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7)
2023(9514)
2022(7852)
2021(6987)
2020(5942)
2019(13199)
2018(12821)
2017(25611)
2016(13385)
2015(14616)
2014(14468)
2013(14447)
2012(13249)
2011(11725)
2010(12163)
2009(11731)
2008(10936)
2007(9981)
2006(8858)
2005(8423)
作者
(36689)
(30655)
(30035)
(29277)
(19115)
(14462)
(13846)
(11701)
(11525)
(10892)
(10473)
(10127)
(9872)
(9738)
(9627)
(9554)
(9030)
(8911)
(8639)
(8619)
(7774)
(7339)
(7240)
(6968)
(6923)
(6864)
(6831)
(6625)
(6052)
(5898)
学科
(57152)
经济(57071)
管理(46658)
(44117)
(38895)
企业(38895)
(27053)
金融(27051)
(24840)
银行(24827)
(23935)
(21362)
中国(21051)
(20511)
方法(20354)
数学(17634)
数学方法(17519)
业经(15588)
(14603)
财务(14575)
财务管理(14546)
(14269)
(14202)
企业财务(14022)
地方(13879)
体制(12321)
产业(12089)
中国金融(11231)
环境(11042)
(9367)
机构
学院(187020)
大学(185055)
(86894)
经济(85248)
管理(71261)
研究(62634)
理学(60313)
理学院(59746)
管理学(59018)
管理学院(58678)
中国(55944)
(45299)
(37719)
财经(34722)
科学(33249)
(31294)
中心(30758)
(30226)
(29038)
经济学(28855)
研究所(26708)
(26643)
经济学院(26143)
财经大学(25861)
北京(23625)
业大(23456)
(23198)
(22825)
(22604)
(22148)
基金
项目(120812)
科学(96877)
研究(91259)
基金(89660)
(76215)
国家(75618)
科学基金(66250)
社会(61476)
社会科(58811)
社会科学(58801)
(48060)
基金项目(47224)
教育(40310)
自然(39998)
自然科(38987)
自然科学(38980)
(38751)
自然科学基金(38344)
资助(36104)
编号(35323)
(29380)
成果(28747)
(27698)
重点(27663)
(27470)
(26568)
国家社会(26413)
创新(25049)
课题(24984)
(24491)
期刊
(97504)
经济(97504)
研究(60039)
中国(39053)
(37698)
(36753)
金融(36753)
管理(28851)
(25030)
学报(24098)
科学(23763)
大学(19620)
学学(18938)
财经(18392)
经济研究(15953)
(15870)
农业(15413)
业经(15364)
技术(14963)
教育(13434)
问题(12712)
(9645)
财会(9581)
理论(9527)
技术经济(9187)
现代(8955)
国际(8859)
会计(8401)
商业(8371)
实践(8281)
共检索到294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家廷  
以2000—2011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能充分反映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围绕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与污染排放控制的关系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金融资产多元化水平提高、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水平提升、金融资产使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程度增加能有效减少污染排放,收入水平提高则加剧了污染排放。各省域的污染排放具有较强异质性,且在考察期内具有逐渐分化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玲  张宏志  
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微观政策着手,把经济产出最大化、经济结构最优化作为目标,把污染物排放量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以洱海流域为例,求出既能有效从源头控污,又能使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控污减排方案。最后,提出整个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当前我国金融形势实际上可以用两个“替代”来描述: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货币替代,即人民币资产替代美元资产;二是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替代,即资本市场工具替代存款类金融资产。两大替代导致了中国金融结构的深刻变化,也意味着本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欢欢  樊海潮  陈诗一  
行业间结构调整与行业内技术进步在污染物总量控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选取了“十一五”规划期间总量控制制度的强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规制强化对污染排放行为和其他经济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规制强化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减排,这一促进作用主要由“减排技术效应”引起。通过结构性分解,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规制强化的减排效应在不同污染密集度行业间的差异性。我们发现,电力部门在行业“结构调整效应”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曾莲  郝佳赫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2003~2015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二者交叉项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随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程度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会相应增多,且金融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对政府规模的正向影响。而第三产业比重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将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在实践中,因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代表地区经济及金融水平朝良好方向发展,故我们不能通过抑制两者正向发展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所以要重点坚持"调结构"的举措,在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展第三产业,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得以有效控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峰  
论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陈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通过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深层次分析,经济学界有识之士早已指出,产业结构失衡是引起我国经济发展起伏、波动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兴林  祁立春  
论产业结构调整与商业金融支持姚兴林祁立春产业结构调整主要靠投资牵引,包括投资增量的推动和投资存量的转移。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目前我国的投资格局已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转变为金融主导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因此商业银行如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莉娜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总量的增长,更表现为结构的调整和演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经济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而优化资源配置正是金融市场的一项基本功能。因此,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  谢芸芸  田发  
本文基于消费金融支付、风险管理、消费信贷、投资四大功能,结合作用机制与两阶段SYS-GMM估计方法来研究消费金融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消费金融能够通过信用催化、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以及政策引导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显著作用;(2)具体来看,消费信贷、储蓄作用于产业结构的估计效果最显著,其次为保险与投资;(3)相较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消费金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效果更好。据此,应在扩大消费金融试点范围基础上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注重金融产业与模式创新、强化居民投资与保险理念,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晓菊  
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仅资本与产业高度融合,而且资本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融资对策是: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继续加大中西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积极推行产业投资基金、规范民间金融、充分发挥政策性投资的引导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企业行为的改变。污染减排政策可通过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驱动产业结构的自发调整。本文运用1999-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门槛效应检验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了中国污染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以及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减排政策能够作为一个有效的倒逼机制,显著驱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污染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并非单调递增(递减)的,当以工业废气排放强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工业废气排放强度的逐渐降低,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两者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即较低的污染减排政策强度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当污染减排政策趋紧时,其对产业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鹏  
文章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理论及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表明:当一国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向第二产业为主导调整时,环境污染状况会恶化;当一国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调整时,环境污染状况会有所改善。文章采用中国2004年至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是不断恶化的。文章认为2004年至2012年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恶化了环境污染状况具有客观必然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楠  
本文从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两大系统以及影响这两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出发,构建反映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后,预测中国环境污染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参数变量的适当调控,分析调整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强度和能源消费强度等不同调控方案对未来环境污染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现有系统发展规律,至2022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预计达到1176190亿标立方米、146.98亿吨和115.57亿吨。2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强度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能够使得环境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近年来,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两大国家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基于2004—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分析两大战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前的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化与废气污染和污水污染之间都呈现正相关,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环境所面临的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废气污染之间呈现负相关,与污水污染之间呈现正相关,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