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2)
- 2023(11735)
- 2022(9492)
- 2021(8926)
- 2020(7724)
- 2019(17300)
- 2018(16988)
- 2017(33321)
- 2016(17928)
- 2015(20398)
- 2014(20216)
- 2013(20181)
- 2012(18479)
- 2011(16000)
- 2010(16922)
- 2009(16840)
- 2008(17154)
- 2007(16152)
- 2006(14567)
- 2005(13885)
- 学科
- 业(95020)
- 企(90052)
- 企业(90052)
- 管理(81558)
- 济(76367)
- 经济(76253)
- 财(36384)
- 方法(34105)
- 务(29963)
- 财务(29909)
- 财务管理(29862)
- 业经(29375)
- 企业财务(28586)
- 融(28021)
- 金融(28021)
- 银(26725)
- 银行(26719)
- 行(25610)
- 数学(25260)
- 数学方法(24966)
- 农(24444)
- 制(24243)
- 中国(23385)
- 农业(18217)
- 体(17321)
- 技术(17075)
- 策(16980)
- 理论(16369)
- 体制(15427)
- 划(15276)
- 机构
- 学院(260474)
- 大学(254515)
- 济(110230)
- 管理(108704)
- 经济(107892)
- 理学(90082)
- 理学院(89344)
- 管理学(88293)
- 管理学院(87791)
- 研究(74991)
- 中国(74135)
- 财(62609)
- 京(53220)
- 财经(47252)
- 经(42655)
- 江(42238)
- 科学(39766)
- 中心(38519)
- 农(38145)
- 所(37539)
- 财经大学(34888)
- 州(34640)
- 北京(34127)
- 经济学(32510)
- 商学(32428)
- 研究所(32162)
- 商学院(32151)
- 业大(31577)
- 银(29321)
- 农业(29286)
- 基金
- 项目(149095)
- 科学(119078)
- 研究(113402)
- 基金(109723)
- 家(91634)
- 国家(90692)
- 科学基金(81453)
- 社会(73250)
- 社会科(69627)
- 社会科学(69604)
- 省(58763)
- 基金项目(57317)
- 自然(51789)
- 教育(51474)
- 自然科(50627)
- 自然科学(50619)
- 自然科学基金(49831)
- 划(46782)
- 资助(46311)
- 编号(46189)
- 成果(38214)
- 业(34885)
- 创(34144)
- 部(33497)
- 重点(32276)
- 性(31225)
- 制(31021)
- 创新(30956)
- 课题(30915)
- 发(30404)
- 期刊
- 济(135064)
- 经济(135064)
- 研究(81339)
- 财(59089)
- 中国(55868)
- 管理(50275)
- 融(47283)
- 金融(47283)
- 农(37095)
- 科学(30628)
- 学报(30132)
- 财经(25591)
- 大学(24922)
- 技术(24492)
- 农业(23919)
- 学学(23670)
- 业经(23025)
- 经(21936)
- 教育(21404)
- 财会(19476)
- 经济研究(19411)
- 会计(17191)
- 问题(16604)
- 业(15816)
- 技术经济(15451)
- 现代(14098)
- 贸(13523)
- 理论(13086)
- 通讯(12987)
- 会通(12955)
共检索到427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建
为防范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国家在国有资产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债转股工作。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处置问题关系着债转股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的利益和长远发展。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在国企债转股的前几年设置成优先股以后择机改为普通股,既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改变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有利于银企双方今后在更高层面的合作。
关键词:
债转股 金融资产 股权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魏巍 徐思远 董光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礼耀
不同于政策性债转股以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支持国有企业改制脱困为目的,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的目的在于降低企业杠杆率和债务水平。债转股后的企业融资由债务转为权益,能够提高社会总体权益融资比重,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发挥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经验和比较优势,通过"综合性竞争优势"创新拓展债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瑞
文章分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的角色定位,作为债转股企业的暂时性股东享有股东合法权益,同时起到对贷款债权和企业股权价格发现的作用。进一步从财务管理、企业治理、债权定价以及股权退出四个方面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所遇到的问题,据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审慎推进债转股、严格监督管理、坚持市场化运作,而地方政府应完善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国有企业改革 债转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瑞
文章分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的角色定位,作为债转股企业的暂时性股东享有股东合法权益,同时起到对贷款债权和企业股权价格发现的作用。进一步从财务管理、企业治理、债权定价以及股权退出四个方面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所遇到的问题,据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审慎推进债转股、严格监督管理、坚持市场化运作,而地方政府应完善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国有企业改革 债转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金老
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防范金融风险,在我国议之已久。我国不良贷款数额庞大,经济、金融发展又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处理不良贷款不能是单一的方式,而应采取多种形式。债转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债务重组手段,比较贴近我国实际,但同样牵涉到各方利益,也存在道德风险,需要缜密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春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丁莎 王晓楠
2018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52号),进一步规范并放开债转股的股权形式、标的范围和融资来源等。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的相关措施,债转股项目有望持续落地。文章通过分析债转股新规主要内容,探究其对市场的影响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债转股业务提出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常健 饶常林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是我国所颁布的第一部有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法规,这部法规的出台无疑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重大发展。本文从分析《条例》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发展入手,试图对《条例》的内容作一简单评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全军 龙欢
处理不良资产应与企业转变机制的改革结合起来 ,这是当前的共识。但资产管理公司 (AMC)在其间究竟应承担何种具体责任却说法不一。笔者认为企业转制的成功涉及内部结构治理和外部理顺两个方面 ,作为过渡性存在的金融机构AMC,其工作重心不在于企业的内部 ,而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重组并购及要素流动的外部市场环境 ,应利用自身的优势 ,进行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 ,弥补当前体制的缺陷 ,完善市场机制以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海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朵 蔡曦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上来看,保险持股和基金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信托持股对金融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渠道实现。这为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能更好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朵 蔡曦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上来看,保险持股和基金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信托持股对金融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渠道实现。这为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能更好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惠好 焦文妞
利用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缓解内生性偏误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规模较小、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的环境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机制在国有股权参股与民营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之间表现为中介效应,而监督治理机制表现为遮掩效应,这是国有股权参股促进民营企业金融化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