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1)
- 2023(11008)
- 2022(9371)
- 2021(8819)
- 2020(7611)
- 2019(18022)
- 2018(17758)
- 2017(34677)
- 2016(19030)
- 2015(21945)
- 2014(22421)
- 2013(22378)
- 2012(20813)
- 2011(18546)
- 2010(19281)
- 2009(18627)
- 2008(18557)
- 2007(17424)
- 2006(15362)
- 2005(14267)
- 学科
- 济(72857)
- 经济(72777)
- 管理(65691)
- 业(63761)
- 企(56675)
- 企业(56675)
- 方法(35929)
- 银(35349)
- 银行(35204)
- 行(33474)
- 融(31763)
- 金融(31761)
- 数学(30891)
- 数学方法(30664)
- 财(30538)
- 制(26857)
- 中国(25027)
- 务(23196)
- 财务(23145)
- 财务管理(23089)
- 企业财务(22081)
- 农(18680)
- 业经(17083)
- 地方(15203)
- 度(14809)
- 制度(14800)
- 体(14402)
- 理论(13897)
- 贸(13894)
- 贸易(13879)
- 机构
- 学院(267322)
- 大学(266564)
- 济(108684)
- 经济(105913)
- 管理(104132)
- 理学(85863)
- 理学院(84989)
- 管理学(83759)
- 管理学院(83232)
- 研究(83055)
- 中国(82331)
- 财(59855)
- 京(56583)
- 科学(47913)
- 财经(45531)
- 农(44720)
- 江(44572)
- 中心(44305)
- 所(42775)
- 经(41018)
- 银(38608)
- 研究所(37769)
- 银行(37102)
- 州(36855)
- 业大(36356)
- 北京(36144)
- 农业(35062)
- 行(34801)
- 财经大学(33888)
- 经济学(33637)
- 基金
- 项目(159112)
- 科学(122820)
- 研究(118294)
- 基金(113415)
- 家(96819)
- 国家(95937)
- 科学基金(82279)
- 社会(72189)
- 社会科(68557)
- 社会科学(68530)
- 省(62771)
- 基金项目(59994)
- 教育(55287)
- 自然(52942)
- 划(52022)
- 自然科(51595)
- 自然科学(51582)
- 自然科学基金(50696)
- 编号(50040)
- 资助(48421)
- 成果(41890)
- 重点(35703)
- 部(35676)
- 课题(34115)
- 创(33322)
- 发(33254)
- 性(31936)
- 创新(31151)
- 项目编号(30967)
- 科研(30913)
- 期刊
- 济(124743)
- 经济(124743)
- 研究(84519)
- 中国(59356)
- 融(58725)
- 金融(58725)
- 财(53991)
- 管理(40704)
- 农(39328)
- 学报(38184)
- 科学(34205)
- 大学(29089)
- 学学(27239)
- 教育(26688)
- 财经(24001)
- 技术(23939)
- 农业(23059)
- 经(20340)
- 业经(19556)
- 经济研究(18773)
- 财会(17104)
- 理论(15800)
- 问题(15719)
- 会计(15049)
- 业(14631)
- 实践(14406)
- 践(14406)
- 技术经济(13705)
- 贸(13178)
- 商业(12852)
共检索到43625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炜
当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增态势,使得金融系统风险不断增大,如何有效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缓解金融系统风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总结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研究了当前化解银行不良贷款困难的症结,并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茜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和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张,商业银行始终要在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寻找平衡。截至2020年底,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达到1.92%,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比例偏低。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会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甚至可能会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如何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资产风险,始终是银行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曲和磊
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处置问题,并不是新问题。只是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世人才对金融风险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专门从事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有了新认识。中国把化解金融风险提到了国家安全的地步,公开宣布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Assets Managem entCor-poration)来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那么,为什么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有效地处置不良信贷资产,而商业银行不能? 国际经验有何借鉴? 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又将如何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呢?本文分三个部分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第一部分从国际经验入手,说明资产管理公司利用投资银行手段是处置不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柯敬
2000年11月,国务院颁发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形成的最终损失,由财政部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批准执行。”2004年3月财政部正式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全部债权资产必须在2006年底前处置完毕。随着这一被业内人士称为“大限”时间的临近,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最终损失的处置问题,引起相关各方的关注并引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光辉
本文根据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转型特征,建立了关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一个模型,分析比较了不良贷款由国有商业银行自行清理和进行剥离这两种处置方式的政策效果及其最优的选择。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最棘手的不良贷款处置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敬文
我国设立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是面向21世纪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资产管理公司及类似的机构在国际上并不鲜见,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应当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应在市场化、阶段性、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运作;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应分步进行,剥离不良贷款的资金应主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取得,通过杠杆收购实现不良资产的转让;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向是债转股、证券化与灵活出售。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杠杆收购 债转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继水 刘博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但从近几年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分析,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依然存在。本文以山东省Z市为例,调查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的方法,并对不良贷款处置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处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军 段海东
实务中对股东承担部分不良贷款,即以增资扩股溢价部分处理不良贷款有四种处理方式:一是分别记入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二是股本溢价部分直接还款;三是直接记入贷款减值准备;四是先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再从其他资本公积转入贷款减值准备处置不良贷款,相关不良贷款收回的,系统会联动增加贷款减值准备,再由贷款减值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本文对这四种方式进行分析后认为第四种会计处理方式最为合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股本溢价 不良贷款 账务处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艳君
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本文着重分析了构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管理系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红波
近10年来银行经营风险和不良贷款问题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日本银行的巨额坏账问题具有典型性。本文试对日本银行坏账生成机理、坏账处置的政策和市场、处置效应、以及处置新动向进行分析,以加深对现代金融企业风险运行和风险化解的认识,并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和不良资产处置进行思考。
关键词:
日本银行 不良贷款 处置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照洪
当前县域金融安全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不良贷款处置矛盾突出,人民银行金坛支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现状和法院立案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般通过清收、转化(调整利率、展期、减免息、变更债务人)、拍卖抵押物、剥离、破产清算、核销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近五年不良贷款率和余额呈双升态势,涉企不良贷款中小微企业数量多,但数额集中于大中型企业;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法院金融案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群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被严重的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所困扰。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也较为严重,已成为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障碍。论文在考察国际上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做法的基础上,借鉴其有益经验,为解决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纯
与通过诉讼程序清收不良贷款相比,对债权文书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可以不经过诉讼程序而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效率及降低了清收成本。在对强制执行公证制度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对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处置中运用强制执行公证的具体操作,以及实践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商业银行运用强制执行公证制度处置不良贷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处置 公证 强制执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毕鉴亭
“二次剥离”加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积极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连续几年实现了“双降”。但无论从外部经营环境看,还是从银行内部分支机构间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和股份制改革现状分析,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特征与成因,指出新增不良贷款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转型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加剧国民经济的不稳定程度。鉴于此,作者提出从存量处置、增量控制、综合治理、市场拓展、流程再造、信贷整顿、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加快创新,控制信贷风险,促使经营管理改革顺利推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