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9)
2023(9790)
2022(8112)
2021(7364)
2020(5959)
2019(13736)
2018(13244)
2017(25272)
2016(13544)
2015(15442)
2014(15311)
2013(15464)
2012(14350)
2011(12882)
2010(13582)
2009(13210)
2008(12768)
2007(11871)
2006(11058)
2005(10573)
作者
(38747)
(31728)
(31716)
(29889)
(20418)
(15091)
(14573)
(12294)
(12151)
(11662)
(10884)
(10730)
(10412)
(10115)
(9997)
(9824)
(9429)
(9264)
(9254)
(9152)
(8079)
(7857)
(7751)
(7324)
(7303)
(7258)
(7215)
(7065)
(6470)
(6190)
学科
(58544)
经济(58485)
管理(52856)
(52434)
(46631)
企业(46631)
(27174)
金融(27174)
(27077)
银行(27069)
(26104)
中国(25076)
(24352)
地方(20415)
(19389)
财务(19345)
财务管理(19308)
企业财务(18632)
(18577)
方法(18490)
业经(16448)
(15268)
数学(14913)
数学方法(14848)
(11415)
中国金融(11234)
农业(11153)
地方经济(10249)
(9996)
(9710)
机构
学院(189294)
大学(184865)
(79351)
经济(77385)
管理(73855)
研究(63885)
中国(61880)
理学(59455)
理学院(58786)
管理学(58191)
管理学院(57790)
(44397)
(40751)
科学(35255)
(32495)
财经(32460)
中心(32310)
(31722)
(29176)
研究所(28224)
(27329)
(27055)
北京(26800)
(26440)
银行(25429)
(23984)
财经大学(23969)
(23685)
经济学(23459)
师范(23453)
基金
项目(108212)
科学(84931)
研究(83655)
基金(76169)
(64080)
国家(63416)
科学基金(55386)
社会(52520)
社会科(50011)
社会科学(50002)
(43850)
基金项目(39894)
教育(37395)
(35575)
编号(34871)
自然(33831)
自然科(32940)
自然科学(32937)
自然科学基金(32343)
资助(31606)
成果(29340)
(28820)
课题(25043)
重点(24468)
发展(23764)
(23341)
(23248)
(23143)
(22512)
项目编号(21790)
期刊
(102074)
经济(102074)
研究(64188)
中国(48035)
(42006)
金融(42006)
(40022)
管理(33609)
(26118)
科学(22789)
学报(22426)
教育(20556)
大学(17973)
技术(17078)
业经(17031)
财经(16965)
学学(16752)
农业(16577)
经济研究(15220)
(14462)
会计(12484)
财会(12406)
问题(12057)
(10656)
现代(9991)
国际(9929)
理论(9736)
经济管理(9399)
技术经济(9353)
(9327)
共检索到330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津梁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历了20年的发展,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到商业化转型时期再到全面市场化时期,不良资产重组业务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时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回归主业的监管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探索以实质性重组业务为主要方向的"大不良"业务。文章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重组业务的业务类型、业务模式、优劣势分析进行了详细梳理汇总,并对重组业务的演变逻辑、未来业务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波  刘世汉  
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目的就是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以化解我国银行业可能面临的危机。作为新型的金融企业 ,既要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 ,又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 ,更加之入世在即 ,其生存和发展便成了重中之重 ,而这直接取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定位和业务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明华  
本文通过对比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概况,探索性地提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即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首先实行商业化经营与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最终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以市场规则为原则的市场化经营性公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栋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给我国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综合实力,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更好地推进经济持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小民  
下一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迫切需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发展多元化业务,构建多元化业务科学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站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探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陆芳  
经国务院决定成立的中国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批复的各公司章程,其生存期均暂定为10年。未雨绸缪,及时探索并确定 AMC 未来发展的取向,对于稳定各公司现有员工队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为中国金融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金融全球化要求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无疑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滞后昭示了 AMC 发展的取向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均锋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要义“八个坚持”,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之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新要求,准确把握自身在金融强国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抢抓发展新机遇,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湄莹  
新常态下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机遇其一,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换,过剩产能亟待化解。加之多层次金融市场深入发展,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明显,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等,给传统银行业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建忠  姜宝军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经过十几年的转型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未来,AMC如何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提出新策略,取决于其对新常态下AMC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金融功能"全能化"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柳萍  唐卫红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接收、管理和处置四大国有银行长期以来遗留下的不良资产。自成立以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绩斐然。在2003年4家公司经营目标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完成使命的最后期限,如何加快资产处置速度和3年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前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波  朱志强  
中国AMC经过五年多的处置运作后,2004年财政部建立了 AMC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随着“两率”承包方案的实施和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最后期限的明确,AMC面临着未来转型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AMC改革与发展前景及转型模式的分析与选择,对AMC改革与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AMC转型与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个人财富规模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居民理财需求也随之激增。私人财富的迅速增长刺激了理财市场的扩张,据测算,截至2012年末,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理财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财富管理业务已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争相发展的重要业务板块。财富管理业务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财富管理业务体系可以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创新和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丁莎  王晓楠  
2018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52号),进一步规范并放开债转股的股权形式、标的范围和融资来源等。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的相关措施,债转股项目有望持续落地。文章通过分析债转股新规主要内容,探究其对市场的影响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债转股业务提出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冠男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类信贷业务长期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非金融类业务是类信贷业务的主要来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事类信贷业务,既有资金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作用,也有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类信贷业务应辩证看待,一方面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对行业本身乃至国家金融体系改革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类信贷业务,一方面要改善企业的经营思路,充分运用多种手段盘活不良资产;另一方面要改进监管措施,使监管与行业实际情况相匹配。长期来看,缓解市场的信贷需求是解决类信贷问题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