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8)
- 2023(10377)
- 2022(8105)
- 2021(7461)
- 2020(6531)
- 2019(14395)
- 2018(13800)
- 2017(27311)
- 2016(14167)
- 2015(15724)
- 2014(15550)
- 2013(15518)
- 2012(13965)
- 2011(11844)
- 2010(12434)
- 2009(12292)
- 2008(12143)
- 2007(10849)
- 2006(9654)
- 2005(9137)
- 学科
- 业(82025)
- 企(76159)
- 企业(76159)
- 管理(62480)
- 济(62044)
- 经济(61963)
- 财(38345)
- 方法(27444)
- 融(27347)
- 金融(27347)
- 业经(26985)
- 银(26215)
- 银行(26215)
- 行(25150)
- 务(24427)
- 财务(24411)
- 财务管理(24358)
- 企业财务(23220)
- 中国(23038)
- 农(21903)
- 制(21877)
- 数学(19972)
- 数学方法(19901)
- 农业(16546)
- 策(15480)
- 体(15464)
- 技术(15326)
- 体制(14299)
- 理论(13614)
- 财政(13227)
- 机构
- 学院(198750)
- 大学(190910)
- 济(91283)
- 经济(89678)
- 管理(84559)
- 理学(70957)
- 理学院(70482)
- 管理学(69897)
- 管理学院(69532)
- 中国(58866)
- 财(57626)
- 研究(55025)
- 财经(41060)
- 京(37926)
- 经(37155)
- 江(31466)
- 财经大学(30215)
- 中心(28664)
- 经济学(28595)
- 农(28143)
- 科学(27101)
- 所(26163)
- 经济学院(26083)
- 商学(25902)
- 融(25785)
- 商学院(25692)
- 金融(25247)
- 州(25091)
- 银(24589)
- 北京(23898)
- 基金
- 项目(118811)
- 科学(96103)
- 研究(91629)
- 基金(89148)
- 家(73710)
- 国家(72938)
- 科学基金(66573)
- 社会(62056)
- 社会科(59076)
- 社会科学(59060)
- 省(47033)
- 基金项目(46596)
- 自然(40778)
- 教育(39969)
- 自然科(39866)
- 自然科学(39861)
- 自然科学基金(39265)
- 资助(36571)
- 划(36533)
- 编号(36140)
- 业(30869)
- 创(28886)
- 成果(28411)
- 部(26789)
- 制(26626)
- 国家社会(26098)
- 创新(26001)
- 重点(25762)
- 性(25649)
- 发(25102)
共检索到321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贤环 吴秋生 王瑶
基于我国企业金融化趋势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可能带来系统性重大风险的背景,文章选择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金融资产配置特征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金融资产配置总额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2)持有短期金融资产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表现为"蓄水池效应",是"未雨绸缪"的活动;而持有长期金融资产则挤出了主业投资资金,表现为"挤出效应",提升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舍本逐末"的行为。(3)金融资产配置增量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越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以及属于国有控股公司,则金融资产配置所引起的财务风险越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理性认识金融化趋势下的金融资产配置,充分发挥金融化的积极效果,抑制"脱实向虚"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欢 张谊浩
金融资产配置是企业财务柔性构建的重要手段。企业集团借助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降低了对财务柔性的需要,从而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抑制效应。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上述理论逻辑,研究发现:集团企业与独立企业相比配置了更少的金融资产,企业集团对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外部环境的影响表明:抑制效应在金融发达地区及货币政策紧缩时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金融资产配置在不同企业组织结构间差异的研究文献,也为合理控制企业金融化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企业集团 金融资产配置 财务柔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吾丽娜·艾尔肯 韩珣 陈舒茵
本文利用2007—201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与省级房价相匹配的数据,对房价与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房价水平上升会促进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并且这种效应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方政府干预弱的地区更为显著;房价波动程度的提高会强化金融资产配置动机,并且这种效应在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房价波动也会对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相较于短期、投机性金融资产配置,房价波动程度的上升对长期、投资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即识别出企业是基于"预防性储蓄",而非"利润追逐"动机从事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无论企业出于何种动机从事金融资产配置活动,房价波动程度的提高均会反向调节房价与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房价波动程度的上升通过强化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均不改变本文结论。本文为揭示房地产市场与经济"脱实向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筝 刘放 王红建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可能是出于投机性动机也可能是出于资金储备动机。为此,本文分别从货币政策、股市周期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及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来识别企业配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动因。检验结果显示: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企业会显著提高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水平,且民营企业增持交易性金融资产水平受货币政策变更影响更显著,而不同股市周期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水平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显著缓解了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筝 刘放 王红建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可能是出于投机性动机也可能是出于资金储备动机。为此,本文分别从货币政策、股市周期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及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来识别企业配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动因。检验结果显示: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企业会显著提高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水平,且民营企业增持交易性金融资产水平受货币政策变更影响更显著,而不同股市周期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水平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显著缓解了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缓解了民营企业投资不足,并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支出的持续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具有资金储备的动机,这进一步拓展了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传导机制,此外还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行为角度解释了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泽明 张媛媛
企业ESG表现是真心实意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助推自利行为的“漂绿”工具?文章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ESG表现越好时,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越高,即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了刺激效应;动机识别检验发现,投机套利是企业“漂绿”ESG以配置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基于“压力—机会—借口”的治理视角研究发现,在业绩表现好、环境规制弱(即“压力”小),内部控制质量高、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即“机会”寡),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低、国有产权(即“借口”少)的情形下,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刺激效应会受到抑制。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ESG表现影响金融资产配置的内在逻辑,对完善企业ESG评价体系、抑制企业“漂绿”现象,从而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有所启示。
关键词:
ESG表现 金融资产配置 投机套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博阳 沈悦 张嘉望
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动机出发探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杠杆率的关系,并考察企业经营风险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总额越大,企业杠杆率水平越低。(2)短期金融资产配置"预防性储蓄"动机显著,降低了企业杠杆率;长期金融资产配置的"逐利"动机显著,提高了企业杠杆率。(3)企业经营风险在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杠杆率的关系中起到了强化的调节作用。(4)短期金融资产对于企业杠杆率的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中更加显著,长期金融资产对企业杠杆率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平祥 李宝伟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朵 蔡曦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上来看,保险持股和基金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信托持股对金融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渠道实现。这为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能更好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朵 蔡曦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上来看,保险持股和基金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信托持股对金融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渠道实现。这为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能更好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朝辉 王满四 陈佳
基于实体企业信用风险视角,本文探讨金融资产配置效果,并考察管理者团队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增加金融资产配置可减少实体企业信用风险,但长期看,金融资产的风险缓冲作用在逐渐减弱;管理者团队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的企业,越倾向于增加金融资产配置,这有助于减少实体企业信用风险,而管理者团队学历对金融资产配置与信用风险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管理者团队的年龄及任期对金融资产配置效果的影响越弱。本文研究拓展了实体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经济后果分析,对优化管理者团队结构、降低企业信用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资产 实体企业 信用风险 管理者团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岩 付龑钰
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0—2022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越好,其金融资产配置越少,且该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非污染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资源和治理效应,其中治理效应是保障企业金融资产配置随ESG表现提高而减少的关键。此外,企业在提高ESG表现的过程中,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出“脱虚向实”的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宗朝 吴非 李华民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和扰动企业财务稳定水平来实现的,特别的是,这种不利扰动对于高端创新而言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面临金融资产配置激励时会产生有差异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化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当前政府出台"脱虚向实"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技术创新 机制检验 异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强 张志远
去杠杆是保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考察去杠杆对实体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对于及时调整去杠杆的工作方向和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发现,实体企业在降低杠杆率后会增持金融资产,且这一增持效应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偏向于银行主导的地区。然而,实现去杠杆的企业在增持金融资产后,经营风险随之上升,这种经营风险上升的后果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偏向于市场主导的地区。此外,去杠杆导致金融资产配置增加的作用在资产周转率较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要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并及时监测防范去杠杆可能带来的实体企业金融化风险。
关键词:
去杠杆 金融资产 金融结构 经营风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基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变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双重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环保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政商关系健康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相比于首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上。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主业业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