显,致使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非均衡性抑制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本文分别探究了金融发展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不同金融自由化程度上,金融发展各方面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国情分别从金融自身发展及其自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自身积累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伟 张雪芳
在对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显著优化了我国实体经济资本的配置,而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的发展虽然促进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效果不明显。研究还发现:在所引入的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较大。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优化作用越显著,但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自身对资本配置的优化作用在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