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4)
2023(15795)
2022(13482)
2021(12340)
2020(10312)
2019(23375)
2018(22725)
2017(43206)
2016(23274)
2015(26255)
2014(26114)
2013(25665)
2012(23956)
2011(21628)
2010(22182)
2009(21053)
2008(20459)
2007(18715)
2006(16522)
2005(15226)
作者
(66670)
(55432)
(55345)
(52966)
(35454)
(26731)
(25529)
(21246)
(20971)
(20010)
(18968)
(18550)
(17579)
(17576)
(17464)
(17326)
(16679)
(16426)
(16219)
(15907)
(14002)
(13547)
(13427)
(12822)
(12702)
(12428)
(12212)
(12181)
(11253)
(10979)
学科
(106973)
经济(106876)
管理(67597)
(64769)
(54480)
企业(54480)
方法(40556)
数学(34928)
数学方法(34612)
(32387)
中国(32016)
(29084)
金融(29079)
(27461)
银行(27412)
(26283)
地方(25863)
(25668)
(22849)
业经(22582)
(22378)
财务(22338)
(22295)
财务管理(22280)
企业财务(21269)
(17948)
贸易(17932)
农业(17479)
(17359)
理论(17146)
机构
学院(332476)
大学(330062)
(143375)
经济(140295)
管理(119936)
研究(113859)
理学(101249)
理学院(100098)
管理学(98399)
管理学院(97768)
中国(93273)
(70644)
(68548)
科学(66721)
(58461)
财经(54683)
中心(54067)
(53298)
(52461)
研究所(52256)
(49205)
经济学(46069)
业大(44919)
北京(43553)
(43336)
师范(42904)
(42032)
农业(41736)
经济学院(41393)
财经大学(40278)
基金
项目(206415)
科学(160857)
研究(154789)
基金(147399)
(126785)
国家(125694)
科学基金(107080)
社会(98237)
社会科(92991)
社会科学(92964)
(82044)
基金项目(76966)
教育(71765)
(67540)
自然(66074)
自然科(64466)
自然科学(64450)
编号(64184)
自然科学基金(63292)
资助(60672)
成果(53819)
重点(47153)
(45893)
(45517)
课题(44699)
(43323)
(40901)
创新(40490)
国家社会(40411)
大学(39664)
期刊
(168021)
经济(168021)
研究(104962)
中国(68576)
(60054)
学报(49916)
(48894)
(46453)
金融(46453)
管理(44397)
科学(44203)
大学(37486)
教育(37153)
学学(35193)
农业(31706)
技术(28746)
财经(28710)
经济研究(28184)
业经(25754)
(24813)
问题(21026)
(17736)
技术经济(17176)
(16785)
财会(16637)
国际(15975)
理论(15966)
(15890)
统计(15772)
商业(15689)
共检索到522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朝龙  吴迪曼  
金融资本积累具有从生产性积累向寄生性积累偏移的内在趋势,这表现为创业利润的获取从推动技术革新为主向以推高证券价格为主偏移,信用制度从支持生产向支持虚拟资本交易方向偏移,金融创新从方便资本动员向金融赌博和金融欺诈方向偏移,金融资本的投资重心从制造业日益向寻租性的地产金融偏移,消费信用制度的设计从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向建立新型高利贷体系的目标偏移。金融资本的寄生性积累导致了债务膨胀和产业萎缩。一方面,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过度信用投放导致了经济体的债务膨胀;另一方面,金融资本寄生性积累所带来的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成本高企等因素导致了产业萎缩。债务膨胀和产业萎缩相互加强,导致了金融资本寄生性积累的债务通缩趋势,正是这一趋势把金融资本主义引向了大萧条。金融寡头集团以国家名义实施的危机救助政策没有消除危机,只是使危机向国家财政危机、公共信用危机、福利体系危机以及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危机转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朝龙  吴迪曼  
2008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危机不是局部的、片面的危机,而是根源于金融资本自身积累方式的全面危机。金融资本是在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垄断融合的基础上产生并进一步支配着不动产、国债、货币发行权等等的总资本。在对生产关系全面支配的基础上,金融资本通过专利权、定价权、创业利润、地产寻租、股票投机、盗窃国库、铸币税、汇率投机等途径建立了一套日益自主的寄生性积累体系。金融资本的寄生性积累使寄生阶层膨胀、贫富差距拉大、市场规模缩小、制造业成本增加,使社会再生产萎缩。金融资本滥用信用体系缓解危机的努力,又造成了从个人、企业到公共权力的沉重债务负担;债务膨胀和产业萎缩互相强化,把资本主义引向债务通缩危机,引向大萧条。新自由主义采取降息、减税、量化宽松等政策对金融危机进行救助,使21世纪的新版大萧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1929年那样的断崖式危机,却加剧了主权债务危机、福利社会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和国际关系危机,催生了右翼民粹主义,加速了政治反动;也加速了民众的动员,为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为消除金融资本寄生性积累的生产关系根基准备着条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猛  
文章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解释政府负债率在全球范围内先降后升的"V"形走势。研究发现,劳资关系推动了政府债务的发展演变。在劳方地位强化阶段,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生产相对过剩问题并不突出,并且"上层建筑"表现为"加强管制",政府负债率相应地由高变低;在劳方地位弱化阶段,劳动生产率飙升,而实际工资停滞,同时,"上层建筑"的体现是"放松管制",并诱使债务杠杆部分地从家庭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转化,政府负债率进而由低变高。文章还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对政府负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猛  
文章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解释政府负债率在全球范围内先降后升的"V"形走势。研究发现,劳资关系推动了政府债务的发展演变。在劳方地位强化阶段,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生产相对过剩问题并不突出,并且"上层建筑"表现为"加强管制",政府负债率相应地由高变低;在劳方地位弱化阶段,劳动生产率飙升,而实际工资停滞,同时,"上层建筑"的体现是"放松管制",并诱使债务杠杆部分地从家庭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转化,政府负债率进而由低变高。文章还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对政府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尽管经济增长是很多政策手段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但从具体对应关系看,防范债务风险的关键不在于刺激经济增长,而在于改善收入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惠昶  孙涵  
债务的有效使用能使债权国和债务国实现互利互惠,但如果债务使用不当,无法转化为资本,反而会导致经济衰退、本国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下降,且无法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希腊没有把外债用于发展生产、扩大贸易,而是直接用来提高工资和社会福利,结果造成了GDP和人均GDP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无力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为了偿还外债,希腊政府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引起希腊国内广大民众与政府发生对抗;希腊不能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又与债权国发生了经济对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引起热议。关于数字货币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数字货币到底是不是货币;二是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这里涉及两种数字货币,即自发的数字货币和法定的数字货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前者本身没有价值,只能通过现实货币这一桥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间接充当一般等价物;后者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由中央银行发行和调控,只是货币的数字化发展。尽管数字货币的推广和使用已成必然趋势,但两种数字货币的发展均受合法性、社会认可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国家对两种数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引起热议。关于数字货币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数字货币到底是不是货币;二是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这里涉及两种数字货币,即自发的数字货币和法定的数字货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前者本身没有价值,只能通过现实货币这一桥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间接充当一般等价物;后者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由中央银行发行和调控,只是货币的数字化发展。尽管数字货币的推广和使用已成必然趋势,但两种数字货币的发展均受合法性、社会认可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国家对两种数字货币的态度和技术水平及其普及度,则给两种数字货币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在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运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周期等经济学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或相互结合,或批判性的继承,采用独特的分析视角和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关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利润率下降研究的理论成果,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模型对经济周期的解释,综述了西方学者从熊彼特主义、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周期的不同解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庆欣  张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要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避免马克思指出的"经济人"的缺陷的基础上,在遵循他关于"人的一般本性"的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在对马克思考察的"变化的人的本性"的变化趋势的深刻把握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做出回答。从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间,存在着运用、发展与创新关系。证明"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重要成果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指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变革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对人类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是最管用的学问。历史证明它最有价值,它的四次飞跃带动了四次历史大步前进,撕破资本主义旧世界,使贫弱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各类应用性部门经济学以革命灵魂、丰富营养、科学方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同志部署了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使之与时俱进、优化升级,真正成为从各方面为人民造福的当代最管用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精神能够扫除各种错误思潮的"雾霾",尤其是揭露新自由...
[期刊] 求索  [作者] 郑宇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磊  
确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属于实证科学的依据,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个观点是否已经实证,或者是否具有实证的可能性,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否具有实证的性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性质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实证性质是嵌入在逻辑起点、理论内核以及认识过程之中的。唯物辩证的"抽象力"是政治经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实证性质的具体路径。用计量经济模型"跑数据"虽然能够实证出经济变量之间的真实关联,但这种关联背后的内在根源仍然有待经济理论的进一步的揭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内在规律的《资本论》,是不可能依靠计量经济学的"跑数据"来完成的。《资本论》既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内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的宏观样本数据对唯物史观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