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0)
2023(17931)
2022(15481)
2021(14647)
2020(12317)
2019(28651)
2018(27833)
2017(53035)
2016(28424)
2015(31796)
2014(31646)
2013(31086)
2012(28380)
2011(25176)
2010(25080)
2009(23346)
2008(22581)
2007(19154)
2006(16517)
2005(14734)
作者
(79247)
(65939)
(65028)
(62394)
(41907)
(31647)
(30056)
(25766)
(25097)
(23492)
(22492)
(22084)
(20735)
(20683)
(20467)
(20270)
(19608)
(19493)
(18904)
(18883)
(16177)
(16111)
(15927)
(15036)
(14746)
(14698)
(14642)
(14517)
(13296)
(12916)
学科
(107783)
经济(107659)
管理(85341)
(84295)
(73216)
企业(73216)
方法(53067)
数学(46394)
数学方法(45762)
(36328)
中国(32391)
(29299)
金融(29296)
(27966)
银行(27923)
(27197)
(26762)
财务(26687)
财务管理(26636)
(26532)
企业财务(25401)
业经(24930)
(24435)
(23619)
地方(21734)
(18891)
理论(18882)
贸易(18875)
农业(18444)
(18391)
机构
大学(388857)
学院(387283)
管理(155700)
(154084)
经济(150776)
理学(135073)
理学院(133631)
管理学(131129)
管理学院(130426)
研究(125564)
中国(102179)
(81698)
(77234)
科学(76912)
(62267)
财经(61034)
中心(60607)
(60572)
业大(56590)
研究所(56192)
(55589)
(55228)
北京(51274)
(48173)
师范(47659)
农业(47232)
经济学(46465)
(46141)
财经大学(45898)
(45604)
基金
项目(267234)
科学(210643)
基金(195813)
研究(193272)
(170647)
国家(169234)
科学基金(146792)
社会(121696)
社会科(115545)
社会科学(115514)
基金项目(104037)
(103442)
自然(97322)
自然科(95109)
自然科学(95084)
自然科学基金(93362)
教育(88933)
(87267)
资助(81354)
编号(78398)
成果(62609)
重点(59695)
(58998)
(55700)
(55406)
课题(52784)
创新(52006)
科研(51987)
教育部(50963)
大学(50423)
期刊
(160829)
经济(160829)
研究(113323)
中国(73501)
(65303)
学报(61749)
管理(56766)
科学(55650)
(52981)
大学(47303)
(47177)
金融(47177)
学学(44661)
教育(38492)
农业(36048)
技术(33446)
财经(30062)
经济研究(26374)
(25541)
业经(25299)
会计(21367)
财会(20785)
理论(20174)
问题(20007)
图书(19455)
(19060)
(18786)
实践(18391)
(18391)
技术经济(18318)
共检索到573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奕  赵洪进  
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表两种收益计算方式下的金融资产分类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金融资产初始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其所占两种金融资产的比例和会计稳健性负相关;现阶段综合收益的列报对会计稳健性并未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研究还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规模和会计稳健性负相关,而其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规模和会计稳健性正相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燕  卢宇琴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自2009年开始,上市公司的利润表应在"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这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正式引入了"综合收益"概念。本文选取2009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价格模型,检验了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对股票价格的解释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均具有信息含量;与每股收益相比,每股综合收益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对投资决策更有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张志平  
本文从会计稳健性产生的根源和过程两方面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我们以2007—2010年深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Ball和Shivakumar应计/现金流模型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具有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受到限制,对预期经济损失"坏消息"及时识别和确认力度增加,会计稳健性增强;后续期间,相对内部控制质量没有变化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的公司具有更高的会计稳健性,反之内部控制质量下降的公司则具有更低的会计稳健性,并且这一结论不受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建威  杨亚军  黄文  
本文实证考察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和审计收费的相关性,并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利润表编制改革两大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会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金融资产之和的比例越大,审计收费越高;金融危机下,审计收费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的相关性增强,但在利润表编制改革之后,相关性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亭  
本文选取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0-2012年数据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呈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会计信息质量变差,并且根据样本量计算出最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6.95%;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均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比,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会计信息质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国营企业相比,非国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勇  徐贺  
会计信息作为市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披露的及时性对市场监管者、投资者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以我国2005年至2007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1 872个财务年报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效应进行t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董事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负相关。同时,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在逐年提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爱平  刘仑  
综合收益观是国际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凸显综合收益的理念。本文选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后的2007、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模型,检验综合收益是否比传统的净利润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我国当前环境下,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质量低于净利润,投资者对利润表的关注高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我国综合收益列报方式的改进很有必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庆林  龚雪飘  
2014年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要求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针对实务中金融资产中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例,探讨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以期解决新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之间的协调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庆林  龚雪飘  
2014年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要求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针对实务中金融资产中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例,探讨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以期解决新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之间的协调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永尧  
依据主体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可以把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并采取相应的计量方式。金融资产可以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且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综合收益还是当期损益,对决策者有着重要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佳丽  吴应宇  
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层倾向于高估公司未来投资收益,而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高管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基于高管持股变动和投资决策两个维度衡量高管过度自信,通过选取2007~2013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回归分析后发现高管过度自信与条件会计稳健、非条件会计稳健都显著负相关,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对这种负相关关系没有起到缓解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经长  曾雪云  
本文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考察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变更的政策后果,对不同呈报位置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利润表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呈报时存在增量价值相关性,直接计入股东权益变动表时仅有较弱的价值相关性。这说明在展现经营结果的会计主表中呈报全部综合收益有助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也说明第3号解释公告显著改善了财务报告透明度,有助于减轻投资者的估值成本,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有用性,对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提升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荆力  
综合收益观是国际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我国在2009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在利润表中披露综合收益项目。本文选取该会计准则实施后的2009年、2010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价格模型检验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综合收益是否比净利润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结果发现: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低于净利润,将综合收益分为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方式增加了盈余信息价值相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虹  徐晓丹  张鸣  
会计准则变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会计稳健性与价值相关性的平衡。本文基于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背景,以2002-2017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静态面板模型,研究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列报变更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短期内"投资收益"对会计稳健性存在负面影响,且盈余管理充当着中介作用;长期内随着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完善,投资收益明细对会计稳健性存在能够抗衡的"跷跷板"效应,盈余管理的中介作用消失,会计稳健性逐渐回归。"投资收益"的列报位置与内容的变动既体现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原则,长期内又达到了维持会计稳健性的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露  
本文以2007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新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分类对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普遍把大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隐藏在所有者权益中,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当金融资产市场价格整体上升或者企业非投资性业务利润较高时,管理层更可能采取激进的分类方法,持有更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独立董事等公司治理积极因素的存在能够减少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然而管理层持股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管理层平滑收益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