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3)
- 2023(17116)
- 2022(14578)
- 2021(13614)
- 2020(11231)
- 2019(25649)
- 2018(25271)
- 2017(48882)
- 2016(26186)
- 2015(28945)
- 2014(28858)
- 2013(28383)
- 2012(25969)
- 2011(23308)
- 2010(23573)
- 2009(22222)
- 2008(21042)
- 2007(18853)
- 2006(16582)
- 2005(14921)
- 学科
- 济(98718)
- 经济(98577)
- 管理(84673)
- 业(81924)
- 企(70925)
- 企业(70925)
- 方法(43724)
- 数学(37238)
- 数学方法(36826)
- 中国(32338)
- 财(31865)
- 融(29524)
- 金融(29521)
- 银(28192)
- 银行(28146)
- 行(27049)
- 农(26444)
- 制(26179)
- 业经(24765)
- 技术(21982)
- 务(21275)
- 学(21235)
- 财务(21202)
- 财务管理(21164)
- 地方(20807)
- 企业财务(20277)
- 理论(18684)
- 农业(18122)
- 体(17384)
- 贸(16739)
- 机构
- 大学(367471)
- 学院(365247)
- 济(146036)
- 管理(145356)
- 经济(142788)
- 理学(125404)
- 理学院(124049)
- 管理学(122076)
- 管理学院(121392)
- 研究(120883)
- 中国(96340)
- 京(77488)
- 科学(73323)
- 财(72414)
- 所(59790)
- 财经(57232)
- 农(56494)
- 中心(56411)
- 研究所(54195)
- 江(53914)
- 业大(52761)
- 经(51993)
- 北京(48942)
- 范(46135)
- 师范(45684)
- 经济学(44876)
- 院(44055)
- 州(44010)
- 农业(43915)
- 财经大学(42880)
- 基金
- 项目(249087)
- 科学(196907)
- 研究(183787)
- 基金(181228)
- 家(157204)
- 国家(155886)
- 科学基金(134767)
- 社会(116701)
- 社会科(110726)
- 社会科学(110701)
- 省(97905)
- 基金项目(96137)
- 自然(86746)
- 自然科(84707)
- 自然科学(84689)
- 教育(83930)
- 自然科学基金(83204)
- 划(81714)
- 编号(73882)
- 资助(73809)
- 成果(60709)
- 创(55665)
- 重点(55324)
- 部(54821)
- 发(52488)
- 创新(51351)
- 课题(51152)
- 制(48866)
- 国家社会(48172)
- 教育部(47439)
- 期刊
- 济(158832)
- 经济(158832)
- 研究(111001)
- 中国(75298)
- 学报(57041)
- 财(56882)
- 管理(55579)
- 科学(52950)
- 农(51294)
- 融(46291)
- 金融(46291)
- 大学(43864)
- 教育(41399)
- 学学(41321)
- 农业(34450)
- 技术(31082)
- 财经(28793)
- 经济研究(25164)
- 业经(25120)
- 经(24557)
- 科技(20202)
- 问题(19953)
- 理论(18583)
- 业(17975)
- 技术经济(17663)
- 图书(17339)
- 实践(16909)
- 践(16909)
- 版(16797)
- 现代(16487)
共检索到545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韦娜 吕鑫 马婷婷 王伟楠
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和融资需求出发,研究科技金融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聚焦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对金、产、研融合提出新要求,基于不同类型的金融资本促进金产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展与成效的研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阐述金、产、研融合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原理及现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构建金产研良性循环机制的着力点与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资本 科技成果转化 良性循环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多广 董纪
<正>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力量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被确定为首篇大文章,彰显了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大国科技博弈的逻辑更加错综复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家龙
立足安徽科创优势,始终把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银行业和保险业两个体系资源,突破关键堵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徽银保监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构造农业投入良性循环机制的研究王宁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紧密的要素关联、产品关联和市场关联。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农业又是独特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它自身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农业的发展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苏素 向亚平
本文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现状,指出其主要问题在于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良性的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在借鉴发达国家安全监察网络和安全保险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生产循环投融资体系,该体系通过安监局、生产企业、保险公司、安全投资公司和中介公司在追求各自目标下的行为合力,实现安全生产与保险联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美玉
党群干群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描述与论证新农村中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过程与机制:实现农村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关键是处理好利益关系,要处理好利益关系必须预防腐败,扶持农村社会团体是预防腐败,实现共赢的新生力量,有效预防腐败产生干群信任,干群信任是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起点和归宿。
关键词:
苏南新农村建设 干群关系 良性循环 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翼鸿 潘典洲
一、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打“白条”是现行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现象,建立收购资金良性循环机制十分必要和迫切。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筹措和供应管理是近几年经济生活中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湖北的实际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收购资金特别是秋季收购资金筹措工作一年比一年重视,一年比一年下的劲大,但“白条”不仅没有消失,相反收购打“白条”的数量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庄芹芹 王颖 王起健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推动大国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支撑。从理论逻辑出发,实现良性循环要整合三大体系、畅通六大循环路径。其中,关键核心技术是源头活水,决定了循环质量;产业是核心载体,塑造了循环动力;金融是保障力量,影响了循环效率。针对当前我国循环堵点,借鉴发达国家高效良性循环经验,应完善宏观顶层机制设计,推动政策协同和落地衔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市场导向的循环机制,构建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以人才链为关键纽带,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循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涂圣伟 张玉静
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本质上是高效率要素供给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效益提升的过程,既具有三者循环的一般特点,也具有农业部门特点所产生的特定性。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包括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农村金融形成的彼此支撑、有效贯通的大循环,以及以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升级、农村金融发展为出发点的三个正反小循环。涉农“科技-产业-金融”循环面临农村要素优化组合配置不畅、涉农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滞后、农村金融科技发展不充分等堵点。论文认为应从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升级、农村金融发展三者的协同性,循环节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各循环节点的自驱力三个层面入手,推动实现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崔泽洋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金融和房地产的良性循环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上一轮金融危机中应运而生的金融机构,在回归主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优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建国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多要素、进化性、循环性结构体系,其良性运行是高校提高科技创新产出率、转化率的基本保证,是现代优质大学的根本要求。为此,针对高校科研现实表现出的诸多制约因素,就体系特色、队伍优化、注重应用、科学精神、基地建设、团队建设、教科关系、奖励政策、经费拓展、国际合作等诸方面展开对策研讨,以求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内外双循环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
高校科研 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 科技转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昀
创新是企业家利用技术发明进入市场并获得利润的经济活动,这一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是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力求实现从科技到市场再到产业的转化,其间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由于创新具有外溢效应,且充满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使得创新资金供给往往低于最优水平,故而需要金融体系为“科技-产业”转化过程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源头活水,产业创新是主要路径,金融服务是融资手段,三者在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需要坚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准确把握创新发展规律,使得金融资源的动员和配置更好地与企业创新的周期性特征和技术特性相匹配,从而推动科技进步更好转化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周皓
"一放就话,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典型特征。过去十多年的改革并未使经济发展走出这一怪圈,反而使之表现得更为强烈。中国经济非良性循环的根源,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因此有必要深入考察我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产生恶性循环的内在机制,为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从而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使中国经济走入"一放就活,一活就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利 谢家智 吴玉梅
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统筹金融资源促进农村生态金融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从研究农村金融资源困乏作为切入点,利用金融生态理论构造了生态金融链的循环系统,围绕生态金融链,提出了统筹城乡金融资源,促进农村生态金融链良性循环的举措。
关键词:
统筹 资源 金融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在世界贸易领域里,已经出现良性和恶性循环发展机制,而教育、人才与经济效益的循环作用机制已客观存在。本文从我国东西部的具体情况入手,认为人力资本增值,即把教育投资当作企业发展资本是产生良性循环的先导;技工贸结合能促使循环发展机制的跃变,并提出了技工贸结合的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