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8)
- 2023(8805)
- 2022(7482)
- 2021(6942)
- 2020(6122)
- 2019(14543)
- 2018(14222)
- 2017(28047)
- 2016(15383)
- 2015(17812)
- 2014(17928)
- 2013(18163)
- 2012(16675)
- 2011(14849)
- 2010(15428)
- 2009(15174)
- 2008(14915)
- 2007(13924)
- 2006(12192)
- 2005(11213)
- 学科
- 济(61632)
- 经济(61564)
- 管理(57722)
- 业(56220)
- 企(50474)
- 企业(50474)
- 方法(31829)
- 数学(27729)
- 数学方法(27557)
- 财(27395)
- 融(27311)
- 金融(27309)
- 银(26139)
- 银行(26119)
- 行(25044)
- 中国(21435)
- 务(21315)
- 财务(21272)
- 财务管理(21226)
- 企业财务(20354)
- 制(18308)
- 农(15564)
- 业经(14185)
- 地方(12961)
- 体(11316)
- 中国金融(11241)
- 贸(11137)
- 贸易(11127)
- 易(10839)
- 学(10818)
- 机构
- 学院(218526)
- 大学(218498)
- 济(91136)
- 经济(88987)
- 管理(88211)
- 理学(73480)
- 理学院(72758)
- 管理学(71816)
- 管理学院(71376)
- 研究(67097)
- 中国(63257)
- 财(49039)
- 京(45619)
- 科学(38817)
- 财经(37604)
- 中心(35212)
- 农(34994)
- 江(34406)
- 所(34309)
- 经(33923)
- 研究所(30528)
- 业大(30049)
- 北京(28972)
- 州(28299)
- 经济学(28180)
- 财经大学(28022)
- 农业(27535)
- 经济学院(25680)
- 银(24816)
- 融(24780)
- 基金
- 项目(133013)
- 科学(103389)
- 研究(98073)
- 基金(95904)
- 家(81661)
- 国家(80939)
- 科学基金(69869)
- 社会(60936)
- 社会科(57922)
- 社会科学(57900)
- 省(52294)
- 基金项目(51119)
- 教育(45231)
- 自然(45063)
- 自然科(43906)
- 自然科学(43894)
- 划(43320)
- 自然科学基金(43144)
- 编号(40938)
- 资助(40581)
- 成果(33970)
- 部(30116)
- 重点(29862)
- 发(27936)
- 创(27915)
- 课题(27449)
- 性(26238)
- 科研(26143)
- 创新(26122)
- 教育部(26104)
- 期刊
- 济(101354)
- 经济(101354)
- 研究(64339)
- 财(44660)
- 中国(44098)
- 融(40182)
- 金融(40182)
- 管理(34074)
- 学报(30804)
- 农(30551)
- 科学(28237)
- 大学(23442)
- 学学(22133)
- 财经(19650)
- 技术(18995)
- 农业(18939)
- 教育(17729)
- 经(16672)
- 经济研究(15417)
- 业经(15392)
- 财会(14608)
- 问题(13004)
- 会计(12951)
- 业(12483)
- 理论(12388)
- 技术经济(11704)
- 实践(11200)
- 践(11200)
- 贸(10472)
- 现代(10201)
共检索到34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国兵
自1999年4月起,我国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两年来,四家公司完成了机构组建,收购、管理不良资产,债转股评审等工作,适时启动了资产处置业务,有益地探索了投资银行业务。杨国兵同志撰文回顾总结了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一从无到有的历程,深刻分析了其运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值得一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燕 聂群华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成立的金融实体。加强内控是它们完成历史任务和国家使命的充分必要手段。从现实角度看,内控整体框架模式要求建立统一的内控制决策、协调、指挥系统;从长久之计议,要把AMC控制文化放在内控建设最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内部控制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军
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经营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公司在北京成立。目前,信达公司正在着手收购中国建设银行的部分不良贷款。据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将相继组建相应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处理各自系统内的大量不良资产。 一、我国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朋云 王正超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权力过大,易产生舞弊行为,商业银行也会借机扩大债权,应确定剥离不良资产标准并保证资产处置公正和透明。以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中央银行再贷款、商业借款等方式筹集收购资金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及额度。通过债转股、咨询、证券化、折价出售等手段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通过制定法律、健全资产管理公司机制,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债转股应以企业产品对路、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领导班子强、经营机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为条件。要使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需通过财政担保、保险公司和其他银行担保、超额抵押、中央银行再贷款等方式提高资产化债券的信用等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向东 陈春光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运作中面临着企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道德风险.应硬化企业与政府的制度约束,转换银行经营机制,使资产管理公司按市场要求运作.应发展资本市场,完善法规,培育市场中介机构.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道德风险 资本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纪家琪
本文在分析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经验基础上,探讨地方不良金融资产的管理,阐明处置地方不良金融资产,不只是“行政先导”,而应着眼于区域金融市场的建设,从管理体制、法规框架、中介服务等方面来妥善处置金融资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长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是我国建立特殊法人制度的重要法规,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监管和营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应看到和重视《条例》中的不足和问题。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特殊法人 法律法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红梅 金长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建宁 施国庆 徐尚友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政策性公司和新生事物 ,在具体处置过程中 ,由于政府、企业、银行和公司等多方利益的关联 ,政治、经济、政策、法律环境的限制 ,人才、技术、信息、管理因素的制约 ,其实际运作中风险丛生。而建立起“三道防线”可以有效地防范运作中的风险 ,为公司的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 ,如何建立“三道防线”已成为公司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 ,提出相应的做法、机制、建议和对策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三道防线 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鹃
中国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比较典型的是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其积累的风险不仅影响其商业化进程,更重要的是可能引发全局性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经济的安全与稳定。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为了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化解其金融风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产生和运作完全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金融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超 王美
作为肩负促进国企摆脱困境和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双重使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已全面启动。本文主要从六方面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难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晓 徐师范
银行业凭藉信誉而生存,要维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必须设法消除存在于银行身上的不良贷款负担,成立中介机构即是消解办法之一。银行自行清理不良资产必然会遇到法规限制、专业技术知识不足、管理能力不够和信息来源不充分等困难,而成立由有关方面的人员组成的、拥有一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王维安
为了防范并有效化解国有银行长期积累的巨额金融不良资产的潜在风险 ,中国政府于 1 999年起陆续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集中处置从国有银行剥离的 1 .4万亿元金融不良资产。几年的运作实践表明 ,这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也是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战略举措。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债转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