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4)
- 2023(14550)
- 2022(11865)
- 2021(10727)
- 2020(8832)
- 2019(19726)
- 2018(19250)
- 2017(36909)
- 2016(19270)
- 2015(21251)
- 2014(20635)
- 2013(20451)
- 2012(18924)
- 2011(16961)
- 2010(17707)
- 2009(16853)
- 2008(16324)
- 2007(14969)
- 2006(13562)
- 2005(12829)
- 学科
- 济(90754)
- 经济(90662)
- 业(87037)
- 企(79758)
- 企业(79758)
- 管理(71685)
- 业经(32515)
- 方法(31433)
- 中国(30911)
- 财(29737)
- 农(28150)
- 融(27390)
- 金融(27390)
- 银(25723)
- 银行(25710)
- 行(24987)
- 地方(23947)
- 数学(22861)
- 数学方法(22734)
- 技术(22050)
- 制(21799)
- 务(21369)
- 财务(21339)
- 财务管理(21312)
- 农业(20621)
- 企业财务(20229)
- 贸(19590)
- 贸易(19569)
- 易(19097)
- 理论(16799)
- 机构
- 学院(273601)
- 大学(265252)
- 济(123498)
- 经济(121214)
- 管理(110373)
- 理学(92615)
- 理学院(91744)
- 管理学(90802)
- 管理学院(90271)
- 研究(89321)
- 中国(78506)
- 财(60241)
- 京(55940)
- 科学(47929)
- 财经(46164)
- 江(44310)
- 所(43433)
- 中心(42628)
- 经(41801)
- 农(41485)
- 研究所(38195)
- 经济学(37602)
- 州(35815)
- 北京(35773)
- 业大(34162)
- 经济学院(33915)
- 财经大学(33875)
- 商学(32446)
- 院(32240)
- 商学院(32150)
- 基金
- 项目(168607)
- 科学(135971)
- 研究(130906)
- 基金(122271)
- 家(103329)
- 国家(102262)
- 科学基金(90688)
- 社会(86578)
- 社会科(82415)
- 社会科学(82398)
- 省(68647)
- 基金项目(63994)
- 教育(58127)
- 划(54572)
- 自然(54545)
- 自然科(53302)
- 自然科学(53294)
- 编号(52515)
- 自然科学基金(52454)
- 资助(48445)
- 发(42232)
- 创(42144)
- 成果(41736)
- 创新(38326)
- 业(38122)
- 重点(37520)
- 部(36921)
- 课题(36838)
- 国家社会(36071)
- 发展(35426)
- 期刊
- 济(148236)
- 经济(148236)
- 研究(88560)
- 中国(63059)
- 财(50807)
- 管理(49664)
- 融(43073)
- 金融(43073)
- 农(40614)
- 科学(33336)
- 学报(31007)
- 教育(28786)
- 技术(27193)
- 农业(27159)
- 业经(26779)
- 大学(25687)
- 学学(24197)
- 财经(23823)
- 经济研究(23327)
- 经(20674)
- 问题(18839)
- 技术经济(16974)
- 业(16762)
- 贸(16736)
- 国际(15063)
- 现代(14519)
- 世界(14481)
- 商业(14353)
- 财会(13922)
- 科技(13617)
共检索到446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面对日益凸显的"脱实向虚"格局,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将发生相应转变。本文利用2007—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期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资产配置会显著降低当期企业研发创新,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有助于推动未来时期的企业研发创新,而金融渠道获利则呈现抑制效应。同时,上述效应在不同子样本依旧存在,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的作用在私有企业中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和金融渠道获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前者更多是"蓄水池"的功能,而后者更多是"替代品"功能。因此,为避免过度金融化带来的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加强对企业金融渠道获利的监管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研发创新 蓄水池 替代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面对日益凸显的"脱实向虚"格局,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将发生相应转变。本文利用2007—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期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资产配置会显著降低当期企业研发创新,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有助于推动未来时期的企业研发创新,而金融渠道获利则呈现抑制效应。同时,上述效应在不同子样本依旧存在,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的作用在私有企业中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和金融渠道获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前者更多是"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研发创新 蓄水池 替代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明 张可欣
实体企业配置金融资产不断增长,企业创新投资必然发生相应变化。运用2012-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依据金融资产持有时间长短,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分为流动性和非流动性两大类。实证研究不同种类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对实体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效应,并基于产权性质和技术属性做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创新投资没有产生显著的"蓄水池"效应,而持有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对创新投资则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其中,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挤出"效应更强。公司治理上的差异是影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弱化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对创新投资"挤出"效应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江 石大千
本文以兼具消费品与投资品属性的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供求两方面详解高房价对企业创新的双边作用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房价影响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挤入效应及其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房价的挤出效应(27. 46%)和挤入效应(18. 21%)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实际企业创新水平低于前沿企业创新水平9. 25%;②房价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净效应为负,房价的挤出效应仍然占主导地位;③基于政府行为角度,从土地供应和金融发展两个层面分析房价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土地供应量减少强化了房价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弱化了房价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①要着重从供给侧解决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增加土地供应量,改善土地供应偏向性,释放住房需求,从而弱化房价过快上涨带来的负效应;②促进企业创新着力点在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要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降低金融抑制和金融垄断,提高金融市场发展效率,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大千 杨咏文
以往关于FDI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文献只关注其单边效应,忽略了FDI的双边效应。文章基于中国1998~2015年省级层面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FDI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挤出效应、溢出效应及净效应。结论表明,FDI对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实际企业创新水平低于前沿企业创新水平。FDI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净效应为负,且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和不同省份均未显著改善,FDI的挤出效应仍然占主导地位。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研发资金、研发人员、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城市开放程度和城市化方面存在门槛效应,研发资金、研发人员、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省份的企业FDI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在整体FDI溢出效应不足的前提下,提高上述门槛值可以增强FDI的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创新。
关键词:
FDI 企业创新 双边随机前沿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久琴 郁丹丹
文章利用2007—2008年的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政府科研创新补助对研发投资的"挤出"效应。为了探讨"挤出"的深层次原因,将样本分为补助组、研发组和补助研发组,发现占总样本比例达48.41%的补助组公司,政府补助完全或部分挤出了企业研发。25.24%的研发组公司,企业自主研发,但研发强度较低,并不能对下年度的研发产生显著影响。5.96%的补助研发组公司,研发支出占政府补助的三分之一,补助替代了研发;20.39%的补助研发组公司,尽管补助强度较研发强度显著的低,但补助依然对下年的研发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宗朝 吴非 李华民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和扰动企业财务稳定水平来实现的,特别的是,这种不利扰动对于高端创新而言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面临金融资产配置激励时会产生有差异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化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当前政府出台"脱虚向实"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技术创新 机制检验 异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孝先 张博 刘金涛
构建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支出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模型,以大连市规上企业为样本对比分析三种财政政策对企业R&D内外部支出产生的不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内部和总支出的单项影响强度最大,对其他两项政策工具的综合影响强度有所削弱;对企业R&D外部支出的影响不显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支出的挤出效应最弱,当企业R&D总支出高时,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实体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动机通常表现为资金储备和市场套利。本文构建不同持有动机下的计量模型,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14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法,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高低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与研发创新之间呈现一种替代关系,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并没有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资金储备动机的"促进效应"并不存在;实质上,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是市场套利行为,是对于金融行业高回报率的逐利结果。从各类分项资产看,与交易类金融资产相比,流动性较弱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大;投资性房地产具有较大的套利动机,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最为不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长远
本文应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FDI与国内资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FDI对国内资本存在挤入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与FDI主要以“绿地投资”的方式进入并主要分布于中国实力较强的制造业有关,也与中国市场整体竞争程度较高有关;由于政府“偏向性的”政策和私人资本“发育滞后”,FDI对国有资本的挤入作用大于对私人资本的作用;在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入效应中,金融支持具有“协进”的作用,即金融支持越强,挤入效应越大。
关键词:
FDI 国内资本 挤入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颖君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国内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这表现在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上。本文利用Fry(1995)的模型对1990年至2004年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FDI对我国国内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在东部不同省份存在明显的挤入或挤出效应;在中部不同省份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入效应或效应不确定、不明显;在西部部分省份存在挤出效应,多数省份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挤入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新红 王忠诚
迅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国民经济16个产业的动态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是挤出还是挤入了国内投资,以及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本身会挤出国内投资,高效的金融市场和发达的产品市场可以削弱这种挤出效应,其中产品市场的作用尤为重要;当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带动国内出口或者转移过剩产能时,会挤入国内投资,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则更多地挤出了国内投资;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净效应依然为挤出效应,因此,适宜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政策以及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发挥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作用的重要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张梅兰
文章基于行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海外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海外投资对于国内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是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对这种挤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分行业来看,海外投资对资源型行业和部分服务业的国内投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制造业和战略性资产行业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分不同所有制类型看,海外投资对于内资投资和非政府主导行业的投资具有显著抑制效应,但是对政府主导的投资呈现出一定的加速效应。因此,要审慎认识和把握中国企业"走出去"对经济增长的复杂影响,弱化对"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同时也要重点关注和扶持受海外投资冲击较大的行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晓燕 徐崇波
本文以卡斯-库普曼斯-拉姆齐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动态分析了政府投资、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狭义货币供应量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并利用1990-2014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显著性影响。大规模、长时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对民间投资产生短期的挤入效应和长期的挤出效应。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以创新为驱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民间投资走上持续、快速、健康、稳步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