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80)
- 2023(19802)
- 2022(16269)
- 2021(15153)
- 2020(12546)
- 2019(28619)
- 2018(28201)
- 2017(53922)
- 2016(28600)
- 2015(31836)
- 2014(31173)
- 2013(30536)
- 2012(27848)
- 2011(24887)
- 2010(25293)
- 2009(23421)
- 2008(22599)
- 2007(20259)
- 2006(17892)
- 2005(16311)
- 学科
- 济(120931)
- 经济(120802)
- 业(103773)
- 管理(95037)
- 企(91839)
- 企业(91839)
- 方法(48084)
- 数学(38271)
- 数学方法(37786)
- 中国(37564)
- 业经(36880)
- 农(36659)
- 财(35903)
- 地方(29472)
- 融(29018)
- 金融(29015)
- 银(28345)
- 银行(28324)
- 行(27288)
- 制(27101)
- 农业(25930)
- 务(25771)
- 财务(25700)
- 财务管理(25654)
- 企业财务(24352)
- 技术(24324)
- 理论(23295)
- 贸(20762)
- 贸易(20738)
- 和(20457)
- 机构
- 学院(394773)
- 大学(387041)
- 济(165028)
- 经济(161617)
- 管理(158752)
- 理学(134901)
- 理学院(133535)
- 管理学(131543)
- 管理学院(130788)
- 研究(124300)
- 中国(103993)
- 京(81196)
- 财(79372)
- 科学(70691)
- 财经(61988)
- 江(61870)
- 中心(60513)
- 所(59891)
- 农(58517)
- 经(56215)
- 研究所(53206)
- 业大(52047)
- 北京(51076)
- 范(50143)
- 州(50141)
- 经济学(49721)
- 师范(49680)
- 财经大学(45770)
- 院(45293)
- 农业(44956)
- 基金
- 项目(255101)
- 科学(203948)
- 研究(194678)
- 基金(184596)
- 家(157691)
- 国家(156204)
- 科学基金(137662)
- 社会(125237)
- 社会科(118821)
- 社会科学(118793)
- 省(101668)
- 基金项目(97547)
- 教育(89941)
- 自然(86075)
- 自然科(84154)
- 自然科学(84137)
- 划(83446)
- 自然科学基金(82701)
- 编号(80502)
- 资助(73639)
- 成果(64453)
- 发(58619)
- 创(57967)
- 重点(56865)
- 部(56070)
- 课题(55150)
- 创新(53369)
- 国家社会(51767)
- 项目编号(49766)
- 制(49702)
- 期刊
- 济(190777)
- 经济(190777)
- 研究(118516)
- 中国(85684)
- 财(66212)
- 管理(65829)
- 农(54851)
- 科学(50441)
- 融(49957)
- 金融(49957)
- 学报(49490)
- 教育(47458)
- 大学(40150)
- 技术(39892)
- 学学(37445)
- 农业(36926)
- 业经(33974)
- 财经(31152)
- 经济研究(29174)
- 经(26996)
- 问题(24202)
- 业(21813)
- 技术经济(21396)
- 财会(19415)
- 现代(19259)
- 商业(19102)
- 图书(18642)
- 贸(18417)
- 理论(18062)
- 科技(17974)
共检索到612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汤颖梅 王乐 陈俊聪
基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以及更好地实现创新强国目标,本文利用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不同动机下的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金融资产能促进企业的探索式创新,长期金融资产会抑制企业的探索式创新。机制检验表明,短期金融资产配置通过研发投入和现金流水平机制作用于探索式创新,长期金融资产配置通过“获利效应”和“替代效应”机制影响探索式创新。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在低主业盈利能力和股权激励不足的企业中更显著。考虑外部金融环境影响后,地区金融发展对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且这一调节作用因企业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伟年 陈传明
现有的关于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并没有一致结论。文章将企业绩效细分为新产品绩效和财务绩效,以苏州工业园区186家科技型企业为被试对象,分别研究不同创新战略对不同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创新战略对不同企业绩效有不同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峰 邱玮
鉴于市场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已有研究的不足,在界定市场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区分探索式和开发式两种创新方式,遵循行为/能力-地位-绩效的理论逻辑,构建以市场创新(探索式和开发式)-地位(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绩效为主线的概念模型,分析不同创新方式的作用机理;基于配置理论提出市场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从交互和匹配的双重视角重点阐释两种方式的二元平衡关系;基于297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多元层级回归检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和开发式两种市场创新方式均显著提升企业绩效,但是作用机理不同,前者主要促进差异化优势,后者主要建立低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强度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与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
市场创新 探索式 开发式 绩效 竞争强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宗朝 吴非 李华民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和扰动企业财务稳定水平来实现的,特别的是,这种不利扰动对于高端创新而言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面临金融资产配置激励时会产生有差异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化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当前政府出台"脱虚向实"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技术创新 机制检验 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磊
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高端制造业为样本,实证研究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倒“U”型非线性影响,且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是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磊
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高端制造业为样本,实证研究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倒“U”型非线性影响,且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是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面对日益凸显的"脱实向虚"格局,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将发生相应转变。本文利用2007—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期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资产配置会显著降低当期企业研发创新,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有助于推动未来时期的企业研发创新,而金融渠道获利则呈现抑制效应。同时,上述效应在不同子样本依旧存在,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的作用在私有企业中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和金融渠道获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前者更多是"蓄水池"的功能,而后者更多是"替代品"功能。因此,为避免过度金融化带来的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加强对企业金融渠道获利的监管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研发创新 蓄水池 替代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面对日益凸显的"脱实向虚"格局,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将发生相应转变。本文利用2007—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期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资产配置会显著降低当期企业研发创新,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有助于推动未来时期的企业研发创新,而金融渠道获利则呈现抑制效应。同时,上述效应在不同子样本依旧存在,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的作用在私有企业中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和金融渠道获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前者更多是"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研发创新 蓄水池 替代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竹馨 买忆媛
快速利用手边资源、灵活有效地即兴发挥是创业企业响应环境不确定性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性竞争行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即兴行为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已有文献对创业企业即兴行为的探讨仍停留在初始阶段,所得结论并未深入探究其具体内涵和作用机理,更缺乏创业情境下即兴行为的明确定义。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创业企业即兴行为的内涵及特征规律进行解析,首先从资源视角出发,通过多案例研究识别创业企业即兴行为的内容及双元性特征,将其划分为探索式和开发式两类;随后依照规范的量表开发步骤对两类创业即兴进行了量表开发及实证检验。本文深化了已有研究对创业情境下即兴行为的认识,丰富了创业管理领域和战略性竞争行为的研究视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实体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动机通常表现为资金储备和市场套利。本文构建不同持有动机下的计量模型,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14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法,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高低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与研发创新之间呈现一种替代关系,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并没有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资金储备动机的"促进效应"并不存在;实质上,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是市场套利行为,是对于金融行业高回报率的逐利结果。从各类分项资产看,与交易类金融资产相比,流动性较弱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大;投资性房地产具有较大的套利动机,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最为不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加山 涂瀚匀 赵锐锃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可为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企业作为微观创新主体,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以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框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效应模型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融资约束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金融化抑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打造数字驱动创新生态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钰 李瑶 刘益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了企业间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作为利用式和探索式两种创新的驱动因素时,各自的作用效果和机理,特别是探究了三类社会资本对创新可能的"黑暗面"效应。对206家中国企业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认知资本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作用,对探索式创新的作用呈倒U型;关系资本与两种类型的创新都是倒U型关系,但随着关系资本的增加,相比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会首先达到瓶颈点;结构资本对两种创新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利用式创新的作用是递增的。我们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更好地管理与创新合作伙伴的关系,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利用式创新 探索式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梦丽 王艾敏 张旭婷 王子伦
从公司金融资产配置的角度,选择我国七十余家已上市的单项冠军企业在2016—2020这5年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政府补贴、公司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对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如下:(1)在公司金融资产配比变化的过程中,政府的相关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呈现出非线性的数量关系;(2)所属区间不同的金融资产配置率对于政府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也不相同。进一步来说,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较低时,政府所下发的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而随着金融资产配比的进一步提升,这一关系发生结构性突变,由正向变为负向。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单项冠军企业的创新驱动机制中包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有助于推动本土制造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从而培养出更多制造业方面的“单项冠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腾 汪昌云
本文从股票市场规模、银行业规模和银行业市场化三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发现股票市场相比于银行业更有利于促进企业专利创新,特别是对创新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显著。对影响渠道的分析表明,股票市场促进创新的渠道是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创新产出。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的地区,股票市场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专利创新显著提高了公司未来五年的市场价值。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并辅之以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进而提升公司长期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玲 朱璋 庄雷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逐步由"要素推动"转向"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资金是企业创新活动中最具决定性的投入要素之一,合理有效的融资模式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融资渠道,提高资金投资效率。本文从金融发展角度对融资模式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析,并比较了传统融资模式与互联网融资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融资模式受政策、平台性质、行业、地区的影响较大,不过更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匹配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