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9)
2023(9157)
2022(7597)
2021(7050)
2020(6064)
2019(14147)
2018(13656)
2017(26881)
2016(14262)
2015(16213)
2014(16384)
2013(16377)
2012(15377)
2011(13976)
2010(14354)
2009(14091)
2008(13514)
2007(12418)
2006(10752)
2005(9862)
作者
(42063)
(35304)
(35167)
(33695)
(22333)
(16958)
(16203)
(13749)
(13270)
(12528)
(11818)
(11764)
(11220)
(11147)
(11039)
(10891)
(10703)
(10298)
(10205)
(10142)
(8689)
(8638)
(8636)
(8113)
(8057)
(8003)
(7790)
(7717)
(7151)
(7116)
学科
(63617)
经济(63554)
(43631)
管理(41928)
(36721)
企业(36721)
方法(30885)
(27296)
金融(27294)
数学(26760)
数学方法(26549)
(24683)
银行(24661)
(23849)
中国(22755)
(19791)
(16775)
(15291)
业经(14183)
(13781)
财务(13732)
财务管理(13704)
地方(13616)
(13379)
企业财务(13127)
(11748)
贸易(11740)
农业(11732)
理论(11724)
(11392)
机构
大学(214368)
学院(212957)
(92738)
经济(90776)
管理(81513)
理学(70211)
理学院(69455)
研究(69304)
管理学(68336)
管理学院(67954)
中国(60343)
(44918)
(44010)
科学(40885)
财经(35915)
(35641)
(35196)
中心(34403)
(32512)
研究所(31941)
(31424)
经济学(30508)
业大(30421)
农业(28223)
北京(27837)
经济学院(27774)
财经大学(26870)
(26317)
师范(26059)
(25848)
基金
项目(135854)
科学(106860)
研究(99734)
基金(99388)
(85338)
国家(84609)
科学基金(72661)
社会(64472)
社会科(61132)
社会科学(61113)
(53013)
基金项目(52639)
教育(46046)
自然(45652)
自然科(44601)
自然科学(44585)
(44203)
自然科学基金(43825)
资助(41075)
编号(40649)
成果(33596)
(30837)
重点(30783)
(29623)
(28903)
课题(27553)
创新(26910)
教育部(26798)
国家社会(26636)
科研(26241)
期刊
(98456)
经济(98456)
研究(63158)
中国(39149)
(36218)
(35836)
金融(35836)
学报(32215)
(31999)
科学(29161)
管理(27533)
大学(24428)
学学(23170)
农业(20296)
教育(19065)
财经(18779)
技术(17162)
经济研究(16181)
(16042)
业经(15171)
问题(13273)
理论(11508)
技术经济(11158)
(10643)
(10465)
实践(10339)
(10339)
商业(10277)
统计(10074)
(9935)
共检索到316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学  梁灏  
在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互作用的关系上 ,西方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对象 ,先后从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对关系、非常信用与创新、资本边际效率与货币利率相对关系、IS———LM曲线、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对价值、现代金融流动性与创新等角度 ,在现实意义层面逐步对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 ,揭示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局部真理 ,为我们在更高层面上的理论整合和演进、创新奠定了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凡保  
本文介绍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现有理论,分析了中国出现产业资本参股和控股金融资本的具体原因,利用GeorgeA.Akerlof的“掠夺”模型揭示了其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的威胁,并针对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莉娟  
马克思、希法亭和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高利贷等生息资本,再到货币资本的独立运营,最后到垄断性的金融资本,资本形态在不断地发展、变动着。商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的更迭,其动因既是生产力的提高和信用的扩展,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代表着资本发展的最抽象和最高级的形态,它的崛起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的基本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郝继伦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中国发展●郝继伦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巨型化、集团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和以垄断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以至从外在信贷联系转向内在资本结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莉  马玲  郭立宏  
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产融结合现象。对产融结合相关理论的梳理,有利于认识我国的产融结合现象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文中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依存关系、影响产融结合的因素及产融结合对经济的影响为主线,力求梳理清楚产融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的重点及其发展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伍华林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产融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而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应利用有效条件进行产融结合。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经验,从产融结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产融结合的条件。指出产融结合的条件来源于产融结合主体的各个方面,主要是由法律政策、市场机制、资本结构和经营管理等所决定的,产融结合的有效条件是这些方面的有机整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当金融资本尚未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重点是创设条件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当金融资本进入达到相当规模的时候,就要考虑教育领域吸纳贷款的适度规模,主要是还贷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玉堂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已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分化,金融资本已经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市场经济中流动较为活跃的资本形式。然而,金融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负债经营,因此,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大化增值、提升我国金融资本的流动绩效对于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铭杰  
资本逐利内在地包含了对其自身的限制,其不断突破这一限制的努力推动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资本寻求利润最大化引起了竞争,作为竞争的原因和结果,资本发生了集中并进而形成垄断。垄断资本的逐利行为引起银行和工业资本的融合,从而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为了不断突破利润率国界、资本来源、产业部门的限制(即为了利润最大化)而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李克强总理指出,深化金融改革,必须优化金融机构布局,改进金融机构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聚祉  
中国的金融资本:可能与现实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生陈聚祉一、中国金融资本形成的可能性和条件1.金融资本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史上,金融资本概念最早是由希法亭提出的。但是,希法亭把金融资本与银行资本混为一谈。科学的金融资本概念是由列宁提出的。列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刚  
城乡正规金融资本错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政府干预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以及农户政治经济弱势。首先,政府干预金融资源配置。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特殊的国际环境及国情所采取"重工业优先"、"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农村资金通过"剪刀差"、"信贷资金乡城转移"等形式流向城市。改革开放之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鑫  巩云华  
本文基于北京中关村科技企业收入、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负债性融资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负债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具有互补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济生  罗海波  
运用直接法并使用最新数据估算1985-2006年间流出流入中国的金融资本规模结果显示:中国金融资本双向流动特征非常明显;但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使隐性资本流出规模大幅下降,而通过其它渠道流入的资本,即热钱数量则迅速增加。计量分析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资本流出都对资本流入产生正向影响,反映了部分流出资本又重新回流到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