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2)
- 2023(12846)
- 2022(10358)
- 2021(9578)
- 2020(8090)
- 2019(18948)
- 2018(18771)
- 2017(36489)
- 2016(20204)
- 2015(23382)
- 2014(23794)
- 2013(23489)
- 2012(21427)
- 2011(19051)
- 2010(19691)
- 2009(19009)
- 2008(18767)
- 2007(17564)
- 2006(15583)
- 2005(14534)
- 学科
- 济(80342)
- 经济(80254)
- 管理(68615)
- 业(67012)
- 企(58479)
- 企业(58479)
- 方法(36036)
- 财(30826)
- 数学(30686)
- 数学方法(30458)
- 银(30174)
- 银行(30146)
- 融(28734)
- 金融(28732)
- 行(28718)
- 中国(28717)
- 制(24141)
- 务(23091)
- 财务(23034)
- 财务管理(22981)
- 农(22504)
- 企业财务(21968)
- 业经(20410)
- 地方(17768)
- 农业(15365)
- 体(14830)
- 理论(14797)
- 学(14615)
- 贸(14318)
- 贸易(14303)
- 机构
- 学院(285142)
- 大学(283083)
- 济(115508)
- 经济(112722)
- 管理(109464)
- 理学(90991)
- 研究(90282)
- 理学院(90046)
- 管理学(88663)
- 管理学院(88105)
- 中国(81837)
- 财(61128)
- 京(60165)
- 科学(52988)
- 财经(46876)
- 江(46784)
- 农(46332)
- 所(46159)
- 中心(45676)
- 经(42253)
- 研究所(41003)
- 业大(38912)
- 州(38306)
- 北京(38174)
- 农业(36103)
- 经济学(35802)
- 范(34813)
- 财经大学(34691)
- 师范(34433)
- 经济学院(32453)
- 基金
- 项目(172869)
- 科学(134197)
- 研究(129581)
- 基金(122836)
- 家(104913)
- 国家(103962)
- 科学基金(89371)
- 社会(80058)
- 社会科(75884)
- 社会科学(75858)
- 省(68848)
- 基金项目(64993)
- 教育(60271)
- 划(56695)
- 自然(56472)
- 自然科(55048)
- 自然科学(55036)
- 编号(55020)
- 自然科学基金(54069)
- 资助(51043)
- 成果(45898)
- 重点(39143)
- 部(38213)
- 课题(37813)
- 发(37333)
- 创(36247)
- 性(34362)
- 创新(33882)
- 项目编号(33846)
- 科研(33241)
- 期刊
- 济(134259)
- 经济(134259)
- 研究(87273)
- 中国(61650)
- 财(54426)
- 融(48699)
- 金融(48699)
- 管理(43027)
- 农(42029)
- 学报(41099)
- 科学(37159)
- 大学(31415)
- 教育(30605)
- 学学(29304)
- 农业(26307)
- 技术(25865)
- 财经(24345)
- 业经(22103)
- 经(20793)
- 经济研究(20705)
- 问题(17525)
- 财会(17109)
- 业(16330)
- 理论(15256)
- 会计(15202)
- 技术经济(14424)
- 图书(14329)
- 商业(14018)
- 实践(13805)
- 践(13805)
共检索到453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丰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十年长足发展,为化解我国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完成阶段性、政策性历史使命后的重新定位迫在眉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模式、优势、途径做一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那娜
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经营、处置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自成立以来,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内在的缺陷及金融体制改革带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不良资产处置功能,重新定位其发展目标,实现商业化转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既符合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也是资产公司本身继续发展的要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元成 吴四平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十分必要的组成部分,继续长期发挥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以积极姿态应对商业化转型,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已成当务之急,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资产处置 商业化转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冬元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既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体系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资产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商业化转型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本文基于金融战略视角,借鉴国外的转型经验,从探讨资产管理公司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现实条件和转型目标,提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应该分步实施:第一步,使资产管理公司成功向商业化的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第二步,逐渐向现代投资银行过渡;第三步,在现代投资银行基础上向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波 朱志强
中国AMC经过五年多的处置运作后,2004年财政部建立了 AMC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随着“两率”承包方案的实施和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最后期限的明确,AMC面临着未来转型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AMC改革与发展前景及转型模式的分析与选择,对AMC改革与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AMC转型与发展之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贵昕
目前,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已经过半,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战略性角度出发,深刻分析了财政部下达的资产处置考核目标责任制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外部条件,进而提出资产管理公司要实现商业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既需要有利的政策、法律和信用环境支持,也需要资产管理公司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加快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推进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变革。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商业化转型 不良资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辉昌 罗慧英
资产管理公司的最终出路基本上有两个:一是完全退出,即完成政策性资产管理后,依据当时的政策设计进行关闭;二是转型,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其推向市场,适者生存。文章分析了我国AMCs可行的转型方向,并设计其最适退出途径及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洁
随着综合化经营的快速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初步具备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仅依靠单一监管不足以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由此银监会颁发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试行)》。然而股权结构及金融交易的复杂化、表内外业务的增多,为资产管理公司的并表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并表管理的实践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并表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朋云 王正超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权力过大,易产生舞弊行为,商业银行也会借机扩大债权,应确定剥离不良资产标准并保证资产处置公正和透明。以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中央银行再贷款、商业借款等方式筹集收购资金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及额度。通过债转股、咨询、证券化、折价出售等手段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通过制定法律、健全资产管理公司机制,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债转股应以企业产品对路、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领导班子强、经营机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为条件。要使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需通过财政担保、保险公司和其他银行担保、超额抵押、中央银行再贷款等方式提高资产化债券的信用等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锋
随着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速度的加快和暂定10年存续期限的临近,其未来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从当前实际出发,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注重员工的培养和激励、改善运行环境是可行的战略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炜
当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增态势,使得金融系统风险不断增大,如何有效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缓解金融系统风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总结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研究了当前化解银行不良贷款困难的症结,并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智毅
20世纪末,国际社会形势云谲波诡,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在发挥正效能的同时,亦加剧了国际竞争。1997年,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游资,大肆做空亚洲各国汇率,亚洲金融危机如飓风一般席卷东南亚各国。从泰国开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数十年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都对此进行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华金秋 邢精平
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受到充分激励的AMC员工可能会延迟不良贷款处置过程并且会产生道德风险,因此,AMC应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方案,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万春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方向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国际经验出发,结合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必须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在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改革中,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完成三个方面的转变:以市场化为取向,实现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变政策性资产大规模处置完成以后,如果仅仅固守于不良资产的收购与处置,资产管理公司将无法适应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申希国
由于国务院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以下简称AMC)只批准了 1 0年的经营期限 ,随着AMC不良资产处置进度的加快 ,其转型道路及发展前景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文章从AMC的处置实践及优势入手 ,设计了AMC转型的几种模式。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转型前景 模式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